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脑梗塞病人健康教育

脑梗塞病人健康教育


脑梗塞的早期临床表现
1、头晕 头痛突然加重或由间断性头痛变 为持续性剧烈头痛。一般认为头痛,头晕多 为缺血性脑梗塞的先兆,而剧烈头痛伴恶心, 呕吐则多为出血性脑梗塞的先兆。 2、一过性黑檬 指正常人突然出现眼前发 黑,看不见物体,数秒或数分钟即恢复常态, 既没有恶心,头晕,也无任何意识障碍。这 是因视网膜短暂性缺血所致,提示颅内血液 动力学改变或微小血栓暂时性堵塞视网膜动 脉,为脑血管病的最早报警信号。
3、短暂性视力障碍 表现为视物模糊, 或视野缺损,看东西不完整,这种现象多 在一小时内自行恢复,是较早脑梗塞的预 报信号。 4、语言与精神改变 指发音困难,失语, 写字困难;个性突然改变,沉默寡言,表 情淡漠或急躁多语,烦躁不安,或出现短 暂性的判断或智力障碍,嗜睡。

5、其他先兆表现,如恶心呕吐或呃逆,或血 压波动并伴有头晕眼花或耳鸣,不明原因的 反复鼻出血,常为高血压脑出血的近期先兆。 6、困倦与嗜睡,表现为哈欠连连,是脑缺氧, 特别是呼吸中枢缺氧的反应。 7、躯体感觉与运动异常 如发作性单侧肢 体麻木或无力,手握物体失落,原因不明的 晕倒或跌倒。
三、生活指导 1、 加强皮肤护理脑梗塞患者常有轻重不等 的肢体瘫痪而长期卧床,加强皮肤护理尤为 重要。患者应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或侧卧位。 有意识障碍、烦躁不安者应加床档,必要时 可用约束带加以保护。每2h定时翻身一次, 并对受压部位做轻度按摩,涂抹爽身粉。床 褥要保持平整、干燥、无渣屑。搬动病人时, 应将病人抬离床面,不可拖拉,以免擦破皮 肤。
脑梗塞病人的健康教育
一、饮食指导 (1)以素食为主,宜多吃豆类及其制品,不仅 蛋白质含量多且质量高。豆油中不饱和脂肪 酸多,还含有卵磷脂,有利于胆固醇的运转。 (2)少量多餐,以易于消化和清淡的食物为主, 且以早、中餐为主,避免晚餐过饱。 (3)适量饮用茶水,可以利尿,且其中茶碱鞣 酸可以吸附脂肪及其收敛的作用,减少脂肪 的吸收。
4、出院指导 1 、出院后应注意居室定时通风,保持空气新 鲜,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并要持之 以恒地坚持肢体及语言的康复锻炼。 2 、严格按照出院后医嘱用药如预防复发可口 服肠溶阿司匹林、潘生丁等。平日应保持低盐、 低脂、低糖饮食,忌辛辣、戒烟酒等。定期来 院进行复查,复查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 以观察病情变化,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3 、如有不适及时就诊如发现眩晕、步态不稳、 血压升高、肢体麻木无力、言语模糊或失语等 症状,应及时就诊,及时处理,防止病情进一 步发展。
饮食指导
(4)以豆类和含硫氨基酸高的蛋白质为主,使 其占总热量约15%左右,以降低血压和减少脑 卒中发生的机会。 (5)蔬菜、水果是维生素,无机盐和纤维素的 良好来源,还有利于降低体重。
二、心理指导
患者常因语言障碍、肢体瘫痪、大小便失 禁、生活不能自理而抑郁、烦恼,心理负 担过重。护理人员应多加关心体贴病人, 主动介绍住院环境,使其尽快适应。向病 人及家属介绍本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治 疗护理措施、预后等情况。使其消除紧张 恐惧心理,鼓足勇气积极配合治疗。
2、排便的护理指导患者要保持大便通畅,养成每 日排便的良好习惯。对于便秘者,可适当给予缓 泻剂,避免排便时过度用力而加重心脑负担。 3、 促进肢体功能恢复的护理病人卧床休息期,为 预防肢体肿胀,患肢可垫高,以促进静脉血液回 流;为防止足下垂,肢体应保持功能位。发病2周 后,病情好转,即可做肢体功能锻炼,给予瘫痪 肢体被动运动及按摩。开始可每日2次,每次15~ 20min。以后逐渐增加运动次数及时间,待功能有 所恢复,再进行肢体的主动运动、床上活动、床 下活动等,循序渐进地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失语 者应进行语言康复训练,使其逐步恢复语言功能
脑梗塞病人的护理
脑梗塞
脑梗塞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损 伤使脑动脉管腔狭窄,进而因多种因素使局 部血栓形成,使动脉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 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引起神经功 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病。
脑梗塞易得人群
1、有脑梗塞家族史的人; 2、高血压及某些低血压病人; 3、糖尿病病人; 4、脑动脉硬化病病人; 5、肥胖病人; 6、多血质人(指红细胞增高、红细胞比积增高的 人); 7、高凝状态及血脂增高的病人; 8、低纤溶状态(指自身溶解血栓的功能下降); 9、高粘血症(指纤维蛋白原、血脂、红细胞增高、 高凝等原因造成 的血液粘滞度增 高的病人); 10、大量吸烟的人; 11、血栓前状态(指曾有一过性脑缺血发作或心绞痛 发作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