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ch01 系统分析与设计简介.ppt
ch01 系统分析与设计简介.ppt
– 以 Internet 為基礎的商業
● 企業與消費者間 (B2C, business-toconsumer)
– 消費者可以上網購得各種商品及服務
● 企業與企業間 (B2B, business-to-business)
– 使得小型的供應商得以接觸到大型客戶,並且讓 買方即刻獲悉市場價格及現貨可供應量
19
企業如何應用各種資訊系統
● 以往,資訊經理人依系統服務的對象來將系 統分類
– – – – 辦公室系統 (Office systems) 操作系統 (Operational systems) 決策支援系統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層峰資訊系統(Executive information systems )
21
企業如何應用各種資訊系統
● 企業運算系統 (enterprise computing systems)
– 是指那些支援全公司資料管理需求的資訊系統而 言
Figure 1-17
22
企業如何應用各種資訊系統
● 交易處理系統 (TP, transaction processing systems)
18
網際網路的衝擊
● 企業與企業間 (B2B, business-to-business)
– 電子資料交換 (EDI,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個別公司之間電腦對電腦的資料傳送
● 以Web為基礎的系統開發
– 以網際網路為基礎的系統開發正在快速改變中 – WebSphere – .NET (唸成dot Net)
– 處理日常業務所產生的資 料
Figure 1-18
23
企業如何應用各種資訊系統
● 業務支援系統 (BSS, business support systems)
– 提供各種工作相關的資訊給公司內各階層的所有 員工 – 管理資訊系統 (MI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 What-if
28
系統開發技術與工具
● 系統分析師們除了要了解企業運作之外,也 必須知道如何使用各種的技術如:建立模型 、建立雛型 ,以及電腦輔助系統工程工具等 ,來規劃、設計,及建置資訊系統。 ● 系統分析師也必須能夠在團隊的環境中使用 這些工具
29
系統開發技術與工具
● 建立模型 (modeling)
– 就是產生一個能夠表達觀念及流程的圖型,使得 系統開發人員能夠分析、測試以及修改 – 系統分析師藉由一套對企業、資料、物件、網路 ,及流程的模型就能夠描繪並簡化一個資訊系統
8
資訊科技的衝擊
● 誰來開發資訊系統?
– – – – – – – 自建應用系統 (in-house applications) 套裝軟體 (software packages) 以Internet為基礎的應用系統供應商 委外 (Outsourcing) IT顧問提供的專屬解決方案 企業整體軟體策略 如何做 (HOW) 相較於 做什麼 (WHAT)
● 物件導向分析 (O-O analysis, object-oriented analysis)
35
Figure 1-26
系統開發方法的各種方法
● 聯合應用系統開發 (JAD, joint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及快速應用系統開發 (RAD, Rapid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38
系統開發生命週期 (SDLC, system development life cycle)
39
Figures 1-28 & 1-29
系統開發生命週期 (SDLC, system development life cycle)
● 系統規劃 (system planning)
24
Figure 1-19
企業如何應用各種資訊系統
● 知識管理系統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s)
– 模擬人類推理的能力
25
Figure 1-20
企業如何應用各種資訊系統
● 使用者生產力系統 (user productivity systems)
– 提高生產力的科技 – 例子包括:電子郵件、語音郵件、傳真、視訊會 議、文書處理、自動化的行事曆、資料庫管理、 試算表、桌上排版、簡報軟體、企業內部網路 ,以及高速連接上 Internet 等
● 資訊系統整合
– 大多數的大型公司需要一套系統來整合上述企業 運算系統、交易處理系統、業務支援系統、知識 管理系統,以及使用者生產力系統等功能
26
資訊系統的各種使用者及他們的需求
