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班主任谈心艺术之我见

班主任谈心艺术之我见

班主任谈心艺术之我见
摘要:实现与学生的有效沟通需要有高科技含量的谈心艺术,真诚、尊重、换位思考是谈心的品质。

改变理念,掌握方法,就会让谈心这一普通的教育方式焕发出新的生机。

关键词:谈心;真诚;尊重;换位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7-204-01
“言传身教”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常用方法,尤其是言传,因其简便,容易操作的缘故,它成了许多教师教育方法的唯一,甚至达到了迷信的地步,然而教师的“苦口婆心”很多时候却难以攻破学生心灵的“铜墙铁壁”,究其原因乃“言传”的科技含量太低所导致。

“言传”大致类同于我们现今常说的与学生谈心。

但是许多教师与学生的所谓谈心往往形成了套路而不自觉,一张嘴,说了下句,学生已经知道了下句,或者说的内容与学生家长无异,也就是说根本体现不出一个专业技术人员应该具有的水准。

甚至说一些连自己也不相信的空话大话,这在资讯高度发达的今天,是很难让学生入耳入心的。

说不到学生心坎上的话,又怎么起到启发引导的作用?更谈不上将其内化成为学生的品格了。

那么,教师如何提高“言传”的科技含量,实现与学生的有效沟通,让”言传”成为教育学生的利器呢?
教师首先要明确“言传”——谈心是和学生平等沟通的行为,
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要想提高谈心效果,必须讲究方法、讲究策略。

只有基于这样的认识,才会去钻研如何与学生谈心,从专业的角度去思考如何提高谈心的有效性。

一、真诚是实现有效沟通的核心基础
“亲其师而信其道”,当教师以坦诚的态度对待学生时,学生会感觉到老师是可以信任的,可以交心的。

心心相印,息息相通,推心置腹的交谈,才能使学生无保留地倾吐自己的全部真实情况,也才能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所讲的道理乃至批评和忠告;否则,即使是再正确不过的道理,没有感情相通和彼此信任的基础,学生也不容易听进去。

因此,谈心中班主任语言的诚恳、态度的亲切,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是使谈心成功的核心基础。

二、尊重是实现有效沟通的基本态度
许多教师往往带着救世主的态度去和学生谈心,遇到事情先入为主,不调查,不研究,不询问,甚至连学生说话的机会都不给,我说什么就是什么,连是非和前因后果都不分,只强调学生对自己的态度。

如果学生提出不同意见,那就是不尊重我。

带着这样的态度去和学生谈心,结果当然是事与愿违,甚至雪上加霜。

只有高度尊重学生的感受和权利,对学生的问题甚至错误表示关心和接纳,才能使学生排除紧张、惧怕、担忧的心理,消除其自我防卫,从而能畅所欲言,面对自己的问题并寻求解决的途径。

尊重学生,其意义在于可以给谈话创造一个安全、温暖的氛围,这样的氛围可以使学生敞开心扉,最大程度表达自己,并获得一种自我价值感,特别
是对那些急需获得尊重、接纳、信任的孩子来说,尊重和接纳可以明显提升他们的自信和自尊,是沟通成功的基础。

为了要表达尊重,需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尊重意味着完整接纳一个人,包括他身上的消极面和缺点;第二,尊重意味着以真诚为基础,并非是无原则的迁就;第三,尊重意味着一视同仁,不管男女、家庭出身、学习好坏、品质优劣;第四,尊重意味着以礼相待,对学生热情相待,有礼貌;第五,尊重意味着信任对方;第六,尊重意味着保护和尊重学生的隐私。

三、换位思考是实现有效沟通的根本方式。

换位思考亦即心理学上的共感、同感、移情、同理心等等。

按照人本主义大师罗杰斯的看法,共情就是体认(体会并且认同)他人内心世界的态度和能力:“感受来访者的私人世界,就好像那是你自己的世界一样,但又绝未失去‘好像’这一品质——这就是共情。


在谈心中贯穿共情,就是要班主任设身处地地去体会学生的内心感受,达到对学生境况的心领神会。

共情包含有同情的成分,但又有别于同情,同情不一定含有对对方的感受的理解和体会。

共情包含着“换位”的意思,是班主任用学生的心情去感受,用学生的眼睛看世界。

班主任不但要有能力正确地了解学生的感受和那些感受的意义,同时还要将这种对感受的理解和体会准确地传达给学生。

由于共情,学生感到自己被理解和接纳,这样有助于融洽师生之间的感情,使班主任了解学生更多的情况,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

在这个意义上,把共情看作是师生间沟通的最高境界也并不为过。

有了以上三点谈心必备的品质,再注意一些谈心的细节,实现和学生的有效沟通就不是一件难事了。

首先,谈心要有明确的目的。

每次谈心都要有明确的目的,谈什么,怎样谈,争取得到什么样的结果,谈前就要确定。

目的的确定要因谈心的对象不同而有所差异。

因此,要达到谈心的预定目的,谈心前,就要对谈心学生作具体了解,诸如学生的思想状态、个性特点等。

其次,要讲究谈心的时间、环境。

谈心是借助一定的时间,在一定的环境里进行的。

有的班主任习惯在课前、饭后、课间把学生叫到办公室,当着许多教师的面与学生谈心。

这对学生会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加上别的教师在一旁“敲边鼓”,也会使学生心理上产生反感。

这时候学生的心灵是封闭的,无论是苦口婆心的说教,还是校风班纪的教导,都不会产生好的效果。

如果班主任把谈心的时间安排在较充裕的时间里,地点安排在无其他教师干扰的地方,或校园里一个安静的角落里,就容易取得预期的效果。

再者,谈心要创设融洽的气氛。

安排双方座位,一般说来并排坐比对面坐,更容易缩短谈心双方的距离,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班主任最易建立信任和尊重。

因而班主任提出的看法和要求都易为学生所接受。

用真诚感染学生。

另外,谈心时,班主任不可一味地说教,要虚心倾听学生的心声,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真诚而向你倾吐自己的想法、希望。

同时还
应讲究语言技巧,谈心是语言的交流,说话的技巧起着重要的作用。

做到这几点的谈心必定会是有效的谈心。

“言传”——谈心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常规武器,但如何用得出新、出彩却是非得下苦功夫不可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