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安全工程:为运用理学和工学原理,准则及技术,采用专门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进行危险辨识和危险控制,以减少相关事故风险的一门工程科学。
危险:指导致人员伤亡或疾病,或导致系统设备,社会财富损失或环境破坏的任何真实或潜在的条件。
事故:导致人员伤亡或职业病,设备,社会财富损失,损坏,或环境破坏的不希望发生的一系列事件。
危险源:泛指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管理上的缺陷。
从本质上讲就是存在能量、有害物质和能量、有害物质失去控制而导致的意外释放或有害物质的泄露、散发两方面因素。
安全检查表(safety check list,简称SCL)
安全检查表的作用
(1)根据不同的单位、对象和具体要求编制相应的安全检
查表,可以实现安全检查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2)使检查人员能够根据预定的目的去实施检查,避免遗
漏和疏忽,以便发现和查明各种问题和隐患。
(3)依据安全检查表检查,是监督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实
施、制止“三违”的有效方法。
(4)安全检查表是安全教育的一种手段。
(5)检查表是主管安全部门和检查人员履行安检职责的凭
证,有利于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便于分清责任。
(6)安全检查表能够带动广大干部职工认真遵守安全纪
律,提高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形成全员管安全的局面。
安全检查表的编制与实施也可用以下十句话概括:
确定分析对象,找出其危险点;
确定检查项目,定出具体内容;
顺序编制成表,逐项进行检查;
对照标准评价,做出正确回答;
不断补充完善,提出整改意见。
使用安全检查表时的注意点:
1、应用安全检查表实施检查时,应落实安全检查人员。
2、为保证检查的有效定期实施,应将检查表列入相关安全检查管理制度,或制定安全检查表的实施办法。
3、应用安全检查表检查,必须注意信息的反馈及整改。
4、应用安全检查表检查,必须按编制的内容,逐项逐内容、逐点检查。
有问必答、有点必检,按规定的符号填写清楚。
预先危险性分析 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PHA)
定义:预先危险性分析也称初始危险分析,指的是在一个系统或
子系统(包括设计、施工、生产)运转活动之前,对系统
存在的危险类别、出现条件及可能造成的结果,作宏观的
概略的分析。
该方法也是一份实现系统安全危害分析的初步或初始的计
划,是在方案开发初期阶段或设计阶段之初完成的
预先危险性分析的目的
1、识别危险,确定安全性关键部位;
2、评价各种危险的程度;
3、确定安全性设计准则,提出消除或控制危险的措施。
总之,其目的是通过预先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性分析、评价、分级,而后根据其危险性的大小,在设计、施工或生产中采取恰当的控制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危险性预先分析的步骤
1准备阶段
对所要分析的系统的生产目的、工艺过程以及操作条
件和周围环境作较充分的调查了解。
调查、了解和收集过去的经验以及同类生产中发生过
的事故,查明分析对象可能出现的,造成系统损害,尤
其是人员伤害的危险性。
(按系统和子系统一步步找)
2.审查阶段
调查、确认危险源。
识别危险转化条件。
进行危险性分级。
3.结果汇总阶段
按照检查表汇总分析结果。
包括主要事故及其产生原因、可能的后果、危险性级别,以及应采取的相应措施等。
预先危险分析适用性说明
适用条件:
预先危险性分析可用于对整个系统的分析,也可用于对某个
子系统、某项设计进行。
由于设计初期资料缺乏,该发现方
法常借助于专业人士等为进一步设计提供决策依据。
大多数情况下,可辨别出系统存在的主要危险,随着系统设
计的深入,还会有新的危险出现,因而这种方法通常和其它
方法结合使用,如在PHA的基础上对后果严重的危险再进行
故障描述及影响分析。
使用局限性:
无法识别出系统中所有的风险。
当多个元素核心所用或互相关联式,很难做出全面
评价。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 Failure Modes and Effect Analysis, FMEA
采取系统分割的概念,根据实际需要分析的水平,把系统分
割成子系统或进一步分割成元件,找出它们可能产生的故障
和故障类型,然后进一步分析各种故障类型对子系统及整个
系统产生的影响,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控制故障保证系统的
正常运行。
是一种以归纳法为基础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故障等级划分法:①简单划分法②评点法③风险矩阵法
FMEA的分析步骤:
1.调查情况,明确系统的任务和组成
2.确定分析程度(深度)
3 进行功能分组,绘出逻辑框图
4 列出故障类型
5.列举造成故障的原因
6.制成FMEA表格
对FMEA的评价
1. FMEA是一种定性分析方法,可直观表现各元件某种形式的故障对系统的影响;
2.是CA 的基础
3.与FTA(事故树分析)方法的比较
FMEA是逻辑归纳法从局部至整体
FTA是演绎法从整体至局部
FMEA是从下而上(研究元件故障对系统的影响)
FTA是从上而下(研究系统的故障是由哪些元件故障所导致的)
4.优点:书写格式简单,可用较少的人力,且无须经过特别的训练,就可以进行分析。
5.缺点:缺乏逻辑性,难以分析各个元素之间的影响;若有两个以上元素同时发生故障时,分析比较困难。
通常情况下,该方法中的元素局限于“物”的因素,这就难以查出人的原因。
当然,对某一元素而言,也可以包括人的误操作。
对大型、复杂系统进行分析时,费时费力。
HAZOP它通过系统分析新设计或已有工厂的生产工艺流程和工艺功能,来评价设备、装置的个别部位因误操作或机械故障而引起的潜在危险,并评价其对整个工厂的影响特别适合于化学工业系统化学工业系统的风险评价
事件树分析(ETA,Event Tree Analysis)
ETA的功能
1、可事前预测事故及不安全因素,估计事故的可
能后果,寻求最佳的预防手段和方法;
2、事后用它分析事故原因;
3、ETA的资料可作为安全教育的资料;
4、可定性了解整个事件的动态变化过程,又可定
量了解事故的各种状态的发生概率;
5、可作为确定事故树顶上事件的一种方法。
ETA的优点
1、简单易懂,启发性强;
2、逻辑严密,判断准确,能找出事故发展规律;
3、可以定性,也可以定量分析。
安全评价的分类
根据评价内容分类:
①工厂设计的安全性评价
②安全管理的有效性评价
③人的行为的安全性评价
④生产设备的安全可靠性评价
⑤作业环境条件评价
⑥化学物质危险性评价
ICI蒙特法与道化学方法的比较
相同点:都是基于物质系数法。
不同点:
在肯定道化学公司的火灾爆炸指数法的同时,又在其
定量评价基础上作了重要改进和补充,其中在考虑对系统安全的影响因素方面更加全面、注意系统性,而且注意到在采取措施改进工艺以后根据反馈的信息修正危险性指数,突出了该方法的动态特性。
扩充内容包括:
1)增加了毒性的概念和计算;
2)发展了某些补偿系数;
3)增加了几个特殊工程类型的危险性;
4)能对较广范围内的工程及储存设备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