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必修三种群和群落测试题

高中生物必修三种群和群落测试题

高中生物必修三种群和群落测试题生物种群和群落测试题一、单选题(2分×33=66分)1(下列各组生物可能是一个种群的是( )A.元谋人、山顶洞人B.大熊猫、小熊猫C.大鲈鱼、小鲈鱼D.大草履虫、小草履虫 2、在一个水池中长期生长着藻类、水蚤、虾、鲫鱼、蚌等,这些生物可看作是一个( )A(种群 B(群落 C(生物圈 D(生态环境 3(按一对夫妇一两个孩子计算,人口学家统计和预测,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翻一番大约20—40年,美国需要40—80年,瑞典人口将会相对稳定,德国人口将减少。

预测人口的这种增减动态主要决定于( )A(种群数量和密度 B(种群年龄结构 C(种群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 4(决定种群个体数量变动的因素,主要是( )?种群密度和出生率、死亡率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出生数量和死亡数量?迁出和迁入数量A(?? B(?? C(?? D(?? 5(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为“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从种群特征看,这种措施直接调节()A(种群密度 B(年龄组成 C(性别比例 D(出生率 6(右图表示某种群年龄组成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种群一定是生活在稳定的生态系统中B.该种群的出生率一定大于死亡率C(该种群一定能适应所生活的环境D(该种群属于稳定型,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7(图是依据我国三次人口普查数据绘制的人口年龄组成图,其中完全正确的描述是 ( )A.图(1)是增长型,从图(3)可看出计划生育政策初见成效B.图(1)、图(2)、图(3)都是衰退型C.图(2)是典型的稳定型,可看出计划生育政策初见成效D.图(1)、图(2)、图(3)都是稳定型8(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的过程是?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均匀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画成10等份,在每份的2中央划一个大小为1m的样方?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密集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画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不同的样方?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最大值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平均值作为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A(?? B(?? C(?? D(??9(下列有关种群“S”型增长曲线的正确说法是( )A(“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 B(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是不相同的C(“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与时间无关 D(种群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制约10(从理论上分析,草原灭鼠应注意避免鼠群增长曲线处于“S”型曲线的 ( ) A(即将增长的水平 B(1/4K的水平 C(1/2K的水平 D(K的水平 11.生态学家以年龄为横坐标,以存活数量的对数值为纵坐标,绘制出种群的存活曲线。

某野生鱼类和人类的存活曲线分别属于( )A.?和?B.?和?C.?和?D.?和?12(某细菌种群随时间延续营养物耗尽,由于突变的原因出现了新菌株,它们能够利用原来菌种产生的有害代谢废物。

以下各图中能反映上述菌种发展趋势的是( )(注:M代表菌种的数量)M M M Mt t t tA B C D.13.下图中能正确表示“J”型、“S”型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分别是( )((((( )种种种种群群群群增增增增长长长长率率率率0 时间 0 时间 0 时间 0 时间A B C D 14(2004年我国又在近海海域实行“伏季休渔”,其目的是()A.控制捕鱼的大小和数量,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B.检测渔船和捕鱼器械,节省燃料C.防止“赤潮”的出现和海水污染恶化D.实施分区管理,避免渔事纠纷 ?15( 下面为四种生物种间的关系示意图,能正确表示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大小两种草履虫(青霉菌与其他细菌);狐与兔;细菌与噬菌体四种种间关系的依次是( )A(???? B(???? C(???? D(???? 16(在蝌蚪密度大的池塘里,蝌蚪能分泌有毒物质使小蝌蚪死亡率增加,对此,最好的解释是( )A(竞争 B(种内斗争有利于种族生存C(种内斗争不利于种族生存 D(种内互助有利于种族的生存 17(青霉菌在生长期间能分泌青霉素,它能抑制周围其它微生物的生长。

青霉菌与这些生物的关系是()(A) 竞争 (B) 捕食 (C) 种内互助 (D) 寄生 18(下图所示,能正确表示生存斗争(种间斗争(种内斗争和竞争关系的是 ( )19(冬虫夏草是一种名贵的中药。

冬草的幼虫在土壤中越冬时,被虫草属真菌侵入体内,菌丝逐渐充满虫体内而变为菌核,使虫体内部组织破坏,仅残留表皮,夏季菌核萌发,由幼虫口或头部长出具柄的子座,因而似直立的小草,这种真菌与幼虫的关系属于( ) A、共生 B、寄生 C、竞争 D、捕食20(下列古诗中从生物学角度看,表现为物种间竞争关系的是(): A.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C.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出墙来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21(当一条鲤鱼被钓鱼人诱骗上钩后,能迅速分泌一种化学物质遗留在钓钩中,使钓鱼人长时间钓不到鲤鱼。

