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技术市场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技术市场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技术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纽带和桥梁。

通过对我国技术市场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探讨了发展和完善技术市场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技术市场;问题分析;对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速创造了世界奇迹,却以巨大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为代价。

据统计,2 0 0 8年我国GDP占世界比重为7. 3%,而在全球一次能源消费市场中所占比重为1 7.7%,居于美国之后,位列全球第二①。

高能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严重脱离了中国基本国情,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迫在眉睫。

以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为主要功能的技术市场,也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

1中国技术市场的发展现状我国技术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1 9 7 8〜1 9 8 4年为技术市场形成的萌芽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国完成了技术市场的观念转变、初步尝试的工作。

1985〜1991年为技术市场的形成时期。

在这一阶段,随着中央作出了“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技术合同法》出台和党的十三大提出了技术市场是社会主义生产要素市场的论断,我国完成了技术市场从萌芽到形成的过程。

1992〜2001年为发展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设逐步由重点培育商品市场转移到重点培育要素市场,《科学技术进步法》出台,我国技术市场的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建立,管理日益法制化。

加入W T O以后,技术市场进入深入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任务主要是把我国的科技水平从纯学术研究、技术引进过渡到以提高自主原始创新能力和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主的发展阶段。

目前,技术市场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科技研发与经济发展的纽带。

1.1技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多年来,我国技术交易日趋活跃,技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技术合同成交总额持续快速增长,从1988年的72.5亿元提高到200 8年的2665.23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3.0%。

其中,1992年增长率为历年来最高(38. 1 %)②,这与当年我国步入市场经济的大背景是分不开的,此后技术市场增速减缓,尤其是1994年技术合同交易额出现负增长(一1.6%);1998年又有较大的增长,这与科研机构的市场意识加强、企业和技术中介日益活跃有关;“十五”时期,技术合同交易额增速逐渐稳定,年均增速为15.2%,超出同期G D P增长率(9.6%)近6个百分点。

同时,技术市场成交额与G D P的比值总体保持稳定增长态势,1991年为0.44%,1993年上升至极值点0 . 5 9%,1 9 9 6年由于经济形势变动降至最低点0 . 42%,随后逐年提高,2008年达到最高值0.89%。

1.2技术市场管理服务体系日趋完善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结构合理、管理科学、运行有序的技术市场管理体系。

一是管理监督体系。

据统计,截止到2 0 0 7年底,已建立国家、省、市(地)、县四级1000多家技术市场管理机构,管理人员300 0名左右;共有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机构1200家左右,从业人员200 0多名,形成了较完整的技术市场管理监督体系。

二是信息网络服务体系。

据调查统计,全国网上技术市场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由国家有关部门主办的技术交易网站,如“国家科技成果信息网”、“中国技术联播”、“中国技术交易网”等;另一类是由省市政府部门主办的技术交易网站,如“北京技术市场”、“江苏省科技成果网”、“浙江网上技术市场”、“中国海峡技术交易网(福建)”、“创业网(重庆)”、“安徽省技术市场”等。

2006年6月14日,科技部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正式发布启动全国技术合同网上认定登记系统。

1.3技术市场运作规范化、法制化市场经济需要用法律来规范和调整,技术市场也不例外,相关政策法规的陆续出台,促进了技术市场运作的规范化和法制化。

目前,我国己形成以《科学技术进步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和《合同法》为主要框架的法律体系。

为保持技术市场法律政策的稳定性我国又重新发布了《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管理办法》、《技术合同认定规则》和《技术合同示范文本》。

2008年7月起施行的修订后的《科技进步法》将新时期国家发展科学技术的目标、方针、战略上升为法律,对技术市场有了更多更全面的描述,将使技术市场的管理有法可依、工作更加有序。

另外,各省(市、区)陆续出台地方性的技术市场(管理)条例,一个比较完整的市场法规体系己初步形成。

1.4技术市场的国际化趋势加强近几年来,中国技术市场管理促进中心和地方技术市场管理机构,多次组织人员赴国外考察技术市场和中介机构发展状况,引进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理念。

与此同时,《科技兴贸“十五”计划纲耍》、《软件出口管理和统计办法》、《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管理办法》及《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的发布,促使国际技术贸易不断增多,技术出口额连年增加。

到2 0 08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达415 6.11亿美元,占商品出口总额比重达29.1%。

此外,技术市场的国际化发展推动技术引进。

技术市场为国际技术转移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技术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通过大力引进技术发展本国经济,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2008年我国从国外引进技术合同10 17 0项,金额为271亿美元;同时,技术引进主要涉及机械、电子、能源、交通、信息和化工等领域,而这些行业都是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

2中国技术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2.1技术市场的发展滞后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十四大以来,党中央一再强调建设好技术、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市场。

