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恰当使用语言的重要性
[摘要] 小学阶段是教育的启蒙阶段。
该阶段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情感的教育、自信心的建立等将对今后的学习产生较大影响。
我在课堂教学中主要采取的是鼓励的语言。
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要充分发挥评价的魅力,关注学生,激发学生,为课堂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使课堂成为学生流连忘返的殿堂,获得更大价值的生命超越和个性的发展,恰当使用语言就非常重要。
[关键词] 鼓励性语言爱宽容信心沟通交流语言是教师和学生沟通的桥梁,它应当激发孩子的学习,帮助他喜欢学习,促进儿童个方面不断得到发展。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和新课程标准的逐步实施,要真正地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落实在教学中,必须以“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为指导思想,正确地运用评价手段。
就课堂教学评价来说,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语言,贵在鼓励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鼓励性语言有利于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
也就是我们说的评价。
为了使评价有机地融入教学过程,应建立开放、宽松的评价氛围。
教师应充分发挥评价的正面鼓励和激励作用,根据评价结果与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交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
使用语言评价时应注意对不同层面的学生应适当调整课堂评价的侧重面,使成绩优异的学生摒弃骄傲,稳步前行,对学习效果不好的学生更要以其自身的优点为突破口,多加肯定,帮助其建立自信。
课堂评价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或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评价方式。
假如学生对自己某次课堂测验成绩不满意,可以与教师协商,暂不记录成绩,学生在经过更充分的准备之后,可再次参加评价。
其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即实现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发展。
评价有以下几种:
口头语言。
教育的作用是无形的,一句不经意的话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更何况是教师发自肺腑的赞美呢?
奖励语言。
为了有效控制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也可用奖励性评价方式,如板报上画小红花、作业中贴小贴纸、课堂里学生的掌声、小测后的一封表扬信等,既是对学生的一种奖励,也是对其的一种肯定。
这种评价对后进生尤为适宜,他们能在评价中体验进步,重新认识自我,从而建立自信。
小组交流,贵在互助。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常常采取的教学活动,评价也可以采用小组形式。
在教学中我一般把学生分成三大组进行评比,小组进行评价,指出不足,帮助改进。
家长沟通,贵在联系。
当今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对学生的评价不应该仅仅局限在学校,还应该做好学生家长的评价工作。
教师可以定期让家长对学生的作业和在家的表现进行评价,并以书面的形式和教师做好交流。
另外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定期请学生家长走进课堂,让他们亲自参与到课堂中,切身感受自己孩子的课堂表现,也可以给这些家长当堂评价的机会,以此来激励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
二、语言要促进学生的发展
通过恰当的语言,使学生产生读书以及读好书的欲望,促进说写。
言为心声,说和写都是语文表达能力,教师要以评价为手段,在师生、生生间的评说过程中,培养学生敢说;能当众提出问题,说出自己对问题的理解;教师要启发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说的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表达能力不断提高,使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协调发展。
通过恰当,使学生积极地思考。
教师妥善地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做到:借助评价,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能质疑解难;借助评价,鼓励学生打破常规思维发表独到的见解;借助评价,鼓励学生回忆生活,进行自由表达。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而课堂乃是教师最主要的工作阵地。
课堂教学成效如何,直接影响课堂质量的提高。
因此必须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从教学目标来讲,要看是否能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注重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从而不断开发新的最近发展区,促进学生发展;从教学内容来看,要从正确、难易适度,容量适当的角度评价;从教学组织来评价,就要注意课堂是否严
密.思路清晰.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从教学方面来看,形势是否多样,语言训练是否经历感悟.积累.运用这一过程;从教学效果来看,要评价教师能否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从教师的基本功来看,要评价教师的语言.板书设计,是否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显示出教学机智;从教师教学态度来看,评价教师在课堂中是否始终处于热情.饱满的耐心帮助学生学习的状态之中。
通过以上的多方面,多角度的恰当语言,以此来调动师生热情,使之能够全身心地投入教学中去,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发展自我。
三、实施恰当语言,应注意教师的恰当语言、学生的恰当语言与学生间互相恰当语言相结合。
教师对学生的恰当语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多样、灵活、生动、丰富的评价语,评价也要以情感人。
有了教师的引导和激励,学生被深深感染。
另外,教师的评价也不能忽视了体态语言。
一个充满希望的眼神,一个赞许的点头,一个鼓励的微笑,拍一拍学生的肩膀,甚至充满善意的沉默,都不仅仅传达了一份关爱,还表达了一种尊重.信任和鼓励,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评价方式更具清亲合力,更能产生心与心的互动,其作用远远大于随意的口头表扬。
学生之间的恰当语言一般都存在着评价语言模糊,如“很好”、“不太好,声音有点低”等。
此时,教师就要做好指导工作,为学生提供一些有效信息和评价语言,如指导学生如何多角度的去看待评价的问题,如何利用语言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意图等对同学进行概括性评价,让学生的评价也变得具体、贴切起来。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知道评价正确度与流利度,促使学生读准、读熟;要评价情感度,促进学生能够感悟语言,学习文中精当之处,体会文中蕴含着的情感,读出自己的感受;比如在读课文《葡萄沟》一文时,学生在朗读了描写葡萄美的一段后,有的同学说:“听了他的朗读,我的眼前真的出现了各种颜色的葡萄,五光十色的。
”
学生的自我评价语言,学会自评有利于学生对自己形成一个正确地认识,这也是最难以培养的一种能力。
在教学中,学生在朗读、讲故事、做小老师和合作学习等过程中,教师要引导他们对自己的表现
作出判断,逐步由概括性评价项具体、客观的评价发展,提高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
平时鼓励学生多做自我反思,进行自我比较,找出自己的进步和不足。
在课堂教学中,不管采用哪种语言,都要注重每个学生的感受,以激励为主,敏锐地捕捉其中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调动所有的学生关注语言,参与语言,使学生在评价中交流,在交流中学习,从而使课堂评价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小学阶段是教育的启蒙阶段。
该阶段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情感的教育、自信心的建立等将对今后的学习产生较大影响。
我在课堂教学中主要采取的是鼓励性语言。
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要充分发挥评价的魅力,关注学生,激发学生,为课堂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使课堂成为学生流连忘返的殿堂,获得更大价值的生命超越和个性的发展,恰当使用语言就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