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老师开家长会的正确方法

最新老师开家长会的正确方法

最新老师开家长会的正确方法家长会的准备应该说是一件十分周到和细致的工作,有些事情是要提前做好准备的。

1、家长会要有明确的主题。

2、会前“备课”,有备无患。

5、表扬奖励的奖品(如红花等)也应备好。

6、估计好家长会的时间。

家长会应避免开长会或者过短的会。

从另一个角度将,家长会是检验教师综合能力的。

开长会,家长们会认为重点不突出,拖拖拉拉,开得过短,家长们会觉得老师不重视家长会,工作缺乏责任感,把这些我们家长集中起来开家长会是很不容易,却得不到老师的高度重视,令家长们失望,同时也会降低你的威信。

家长会的时间益控制在一个半小时左右(包括学校站用的时间)。

总之,要开好一次家长会,只有作好充分的准备,考虑问题才能目的明确,针对性强,且细致周到,让家长会成功、精彩,给家长以难忘的印象,发挥应该发挥的作用,达到预期的效果!家长会才就算开得成功。

1、精心设计好为内容服务的组织形式。

形式是为内容服务,有了丰富的内容,还要设计好展现内容的形式。

简单的介绍几种:④对话讨论式:就一、两个突出的问题进行亲子、师生、教师与家长的对话。

这里的主题最好是积极的、向上的,具有探讨价值的。

⑤联谊式:教师、家长、学生相聚在一起,用表演等欢快的形式,共同营造和谐的气氛,增进感情和了解。

(不常用)⑥参观游览式:学生、家长、教师一同外出参观游览,在活动中发现问题,促进沟通。

(不常用)⑦还可以是多种形式的结合,如:教师主讲,同时配有展示的形式,这是一种常见的、容易操作的效果也比较好的一种形式;还有前半场教师主讲,后半场交流,但这样的形式教师要会前作好充分的准备,以便更好的驾御会场。

这样的形式一般是比较有经验的威信较高的教师采用。

再有就是根据实际需要召开的部分家长会,如果好学生的家长会、“学困生”家长会等等。

2、真情合作为基础,落实好主要会议内容。

真情合作是开好家长会的基础。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标强调尊重、赞赏;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标强调合作。

因此,强调将尊重、平等、合作始终体现在家长会的全过程。

会中,要突出家长会主题,切莫开成面面俱到的总结会。

老师有意识地以人文性的情怀、尊重的语气、平等的关系、合作的诚意,加之实事求是的评价每一个学生,真心实意的教育每一个学生,全面客观的评价班集体,这样,就一定会赢得家长的满意。

家长会上一个主要的内容就是向家长介绍孩子在校各方面的表现,教师要用翔实的数据和确凿的实例说明一切,没调查清楚的事、不准成的事不要急于在家长会上讲。

不浮夸,有成绩也不隐饰。

要用诚恳的态度针对性的指出家教中的共性问题,用通俗易懂的方法谈及一些家长关心的家教问题。

家长会同样也应向家长反映一些问题。

成绩固然是喜人的,但是该说的问题还是需要及时向家长反映。

切莫开成后进生的示众会。

切莫开成特殊家长亮相会。

要从关怀爱护学生、鼓励向上为出发点,以尊重家长为原则,以介绍学生的进步和优点为主,指出不足时要突出重点,要讲究方式方法,别把对方的孩子说得一无是处。

在家长的眼睛里,自己的孩子总是最乖的(不是有句俗话嘛,老婆是别人的好,孩子是自己的亲),你别看有的家长在老师面前经常说自己说自己的孩子这不好那不好,但她说是可以的,你说就不可以。

你要尽量多地汇报你的教育工作情况,分析各学龄段的学生特点,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指点学习方法,就是促使家长对自己的孩子产生信心、产生希望,从而去帮助你教育学生。

切莫开成抱怨会、牢骚会。

也要大力宣传我们的育人环境,宣传我们学校的少年宫,宣传我们的任课老师的敬业精神。

还要把学生的进步归功于家长,使通情达理的家长深感你为人的谦逊和强烈的责任感,也诱发了家长积极配合你教育孩子的积极性。

关于假期作业也要布置详细,要有利于家长的监督。

同时也要允许个别家长调整自己孩子的作业。

关于假期学生的安全问题也要善意的提醒。

关于本学期班级的其他方面的情况也应该告之家长,如捐款、合理收费情况、班级荣誉的获得、学校各项活动中某些同学所做的贡献等等。

会后,还要给所谓“差生”的家长留有一定的单独交流的时间,这样比群体教育更能与家长贴心。

让这部分家长感受到老师不但不歧视他们的孩子,而且十分关注、十分呵护他们的孩子,使家长更愿意、更主动、更积极与老师携手共同教育学生。

这也是一个提高老师威信的好机会。

3、真情对话,注重谈话技巧,力求和谐融洽。

家长会终究是要开的,是班主任避不开的,关键是怎么成功的开好它。

其中是离不开教师的语言艺术的。

首先用一段段面目全新、带着几分温暖与体贴的家长会开场白,用亲切的问候和饱满的热情感染家长,使老师与家长的沟通有了良好的开始。

第二,家长会上,让家长坐在自己孩子上课的座位上,听孩子的老师讲孩子的事情。

应该说无论是好孩子还是差生的家长,都想好好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学校的教育内容,惟恐自己的孩子哪些地方不行落后于人。