20多年来,技术市场在市场体系的法律、法规、政策监管等方面有了不少进步,但比技术市场起步晚的土地、劳动力和资本市场,在市场体系建设方面可谓后来者居上。

相比之下,技术市场有些滞后了。

据测算,2006年我国技术市场的发展程度仅为57%③。

而根据国家商务部认可的测算结果④,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程度2003年为73.8%⑤。

可以看出,我国技术市场的发展远落后于整个市场体系的发展步伐,因此,虽然我国技术市场己经形成,但发展尚需完善、水平亟待提高。

可以说,技术市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我国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形成与发展,技术市场的发展不是S觉的,而是不规范的,属于跟进型和被动型。

2.2企业作为技术市场主体的作用发挥不充分我国技术市场主体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企业既是技术供给方,又是技术需求方。

但由于企业制度等原因,很多企业在技术市场中的行为有很大的短期性,追求的是短期受益,企业对国内技术需求的动力不足,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而美国、日本仅为5%左右⑥。

另外,据统计,我国企业的消化吸收强度(用消化吸收经费支出与技术引进经费支出的比值表示)2008年仅达0.242,而世界发达国家消化吸收与引进的经费投入一般为3:1,韩国消化吸收与引进的费用比例更是达到5:1®。

在技术供给方面,由于企业投入的技术引进和研究开发的资金和力度不足,科技型的企业占的比例太少,制约了企业的技术供给,其技术创新能力较弱,虽然我国国内企业专利数量占国内申请总量的比重已由1991年的15.5%上升到2008年的41.2%,但仍低于发达国家70%〜80%的水平。

2.3技术市场价格机制不完善价格是技术商品交易的核心,技术商品价格决定技术商品的供求关系。

我国技术价格调控管理缺位,价格形成机制不健全,定价不规范。

技术商品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给技术产品的价格评估带来了一定难度。

而我国目前技术价格评估管理不规范,技术要素的价格评估、知识产权管理隶属不同部门,造成市场分割、价格信号失灵,导致技术市场效率低下。

我国技术商品交易价格突出存在着“一低、一高”的问题,即:“一低”是国内技术商品的价格远低于国外引进技术,比如2008年前者为每份合同为117.75万人民币,而后者为每份合同266.80万美元,以2008年的平均汇率6.95人民币元/美元折算,技术引进合同的价格约为国内技术价格的16倍;“一高”是指我国技术交易的成本过高,由丁•我国技术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技术中介机构的功能和服务水平较差,增加了技术交易信息获取的难度和成本。

2.4技术市场政策法规与监管体系不完善当前我国没有一部专门针对技术市场的法律规章,技术市场的政策法规在国家层面上缺位,导致各地的技术市场监管不统一、交易行为不规范,技术交易人的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护,增加了技术交易的风险成本,影响了技术市场的进一步规范与发展。

另外,我国技术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是伴随着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而进行的,在管理上依旧带有计划经济体制留下的烙印,如地区封锁、条块分割和部门所有等。

与此同时,技术市场监管呈现弱化趋势,在国家层面上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仍然存在,但各地技术市场管理部门多数被精简或者合并,人员减少,并且多为兼职,致使技术市场监管不到位和不规范的交易行为普遍存在,使得技术市场的监督管理缺乏有效的宏观指导和规范。

2.5技术市场缺乏与其他要素市场的深层次互动我国要素市场发展不平衡,技术市场遇到了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制约,尤其是资本市场。

要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首耍任务是建立风险投资的金融体系,并创造有利于风险投资的政策环境。

发达国家以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鼓励风险投资的方式解决从技术开发到商品化过程中的资金制约,而由于体制和观念上的原因,我国风险投资环境建设一开始就采用了政府主导型的运作模式,表现为风险投资机构多由各级政府出资设立,基本按照国有企业模式运营。

这种政府主导模式在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初期,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不合理性逐渐暴露,非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己经严重制约了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和高科技产业化的培育功能。

因此,如何使技术市场、资本市场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有机结合在一起,最大程度地满足创业型高新技术与创业资本的对接,以及创业资本以转让超过收益权方式回收投资的现实需要,是技术市场面临的一大难题,解决好这一难题将促使技术市场得到深层次的发展和全面提升。

3促进我国技术市场发展的政策建议技术市场的发展仍需完善,水平亟待提高。

如何有效地促进技术市场的发展,这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认为,应该本着“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的原则,按市场经济规律促进技术市场发展。

具体而言,技术市场要依靠政府的支持,发展的动力以市场需求拉动为主;政府发挥其宏观指导的职能,依靠市场协调完成微观的技术经济活动。

3.1完善技术市场价格机制建立一个既适应市场需求、遵循国际惯例,又符合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取向的技术市场价格机制和服务体系,仍需要付出很大努力。

一方面,针对大多数实行市场调节价的技术商品,要加强政府的引导和宏观调控,实行政府宏观调控下的市场调节价。

为此,有必要出台与技术价格相关的管理办法,规范价格行为,逐渐完善技术价格形成机制,并最终通过市场机制来配置技术资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