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孔子的仁义礼智信
总之:
忠于职责、诚实守信所谓“信”,即诚信。只 有当你被证明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时,别人才会 觉得你可靠,才会把大事托附给你。
“信”的道德要求,内涵很丰富,包括说话算 数,言行如一;尊重事实,反映真相;信守承诺, 忠于职守;勇于承担责任,认真履行义务,等等。
中国传统儒学关于诚信的思想,也是我们今天 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时可以利用的重要道德价值资 源,我们应当十分珍惜这一现在有可能日益走向 稀缺的资源。
忠诚老实,信守诺言,是为人处事的一种美德。 与诚信相对的是投机取巧、趋炎附势、弄虚作假 口是心非我们当然不要做这样的人。我们要做光 明磊落、言语真切、处事实在的人。说到这儿, 我不禁想到了我们身边的故事,有的同 学考试作弊,自欺欺人;有的同学不懂 装懂,满嘴谎言。
▪ 甚至还有的同学在老师和家长面前瞒天过海, 为偷懒找出种种借口,或者在老师面前信誓 旦旦,看我以后的表现怎样怎样,可一转身 就把自己的承诺忘记得一干二净。这种种现 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我们的警醒!战 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荀子用“信”与“不信” 来认识君子和小人,我不希望我们的同学被 冠以“小人”之名。
何为义?
义者,人字出头,加一点。在别人 有难时出手出头,帮人一把,即为 义。
古字义,离不开我,用我身上的 王去辨别是非,在人家需要时,及 时出手,帮人家一下,即为义。
试想一下,在社会之间,人如何立足? 最重要的是什么?说到根本就是自我修 养和自我意识,每天都要反省自己—— 为别人谋划考虑,尽了心没有?交朋友, 有没有不信实的地方?所传授给别人的 东西,自己实践过吗?这是多么深刻的 警语!看当今社会,“谬种流传,误人 子弟,特别是言行不一,品学分离者, 盖亦多矣!(李泽厚语)”
有关孔子诚信的名言
▪ 1.言必信,行必果,然小人哉! ▪ 2.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
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 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
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人要 是不讲信用,那还可以算是一个人吗?满 嘴谎言的人是可耻的,更是可悲的,因为 他丧失了作为一个人存在于这个社会的基 础,失掉了诚信,你就会被排挤于社会之 外,得不到社会的承认,换句话说,你就 不配做人,更不配做一名学生。
何为信?
信是会意字,从人,从言。信的本意是 真心诚意、专一不移。人的言论应当是 诚实的、真实的、不虚伪的。
《说文解字》说,“直言曰言,论难曰 语。”就是说,心里有什么直接表白才 叫言,而推理辩论诘问的话应该叫语了。 因此《法言义疏·问神》曰,“言,心声 也。”如果一个人言不由衷、说假话, 肯定是不会有信誉。
诚信伴随着孔子的一生,他的高尚品德, 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
同学们,就让我们一起 沐浴诚信的阳光,树立诚信 的形象,赢得一片最广阔的 天地吧!
谢谢同学们观看!
信就是要敬畏人事、习俗、伦常、道德、 政务,诚信于民与一切功利主义彻底脱钩, 才可能真正治理好国家和一方社会。这是 说的国家和社会问题。看看我们当今的社 会当权者,就能体会到孔子的深刻。
▪ 所以当他的学生子贡问他如何搞政治时,他 回答说:“足食,足兵,民信。”在回答要 去掉一项时,他说“去兵。”回答再去掉一 项时,他说:“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 不立。”人总是要死的,但如果没有人民的 信任,政府便维持不下去。可见,经济也好, 军队也好,与民信相比,虽然也很重要,但 “信”更显得重要。由此可见,国无信而无 国,家无信而无家,人无信而无人。
信其二:言行一致。
仁是仁爱之心,义是处世得宜,礼 是懂得礼数,智是明辨是非,信是诚 实可信。
孟子以仁义礼智为四端:恻隐之心、 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 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 端也。
仁爱、以人为本、人性关怀 “仁”的精神也就是人性与人道的精神。 儒家的仁爱精神远不止对自己同类的爱, 再进一步,还推广到对自然界一切生灵和 万物的爱。 道德的自觉自律以及道德价值的实现所 带来的精神满足。
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 之信篇
仁义礼智信:
孔子提出“仁、义、礼” 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 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 后称“五常”。 这 “五常”贯穿于中华理论的发展中,成 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
借鉴意义:
“仁义礼智信”作为中国古代儒家提 出的五个道德范畴,具有高度概括性 和持久普泛的意义。在当今社会道德 文明建设中,我们仍然可以借鉴并利 用其作为道德范畴的“品牌”价值, 立足于当代语境给予新的阐释,赋予 其适应时代要求的新鲜内涵。
。
孔子又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还不明白 吗?年轻人在家里要孝顺父母,在外面 要敬爱兄长,谨慎和信实,博爱群众, 亲近有仁德的人。孔子很形象地告诉我 们:“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 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人的 诚信就像车的辕轴,是行走的关键。每 个人都看看自己和周围的孝、敬、信、 爱吧!这才是个人、家庭、社会、国家 稳定安康富庶的保证啊!
孔子非常看重这个“信”字。
▪ 在他看来,从个人的角度说,“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 行之哉?”将人说话算话的品德比之为牛车 的輗,马车的軏,认为是人行走于世的基本 条件,是人之为人(文明人)的基础。
▪ 而从国家政治的角度说,政府说话算话,取 信于民,则是国家存在下去的道德基础,是 比军队、比粮食更为重要的立国之本。1后世 儒者大力推崇“信”为做人的基本原则,皆 是依据孔子的这些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