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剧的制胜法宝:1.成人版的童话(灰姑娘和白雪公主的戏码交错上演)2.俊男靓女的组合(必杀绝技)3.演员精湛的演技(就一个表情可以给个足足半分钟的特写,全靠演员诠释)4.精致唯美的画面(宛如童话般的梦境,大大为韩国旅游做了宣传)5.舒缓动人的配乐(和剧情相配的衬乐恰到好处,好似另外一个角色)6.经典的台词(如散文一般,煽情,感人,催人泪下)我们到底看韩剧什么?很多人说看韩剧当剧情无聊时看演员表情,看完表情看化妆,看完化妆看衣服,再不行就看看美食;严肃点的人看道德,轻松点的人看无厘头,不行还可以看看外景......每个人总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一种。
韩剧在中国的发展“韩剧热”在中国风靡一时,成了时尚的潮流。
各大媒体也追逐着时代的脉搏,争先购买播放版权。
“韩剧”在中国得以盛行和发展,它的潜在优势在哪里?吸引力何在?或许是剧中的人文关怀、铁肩担道义的道德情感是它的优长所在。
能够吸引人的是白马王子,灰姑娘的爱情故事吗?有人说过这样一种观点:“韩剧”之所以在中国经久不衰,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人都喜欢看的原因就是因为,它为人们编织了一个个美丽的梦。
的确,我们仔细品味,在现实的生活中,是不会有那样完美的爱情的。
可见,不同群体阶层的人都需要与自身心理相稳合的感应。
这种感应就是“梦”。
意在告诉人们,人的心灵有美好本真的一面。
而现实的生存空间里,往往是不尽如人意的,想在剧中找寻一种依托和慰藉,它恰恰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求和对美好纯真感情的向往。
“韩剧”的剧情是“俗”的,却俗出了水平。
<冬日恋歌>、<蓝色生死恋>、<对不起,我爱你>等剧,都在剧情上抓住了人的心灵,体现了几乎不可能存在于现实的纯美爱情。
虽是虚幻的,却超越了现实。
“韩剧“到底在中国能火多久?答案是无法预知的。
它有它的弊端之处,剧情有时过于冗长,语言风格上重复性大。
一句话反复说,情节简单化,太浪漫主义,没有什么悬念可言,看开头,能猜到结尾。
所以,”韩剧”在中国的流行,可能只是暂时的,它会永远抓住人们变动的思想吗?也许某一天,它会淡出中国的舞台,走向衰落,回到自己国家的市场,继续它的优点,打出属于本国长久不变的卖点。
1993年,第一部韩剧《嫉妒》进入中国。
这部曾经在韩国创最高收视率的电视剧是由刚刚与棒球队员喜结良缘的崔真实和电视剧《初恋》的男主角崔秀锺的代表作品。
故事讲述一对年轻人由於重重的顾虑和误会,原本单纯的爱情故事波澜叠起,经过了漫长的煎熬才领悟了爱情的真谛。
其中不乏令人啼笑皆非的精彩表演,崔真实伶俐可爱的形象更是让人过目难忘。
1997年,韩国的长篇家庭喜剧《爱情是什么》正式进入中国市场试水。
当时央视只在每周日上午播出两集。
起初,观众反响平平。
可是不知不觉间,剧中那份至纯至深的爱情,主人公娴静美丽的脸庞,虽显拖沓却温暖平和的调子,精致到美轮美奂的画面,漫不经心地就控制了我们的眼球。
收视率开始一路激增。
仿佛一夜之间,韩剧便席卷中国,从央视到各地方台都在抢播韩剧,韩剧一时成了收视率的代名词:《天桥风云》《夏娃的诱惑》《蓝色生死恋》《大长今》《人鱼小姐》《看了又看》《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明成皇后》……弹指一挥间10年过去,我们如今仍沉迷在韩剧制造的纯爱之梦里欲罢不能。
劳累了一天回到家中,捧杯热茶,手执遥控,在韩剧慢悠悠的节奏中松弛、舒展自己的身心。
迷离恍惚间,我们踏上了梦想与现实交织的影像之旅:韩剧中的爱情是如此甜美动人,我们仿佛能感受到爱情朝主人公走来时那颤悸的脚步声,以及主人公在爱情猝不及防闯入时那种本能的惊怯与羞涩。
我们的心潮随着剧情起伏,却在不经意间发现自己心灵河床中封冻已久的诸多往事、梦想,甚至生命中那些最沉重、最美好的压抑,均被韩剧中人性的温暖悄然唤醒了。