鲤鱼的这种习性是一种 ()A(种内斗争 B(种内互助 C(种间斗争 D(种间互助 22(对海洋岩礁上的藻类植物调查时发现,一般在浅水处生长着绿藻,稍深处是褐藻,再深一些的水域中是红藻,直接影响藻类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阳光 B(温度 C(海水含盐量 D(海水含氧量 23(根据森林层次和各层枝叶茂盛度来预测鸟类多样性是有可能的,对于鸟类生活,植被的哪一项比物种组成更为重要()A(面积大小 B(分层结构 C(是否落叶 D(阔叶与针叶 24(影响生物群落水平方向上分布的因素不包括()A(光照强度 B(土壤类型 C(温度高低 D(生物种群特征 ?25(在裸岩群落演替中,谁被称为地球开拓者()A地衣 B苔藓 C草本植物 D 木本植物26(在群落演替中,木本植物能代替草本植物是由于什么主要因素影响() A水B光照 C温度 D无机盐27(台湾玉山西北坡植被分布情况为:下层热带雨林,中层常绿阔叶林,顶端为高山草甸。

决定该山植被分布的生态因素是() 甲乙个个A(水分 B(阳光 C(温度D(能量体体数数 28(在冬季影响鹿群存活的关键因素是A(温度 B(降水 C(食物 D(天敌29(图甲、图乙为某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如不考年龄年龄虑其他因素,种群甲和种群乙未来个体数量的发展趋势是()A(衰退型和增长型三者B(增长型和衰退型C(稳定型和衰退型 D(稳定型和增长型 30假如要使菊花提前到“五?一”节开花,可对正常生长的菊花作如下哪种处理A(高温处理 B(低温处理 C(短日照处理 D(长日照处理 31.在植物群落的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个群落由另一个群落取代的过程叫 ( ) A 竞争 B 捕食 C 共生 D 演替32(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 ( )A.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B.物种多样性的减小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C.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D.物种多样性的减小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二(多选题:(3分×11=33分)33.下列群落演替系列中,哪一种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 A(从湖底开始的水生演替 B(草原的放牧演替C(农田弃耕后的恢复演替 D(砍伐森林的恢复演替34(下列关于人对群落演替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活动影响着生物群落的演替B(人类可以对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关系起着促进、抑制、改造和建设作用 C(人类可以建立人工群落(将演替的方向和速度置于人为控制之下 D(人类不可能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发展的道路进行35(下列实例中,属于水效应因子的作用的是A(草原黄鼠夏眠 B(仙人掌的茎肉质 C(干燥种子不萌发 D(高山顶上生长针叶林36(鳄鱼常爬上岸来躺着不动,并张开口让一种小鸟食口腔内的小虫,当敌害来临时,鸟惊飞,锷鱼逃走,下列关系中,属于种间斗争的是A(敌害与锷鱼 B(鳄鱼与小鸟 C(鳄鱼与小虫 D(小鸟与小虫 37(下列可以称为种群密度的是( )A(一定地区内单位面积内的人口数量 B(一口池塘中单位体积内鲢鱼的数量C(一片森林中单位面积内乔木的数量 D(一条江河中单位体积内鱼的数量38(下列对于种间相互关系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种间生态范围重叠越大,竞争越激烈B(激烈的种内斗争引起食性分化C(为保护雷鸟群,增加其数量,应尽量捕杀雷鸟的天敌D(受保护的没有动物牧食的草场,生产力大于有动物牧食的草场 39(将叶片捣碎成汁,加入一些池塘中的泥,放置于黑暗中,在10d内,每天取样检查微生物的数量变化情况,结果如右图所示,下述的结论成立的是:A(生物????均不可能是生产者 B(生物?可能以生物?为食C(生物?紧随生物?的出现而出现 D(生物?可能是捕食者 40(如右图中曲线1和2分别代表物种1和物种2的耐热范围,在什么温度下物种1竞争过物种2: A(温度在t1以下 B(温度在t1,t2范围内C(温度在t2以上 D(温度变化幅度很大41.如图表示a、b两种生物对温度的适应范围,下列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当环境温度在-2?,40?范围内呈季节性变化时:A(只有b能够生存 B(a和b都能生存当环境温度在-2?,6?范围内呈昼夜变化时:C(若a与b不存在竞争关系,a和b都可以生存D(如果a与b是竞争关系,b有可能消失42.右图表示3个共存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图a和图b中3个物种的资源利用状况不同,下面是对图a中3个物种与图b中3个物种相比较的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A(图a中3个物种的种内斗争激烈,图b中3个物种的种间竞争激烈 B(图a中3个物种的种间竞争激烈,图b中3个物种的种内斗争激烈C(如果资源有限,图a中物种2有被排除的危险,图b中物种2有被排除的危险D(两图中的物种间的种间斗争激烈程度相等43.原产于墨西哥的紫茎泽兰传到中国,在中国长势疯狂,占地为王,成了我国西南地区的绿色灾难,紫茎泽兰在我国泛滥成灾的原因是A(我国西南地区的气候适宜紫茎泽兰的生长B(脱离原产地后,失去天敌的控制C(脱离原产地后,失去与其竞争关系的物种的制约(一旦脱离原产地,就发生基因突变,变得生命力特别强 D一、单选题(2分×33=66分)三、非选题(51分)44(试根据下列“我国人口年龄、性别构成”图回答:(1)图形的左右两边大致对称,表明男女人数基本平衡,出现这一现象的自然生理原因是_________ 。

(2)图中I阶段表明当时我国人口发展特点是 _。

(3)图中?阶段表明我国人口发展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产生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_____。

(2)种群置于有限制的自然环境中,种群内的增长曲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分析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__________ 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