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工范围1.1拆除主控室原弧形槽钢;1.2主控室地面开槽,加装两排新槽钢,在新槽钢标注屏位,并对应屏位在地面开孔;1.3 将主控室至保护室、主控室至走廊、主控室至备班室、备班室至走廊原门更换为玻璃门,原主控室加装玻璃隔断留通道,将原主控室分为监控室与主控室;1.4 主控室、监控室铺地板革,主控室、监控室、备班室墙面粉刷。
二、组织机构2.1施工项目部组长:任永平(公司副总经理)常务副组长:程金梁(公司副总工程师)组员:范伟捷(施工管理部副主任)、宋耐坚(安全监察质量部副主任)、赵康伟(变电一公司经理)、刘铁成(变电一公司副经理,项目经理)停电施工期间,确保督导组相关成员到岗到位,负责相关工作的监督及协调工作。
2.2施工项目部组织机构2.2.1项目经理:刘铁成为此工程的总负责人,负责全面工作。
2.2.2项目副经理: 柯清华项目总工:张兴协助项目经理。
负责各方面的协调及现场安全监督、质量监督。
项目总工全面负责本工程中的施工技术工作。
2.2.3施工现场安全负责人:曹继生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现场安全措施的落实,现场人员及设备的安全。
2.2.4施工现场工作负责人:张涛为此项工作的施工负责人,负责工作安排,人员协调,现场施工人员的组织及安排,技术管理,召开每天的开工会、收工会和现场安全监督。
监督施工过程的程序、安装工艺、试验等是否符合技术要求,提出有关技术要求并监督执行。
2.2.5现场记录员:常俊奇负责对这次土建、设备安装调试工作进行详细的记录,对每一样设备的安装记录到人,详细记录每天开工和收工的班前班后会,并签字存档。
三、改造施工方案3.1 拆除原弧形槽钢主要施工过程:3.1.1在主控室中,保护屏与主控台之间搭建长13米宽4米高2.5米临时施工棚,留通风口,并在入口处装鼓风机,窗口处装排风扇,保证棚内通风;(如下图所示)3.1.2用工具将弧形槽钢周围水泥全部剔除,弧形槽钢至主控台地面下有线路管道,剔除时要特别注意,剔除完毕后就能确定线路管道的预埋深度;3.1.3利用工具将弧形槽钢与楼板断开连接,并将弧形槽钢切割若干段,方便运出。
3.2 主控室地面开槽,加装两排新槽钢,在新槽钢标注屏位,并对应屏位在地面开孔主要施工过程:3.2.1根据设计图纸尺寸在地面标注开槽的位置,利用切割机及电锤等工具在地面开出放置槽钢的深槽;(注意下图所示椭圆1处,如果线路通道在楼板水泥层预埋,此处开槽时只能用手锤人工操作。
所示椭圆2处,为服务器柜较其他屏柜宽出300mm)3.2.2将预埋铁与楼板钢筋焊接,具体间距个数及工艺依据图纸要求;3.2.3 将槽钢放入深槽内,用水平仪找平,不平处用垫铁垫平,最后槽钢与预埋铁焊接;3.2.4 用水泥将槽钢与地面浇筑在一起,槽钢高出地面1厘米,等待水泥凝固养护好后再进行下步工作(下图所标尺寸为参考,具体实施以最终图纸为依据);3.2.5 一排槽钢放置15面屏柜,间距800mm,在槽钢上标注,并在屏柜左右位置上各开孔洞,开孔过程注意避让钢筋。
3.3将主控室至保护室、主控室至走廊、主控室至备班室、备班室至走廊原门更换为玻璃门,原主控室加装玻璃隔断留通道,将原主控室分为监控室与主控室主要施工过程:3.3.1将主控室至保护室、主控室至走廊、主控室至备班室、备班室至走廊原门更换为玻璃门;3.3.2在监控室与主控室中间加装玻璃隔断;3.4主控室、监控室铺地板革,主控室、监控室、备班室墙面粉刷主要施工过程:3.4.1主控室、监控室地面找平;3.4.2主控室、监控室地面铺设地板革;3.4.3主控室、监控室、备班室墙面粉刷。
屏位对照四、质量管理措施4.1合同评审措施按程序文件《合同评审程序》对投标书、施工合同、口头订单进行评审,对合同中涉及的人员组织、机具配备、材料供应、施工能力、质量控制、工期保证、资金准备等条件因素进行评审,以确保明确业主的各项要求,以使合同完整并切实可行,保证顾客的要求得以满足。
使我公司签订的合同得以全面地履行。
4.2物资管理措施按照《采购控制程序》和《分承包方评定程序》进行物资采购管理,评定合格供货方,选择供货厂商等。
必要时,接受项目法人和监理工程师对我公司选定的供货厂家进行资质和材料质量检查。
确保所采购的物资符合合同规定的要求。
按《顾客提供产品控制程序》对顾客提供物资进行把关,发现问题立即与顾客联系,以保证工程质量。
按顾客安排,派专人负责从交货点至工地材料站的卸车、运输及保管。
在项目法人的安排组织下,参加项目法人供应的材料在采购过程中的管理或监造。
按程序《进货检验和试验》对物资进行进货检验和试验,确保用于工程的物资均符合标准规范要求,保证未经检验和试验不合格品不使用,水泥、钢材、预制构件、导线、电缆等的质保资料和相关检验报告必须随物资带到现场。
按《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程序》,对物资的使用过程进行控制,做到现场物资分类堆放整齐、标识明确清楚,防止混用,必要时实现产品的追溯性。
按照《物资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程序》进行物资的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接,确保物资在搬运和贮存过程中不丢失,不损坏。
为了保证到货设备的接收以及工程资料、备品备件的管理、移交工作的有序进行,希望设备定货单位提供有关备品备件的定货合同,要求厂家严格按合同提供足够的技术资料,并专门装箱提供。
项目部对厂家到货凭证、厂家装箱单做为重要工程资料,需厂家或(甲方)监理单位确认。
4.3设备和机具控制按照《施工机械使用与维护管理办法》及《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控制程序》的规定,根据本工程特点配备满足施工要求的施工设备机具和检测仪器。
保证在用设备的完好和适用以及检测试验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检测设备必须经法定单位检定,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配备机具/设备专业管理和操作人员,负责对施工设备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保养工作,对施工机具进行发放、维修、保养及入库的日常工作,保证使用的设备和机具始终处于适用、安全及完好状态,保证检测设备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符合规定要求。