27
Figure 1-21
資訊系統的各種使用者及他們的需求
● ● ● ● ● 最高管理層 (top managers) 中階管理層 (middle managers) 知識工作者 (knowledge workers) 監工 (supervisors) 或是組長 (team leader) 操作層員工 (operational employees)
Systems Analysis & Design
5th Edition
第1章
系統分析與設計簡介
學習目標
● ● ● ● ● 討論資訊科技對企業運作的影響 定義一個資訊系統並描述其組成元件 利用企業側影及模型以了解企業功能及其運作 解說網際網路如何影響企業的策略及其交互關係 指認一些常見的資訊系統的類別及其使用者
– CASE使用強而有力 的電腦軟體來輔助系統分析 師開發及維護資訊系統
Figure 1-22
32
系統開發方法的各種方法
● 結構化分析 (structured analysis)
– 是一種傳統的系統開發技術 – 採用一連串稱為系統開發生命週期 (SDLC, systems development life cycle) 的階段架構來規劃、分析、設 計、建置及支援一個資訊系統
2Leabharlann 學習目標● 解說系統開發的技術與工具,包括模型建立 ,雛型建立以及電腦輔助系統工程 (CASE) 工具 ● 辨別結構化分析與物件導向方法論的差異 ● 描述系統開發生命週期 ● 討論資訊科技部門及其中的系統分析師的角 色
3
簡 介
● 許多企業利用資訊作為主 要的資源以提升其生產力 、生產高品質的產品及服 務、維持客戶忠誠度,以 及作出完善的決策。 ● 資訊科技往往是一個公司 成敗的關鍵所在。
Figure 1-3
6
資訊科技的衝擊
● 系統分析與設計的角色
– 系統分析與設計 (systems analysis and design)
•是開發高品質資訊系統必須的按步就班的程序
– 系統分析師 (systems analysts)
•負責規劃、開發、及維護各種資訊系統
7
資訊科技的衝擊
Figure 1-4
– JAD – 涉及以一些小組互動的技術來從事分析 – RAD – 比較像是整個開發程序的壓縮版
36
系統開發方法的各種方法
● 其他開發策略
– 除了結構化分析與 O-O 方法論之外,您或許也 見過其他公司所開發的系統開發技術 – 微軟曾經發展出一套方法叫做微軟解決方案架構 (MSF, Microsoft Solution Framework)
Figure 1-1
4
資訊科技的衝擊
● 資訊科技 (I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是指公司能用來管理、取用、溝通,及分享資訊 的許多硬體及軟體產品或服務的組合 – 是必須要充分使用、隨時更新,且小心護衛的重 要資產
5
資訊科技的衝擊
● 資訊科技的未來
– IT 產業造就了 1995 年到 1999 年總產值成長 的一半以及整 個經濟成長的 三分之一
15
了解企業
● 企業側影 (business profile)
– 是描述一個公司所有機能、程序、組織、產品、 服務、客戶、供應商、競爭者、限制以及未來的 願景概述
● 企業模型 (business model)
– 是以圖形來表示一個公司所執行單一或多個業務 流程
16
Figure 1-12
了解企業
● 各種新類型的公司 ● 將公司依其主要活動區分為:
20
企業如何應用各種資訊系統
● 今日,以系統的功能及特性來分辨一個系統 ,比用其使用者來辨別較為合適
– 企業運算系統 (Enterprise computing systems) – 交易處理系統 (Transaction processing systems) – 業務支援系統 (Business support systems) – 知識管理系統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s) – 使用者生產力系統 (User productivity systems)
13
資訊系統的構成元件
● 資料 (Data)
– 是資訊系統轉換 成有用資訊的素 材
Figure 1-11
14
資訊系統的構成元件
● 程序 (processes)
– 描述了為達成特定結果,使用者、經理人以及資 訊人員所執行的各項工作的內容
● 人員
– 所謂的使用者 (users) ,有時也被稱為終端使用 者 (end users) ,是指公司內外所有與資訊系統互 動的人員
– – – – 產品導向 (product-oriented) 服務導向 (service-oriented) 「土确厝」 (brick-and-mortar) 公司 「達康」 (dot-com, .com) 公司
Figure 1-14
17
網際網路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