家长们绝对不想参加冷面教师的文明语言“骂人会”,老师也不能把家长会开成家长的“受训会”“告状式”、“揭底式”、“曝光式”、“训斥式”。

真要如此也就失去了召开家长会的意义了。

我们的老师应该将柔情和亲情贯穿其中,实施软化的批评、善意的提醒,让家长和学生多几分对老师的感激与敬意,也让家长、教师、学生这样一个三角关系上的各边相互间多几分尊重、了解和沟通。

教师说话要谦虚有格,不要信口开河;态度要平易近人,不要盛气凌人;语调要和蔼可亲,不要趾高气扬;举止要文明大方,不要目空一切。

把家长会开成利于协调家庭、老师和学生三者之间关系的“促进会”。

其实,家长最希望看到在家长会上,老师是如何真诚地欣赏他们的孩子的每一点进步,是如何巧妙地指导家长接纳他们的不足,看到老师确实是为了他们孩子的健康成长而召开家长会,从内心感到一座心桥畅通了。

真正实现了把家长会建成一座桥的愿望。

从而形成教育合力,发挥家长会的教育优势。

孩子的安全工作是我校的重之重,长期以来,我们都是把孩子的安全摆在首位。

为了保证孩子的安全,我们每一位教师对待每天的工作必须细致周到,使孩子能在学校里学得开心,玩的高兴。

为此在每日的工作中我们就必须注意这些问题:2、培养孩子独立性在学校,生活上的是有老师帮忙,但小学生生活一切要求自理。

试想,一个连吃饭也不能自理;鞋带都系不好的孩子,怎能跟上大家的节奏?在学校生活中,他又如何跟上大家的步奏?包括起床后自己叠被子,像这种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活动还包括自己整理作业、玩具、书包、穿衣服等方面。

基本上大部分幼儿自己都能完成,而且很用心做事认真也很快乐。

但也有小部分孩子没办法完成。

因此孩子在家的时间里,希望家长们让孩子们能自己的事自己做,克服依赖性,培养自理能力,这样也是培养幼儿好学精神的第一步。

还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固定的学习的地方,书包、课本、作业本、文具、玩过后的玩具一定要让孩子去整理,父母可指导,但不要包办代替。

无论是孩子之间,还是孩子与老师之间的事,我们都要鼓励幼儿去与人交往,学会表达,一定要通过生活实践中的一件件小事、一次次经历和一个个感受,让孩子真正从心里明白,自己的事情必须自己做。

3、培养孩子良好行为;(1)、培养孩子正确的书写姿势,教给孩子正确的执笔方法,及时纠正不正确的书写姿势。

(2)、培养孩子自我保护能力,就是孩子受到危险或可能发生然危险时的能力及其应变能力的具体表现。

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使孩子身心健康得到保障,,就知道119、120、110等最基本号码代表的意思。

还有一个就是自己家里的电话号码。

(3)、培养孩子爱清洁、讲卫生、不滚地,不随地乱扔果壳和不涂墙画壁的行为习惯。

(4)、培养孩子的基本思想行为习惯,使孩子的品德和性格形成良好的开端,向孩子进行礼貌教育,友爱教育(如何处理与同伴之间的人际关系),爱国教育和一些简单的道德行为规则(如教育孩子爱护文具、图书、爱护花草树木等)。

要求家长配合来园时检查孩子是否带玩具入园,以免幼儿上课玩玩具,而影响注意力。

说到这,我要强调一件事,我发现有在和个别家长交流的时候也发现,有的孩子做什么都不够主动、积极,其实有时候是父母对孩子不够信任所产生的,老拿别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比较,其实这个对孩子很不公平。

我个人觉得对待孩子要以积极的方式鼓励、相信孩子给孩子信心,这样孩子不管在是做事或在学习才会更积极主动。

孩子在学校生活是十分有规律的,每天有合理的生活、学习作息时间。

我班大部分孩子在饮食、睡眠、整理物品等方面形成了良好的习惯。

也培养了孩子爱劳动,乐意为大家做事的习惯。

到了本学期,孩子已形成基本的生活自立能力。

穿衣、叠被、个个都能自己动手,并且有了良好的卫生习惯。

我希望孩子在学校养成的习惯在家能得到延续。

当然家长自己的督促和自身示范也是很重要的。

当孩子能做的的事,作家长的尽量放手,不要嫌孩子做的好不好,或不会做,替他包办。

有时过度的保护会带来孩子的无能,过分的溺爱,会令孩子形成懒惰和自私的习惯。

二、教学方面(一)、整合课程介绍我校的教育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制定的,要求开展游戏为主要形式的教育活动,下面就我谈谈你们的孩子在学校都学了哪些课程:6还有一点我必须要说的是,有些学生的进步非常大,我们老师非常的高兴和欣慰,我知道这和家长的精心辅导是密不可分的,进步大的孩子有董一林,安卓炎,刘宇恒,季忆,何晓聪,马登于,庞舒文,鹿原,朱佳伟,张耀等要了解他们,先了解他们的性格、有哪些优点?缺点?应该用什么方法教育他们?只有了解他们的性格,喜好然后根据他们的性格、喜好对症下药就能达到我们所希望达到的目的。

像在家里,只有一两个小孩应该比我们老师有更多的时间了解他们,真正的的了解他们的内心,再选择该用哪种方法教育他们?那这个孩子我相信长大后肯定有所作为,我们需要不断的挖掘他们的优点,多关心孩子,多与孩子老师沟通,这样才能更好的教育好你的孩子。

猜你喜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