我们每个人都曾拥有的无从实现的爱情梦想,就在眼前的荧屏中上演着。
我们看着韩剧,想着心事;想着心事,看着韩剧,已分不清剧里剧外。
泪水无声地从脸庞滑落。
没有着落的爱情和没有出路的苦闷在心底一次次地做着深呼吸。
那是我们在用自己的方式祭奠那个一去不复返的爱情纯真年代。
韩剧进入中国整10年,算是个不大不小的文化事件。
眼下不少媒体都在大做文章,热议韩剧登陆10年对国人生活的影响。
其实韩剧并非完美,冗长、拖沓、剧情雷同,这些从里至外的硬伤显而易见,谁都心知肚明。
只是有时缺点换一个场合,就会变成优点,瑕疵放对了地方,竟会化作意想不到的优势。
韩剧进军中国荧屏的10年间,正是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的10年,物质至上渐渐代替了感情至上,爱情的持续贬值,直接引发了韩剧的10年通胀。
爱情日益贬值,当然首先缘于感情的流动性过剩。
城市化步伐加快,农村及城郊无数年轻的“小芳”和无数质朴而又野心勃勃的“于连”涌入各大城市,城市众多下岗工人和就业形势严峻的大学生如候鸟般在各个城市间迁徙,以寻求一份较为理想的工作。
各城市居民在不停地重新排列组合,人的感情亦在这一次次的排列组合中发生着新的变化,爱情快餐就此应运而生。
“爱情,我不想要太多,只要一点点。
”这儿一点点,那儿一点点,现代人群体道德越轨后的心安理得甚至洋洋自得,以及由此繁衍出来的多元化情感更是令人瞠目。
第一种感情至第二、三、四种感情齐头并进。
由于互联网的神奇和现代通讯业的发达,这儿一点点和那儿一点点既互不穿帮,又可随时拜拜走人。
的确,说到底,还是投资过热,造成了爱情产能过剩。
年轻漂亮的“小芳”进城,想要在繁华的城市立足并过上较为安稳的生活,最好的办法是以青春美貌作股投资于不平等的“爱情”。
温文尔雅的“于连”想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最佳途径当然首推以勤劳、可靠、百忍成钢的胸襟和健康的肱二头肌作首付,大胆投资于白领圈的“爱情”。
离异丧偶的男女,想要改变自己的生存处境,见效最快的,自然还是投资于“爱情”,以自己的退休金、医疗险、住房、还能照顾对方生活的健康身体、甚至自己儿女的成功发达等等作为筹码。
城市里的时尚靓女、花样美男,谁都想要一个“芝麻开花节节高”的未来与人生,贷款借钱都要投资于富贵“爱情”,因为投资回报率实在和时下最火爆的房地产业一样惊人!在物质至上的年代,由于投资过热引发的爱情产能过剩和爱情流动性过剩,既然无法通过任何一种调控来解决,人们便只好束手无策,或随波逐流,或借酒浇愁,或隐忍苦闷至麻木。
对此,作家海岩曾感慨万分地说:“爱情常常是一个交易,世界确实太物质化了。
”由韩剧成功进入中国引发的思考时间:2011-03-02 17:14:00 作者:; 来源:●刘天娇当下,在欧美发达国家影视话语霸权控制和操纵的全球化浪潮下,许多国家失去了文化的话语权,精神和艺术领域的版图和疆域日益萎缩。
从韩国的历史和现状看,其文化底蕴不如中国深厚,经济实力逊于日本,在影视方面对世界的影响曾落后我国的台湾、香港地区许多年。
尽管如此,韩剧却能在短时间内异军突起,取得骄人的实绩并赢得世界的关注。
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韩国影视文化成功崛起,并且从“抵御”跳跃到“进攻”,向外输出。
这不仅给韩国带来了巨大的直接收益,而且带动了众多相关产业,甚至扭转了其他国家对韩国的文化偏见。
①本文通过传播学的视角,对韩国影视产业政策、韩剧观众的收视心理,以及韩剧的市场营销策略进行了深入的学习探讨,并理性地与当前国产剧的生存现状进行对比,总结了韩剧在跨文化传播中的成功经验,给中国大众文化的对外传播提供了启示性的思考。