4.4施工过程控制执行《过程控制程序》,按本工程特点和要求选用相应的作业指导书,针对本工程施工的特殊环境和要求再编写更详细具体的技术措施,并采用先进、合理的施工工艺和方法,以保证直接影响质量的各道工序和整个环节均处于受控状态。
参加本工程施工的技术人员、质检人员和施工人员必须认真阅读施工图纸,熟悉标准规范,掌握施工措施,明确各项技术要求。
全面细致地做好技术交底,严格按设计施工图、作业指导书和技术标准进行操作。
认真落实设计修改和设计变更等事项。
认真编写、审核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计划,使施工全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
执行建筑生产程序,确保测量定位、基础施工、主体工程等过程设计、施工规范和有关技术要求。
执行《特殊工序控制程序》,对本工程中出现的焊接及隐蔽工程等特殊工序按相应的施工技术措施和作业指导书实行连续监控,以确保特殊工序的施工质量。
4.5质量检验执行《过程检验和试验程序》和《最终检验和试验程序》确保施工的过程质量受控,并保证最终质量达到优良。
为实现这一目标,严格执行三级检验制度,做到上道工序不检验,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自检完成进行复检完成进行终检严格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对施工过程出现的质量问题或检查中发现的不合格品进行控制和处理,以确保施工质量。
按照《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对已出现的不合格或潜在的不合格因素进行分析、控制,以防止不合格再次发生,实现工程质量的不断改进。
按照《质量记录控制程序》对质量记录进行控制和管理,施工过程中坚持边施工、边检查、边记录,原始记录数据准确可靠,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规定要求和质量体系有效运行及不断改进提供有效的依据。
按《统计技术控制程序》采用适当的统计技术,对工程质量形成的各有关过程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工序质量状况以及工程质量发展趋势,并及时上报和反馈到有关部门,防止非预期情况出现,不断满足顾客对工程质量的要求和期望。
4.6工程竣工移交和服务执行《竣工验收和移交控制程序》,在确认工程质量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后,向建设单位提请验收和移交,以实现全面履行合同。
对工程完工至移交期间以及移交未送电期间,对工程进行防护和保管。
按照《服务程序》定期进行质量回访,按合同要求确保竣工交付使用的工程服务质量,按合同规定对交付工程进行保修,以满足顾客要求。
4.7文件资料及质量记录的控制按照《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给项目部配备一套完整的质量体系文件,其中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及《管理办法》,同时还根据工程要求配备所需的技术文件,其中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措施、施工图纸、相关规程、标准规范等,并且规定其控制的范围和要求,确保所有于工程质量有关的文件和资料都能得到有效地控制,并确保有关场所和人员都能及时使用有效文件。
执行《质量记录控制程序》,对与质量活动有关的记录都必须妥善保管,所有记录的书写要工整,签字齐全,数据准确、真实的反映施工质量情况。
工程竣工资料整理、装订、移交严格按国家档案要求进行管理,确保移交的各种文件资料、质量记录等符合合同要求和国家规范要求。
4.8质量奖罚与质保体系考核措施本工程将根据公司的《质量事故处罚办法》的精神制定《质量奖罚制度》,通过与经济挂勾以及行政处罚的手段,遏制质量事故的发生。
按规定上报质量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处理结果,以及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制定的预防措施,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为保证质保体系的正常有效运行,利用经济杠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公司设立了质量体系保证单项奖,按照《质量体系运行考核奖惩办法》,对工程进行全过程考核,根据施工阶段和进度安排工地现场审核。
并且把本工程列入公司年度计划,从多个角度对其质量体系运行情况进行综合考评,奖优罚劣,达到确保质量体系在工地现场持续有效运行,以便推进各项质量管理工作的提高。
五、安全技术措施5.1安全管理目标一控制:严格控制人身轻伤事故,重伤及以上事故实现零目标。
二降低:降低现场习惯性违章现象。
降低机具、设备操作性违章现象。
三提高: 提高班组安全管理水平。
提高对事故预测预控能力。
提高安全员安全意识和素质。
四实现:千人负伤率低于3.5‰。
工程安全管理到位率100%。
重要作业安全监察到位率100%。
安全技术措施交底率100%。
六杜绝: 杜绝人身伤亡事故。
杜绝七种恶性事故。
杜绝群伤事故。
杜绝恶性未遂事故。
杜绝交通死亡事故。
杜绝七种交通严重违章事故。
5.2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主要职责项目经理全面负责本工程的安全工作;项目总工为工程安全技术总负责人,从技术上指导和保证安全工作;工地设专职安全员,负责工程的日常安全管理及监督检查工作,处理全体员工和临时工的安全防护并督促做好防止事故发生的措施;各施工班设兼职安全员,协助班长抓好本班的各项安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