韩国影视产业的媒介生态韩国非常重视文化产业,并将其作为21世纪发展国家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从国家政策等各个方面大力支持保护国产电视的发展,明确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和中长期发展计划,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有力地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影视产业作为文化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政策扶植下得到了飞速发展。
大量的资金投入,保证了韩剧的高质量制作水准。
在当今电视“内容为王”的时代,韩剧凭借高品质迅速打开了的海外市场。
韩剧赢得中国观众的奥秘从较早看到的青春偶像剧《蓝色生死恋》、《泡沫爱情》,轻喜剧《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再到历史剧《大长今》、生活剧《看了又看》,一些韩剧都在东亚文化圈获得了成功。
爱情、亲情、友情和信义是韩剧的表现主题,也是最打动观众情感的核心内容。
韩剧大多描写日常生活中的小人物和小事件,表现手法朴素平实,没有很多刻意设置的离奇情节,故事看似老套,然而剧中的人物在爱情、责任和良心之间备受煎熬,同样也考验着观众内心的情感尺度。
韩剧为亚洲的观众所普遍喜爱,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它充分考虑到亚洲文化圈集体认同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和审美趋向,并以传统的手法进行了真实的表现。
②现代人是充满困惑和压力的,每天在工作中承受的压力和挑战使现代人疲惫和无奈。
正是这种心态使电视剧成为人们消遣娱乐的宝地。
但并不是说如今的电视剧创作倾向全是单纯的消闲和娱乐,没有任何底蕴。
恰恰相反,在一些优秀的电视剧中,生活化的气息、人物的对白以及这些人物生活状态或方式的转变,都留给人思考的余地。
尤其是这些剧目往往反映生活的原生态,有令人感触的对白,人物在探求某个问题的时候,都会在对白中有一些精彩的表述和理解,看似浅显其实很有启迪。
这些经历和场景与我们相识相知感同身受,这些电视剧提供了一个温暖的场所,我们在这里与剧中人物一起体会生活的浪漫或温馨、淡淡的忧伤和无奈,获得了一次寻求温情的机会,也找到了一个对生活可能产生共鸣的伙伴。
③对中国电视剧创作的思考我们最应该受到启发的或许是这些电视剧对现代人心理的良好把握。
电视剧反映的是都市人的生活,创作者没有给电视剧贴上什么标签,他们并不想把电视剧变得沉重或有太强的教化意义,也不想对社会问题做深入探讨,他们只是想换取某个角度,把生活轻松化、温情化,给观众带来另一种心理感受。
由此可以看出,创作不是一个想当然的过程,需要对观众有分析和理解,从韩剧的创作中可以借鉴一些经验。
近年来,国产剧在这方面也有了让人欣喜的一些变化,从反映普通老百姓生活的《金婚》,到体现普通士兵生活的《士兵突击》到《闯关东》,这些电视剧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
这些电视剧的成功充分说明对于温馨和平实的东西,观众还是很认可的。
电视观众本是个大群体,电视创作也该有自己的市场定位,能真正把脉观众喜好,真正了解与观众心理走向,真正创作出不同风格的电视剧来丰富观众的视野。
④借鉴与反思(一)“韩流”涌动的强大后劲1.选材贴切:韩国电视剧大都以普通人的生活为描述对象,用细腻而朴素的手法再现韩国的精神风貌。
电视剧所表现的生活状态,或轻松幽默,或焦虑伤感,但都真实而亲切,使观众在观看电视剧的时候,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剧中的人物就在自己的身边。
2.制作精良:韩剧制作质量比较精良。
许多优秀的电视剧都是按照电影的技术要求精雕细琢而成。
韩剧力求诗化的画面风格,像薄雨、雪原、浓雾、湖滨、村庄、枫林等,自然的美在镜头中得到了精致呈现,带给观众赏心悦目的视觉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