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价格与消费心理

价格与消费心理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商品价格的心理功能
(三) 生活情操的比拟 有些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显示自己具有高雅的生活情趣,
即使不会弹钢琴,也买来放在家里作为摆设;即使对音乐不感 兴趣,也去听音乐会;即使不懂收藏,也花巨资买来古董摆在 家里等,以期人们给予他“生活情趣高雅”的评价。 价格所具有的自我意识比拟的心理机制,同消费者自身的价 值观、生活态度和个性心理特征直接相关,因而它的表现形 式往往因人而异,千差万别。但是,无论消费者把商品价格 作为自我意识的比拟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他们都有一 个共同点,就是都重视商品价格的社会价值。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商品价格的心理功能
(二) 文化修养的比拟 有些人购买商品是为了显示自己有文化、有修养,不管商品
是否是其所真正需要的,只要达到心理上的满足即可。例如 明明自己不看书,却购买高档书架,里面装上精装的书籍;明 明自己对书画不感兴趣,甚至一窍不通,却购买名人书画挂 在家中,其目的只是为了得到心理上的安慰,而不考虑所购 商品的使用价值。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商品价格的心理功能
小资料:价格是商品同货币交换比例的指数,价格也是价值的 货币表现。因此,价格与价值之间就存在客观的等值原则。 从某种意义上讲,价格与价值存在3种可能性:①价格与价值 等值—物有所值;②价格比价值低—物超所值;③价格比价值 高—物无所值。在商品经济时代,任何一个消费者都对价格 与价值之间的关系非常敏感,对物无所值的商品,消费者就 会失去购买的兴趣;相反,如果一个商品物有所值,甚至物超 所值,那么消费者就会趋之若鹜。按这个原则,商家必须提 供这样的商品,才能赢得消费者。(资料来源:http: //www. mrhzp. cn/look. asp? id=86734)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商品价格的心理功能
一、 、衡量商品价值和品质的功能
在现实生活中,价格是消费者用以衡量商品价值和品质尺度 的工具。由于对商品信息了解的非对称性,以及消费者购买 行为的非专业性,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总是自觉或不自觉 地把价格同商品品质及内在价值联系起来,把价格作为衡量 商品品质优劣和价值大小的最重要尺度。消费者认为商品价 格高,则意味着商品的质量好,价值大;商品价格低,则说明 商品的质量差,价值小。所谓“一分钱,一分货”“便宜没 好货,好货不便宜”,便是这种心理的具体反映。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商品价格的心理功能
小资料:一对颇有名望的外国夫妇在我国一家商店选购首饰时, 太太对1只80 000元的翡翠戒指很感兴趣,两只眼睛看过 来看过去,一双手拿着摸了一遍又一遍,但因价格吊贵而犹 豫不决。这时一个善于“察言观色”的营业员走过来介绍 说:“某国总统夫人来店时也曾看过这只戒指,而且非常喜欢, 但由于价格太贵没有买。”这对夫妇听完后,为了证明自己 比那位总统夫人更有钱,就毅然决定购买下这只戒指。(资料 来源:《营销心理学》,尹健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商品价格的心理功能
在现代市场中,由于生产技术的突飞猛进,商品品种越来越 多,新产品不断出现,一般的消费者都感到商品的优劣难以 辨别,更难知道哪种商品的价值是多少,因此,一般都在心 理上把商品价格看成是商品价值和品质的代表。这样就不可 避免出现一件衣服几十元无人问津,在价格后面加个零后, 衣服却顺利地被卖出去的尴尬场景。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商品价格的心理功能
按说这些消费本来也属于正常开支,但由于大学生中普遍存 在“崇尚名牌、高消费”和“互相攀比”的心理,加上近几 年来兴起的“数码装备”颇受大学生们的追捧,于是这方面 的花费也达到了令人瞪目的程度。据悉,高档笔记本电脑的 价格近万元、高档智能数码手机三四千元等,对于尚未有固 定收入的大学生们来说,不能不让人觉得这些消费有些过分 “奢华”。(资料来源:http: //news. sina. cm. cn/s/2006-09-08/01509963509s.shtml)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商品价格的心理功能
二、 自我意识比拟功能
商品价格本来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其作用是有利于商品 交换。但从价格心理的角度看,它还有另外一种作用,这就 是购买者把商品价格作为自我意识比拟的心理作用。也就是 说,商品价格不仅具有劳动价值的意义,也有社会心理价值 的意义。原因在于购买者通过联想与想象,把商品价格与个 人的愿望、情感、个性心理特征结合起来,通过这种比拟来 满足心理上的要求或欲望。这种自我意识比拟包括多方面的 内容和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商品价格的心理功能
小资料:随着新学期的到来,大学生纷纷返校,随之而来的大 学生高消费攀比现象也显露出来。相比中小学学生的高消费, 大学生们则更具“奢华”性。据某高校一大三学生介绍,新 学期刚开始几天他就已经花了1 000多元,其中包括请同学、 同乡聚餐吃饭,以及购买新学期服装服饰、宿舍生活必需品 等。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商品价格的心理功能
(一) 社会经济地位的比拟 有些人购买商品时,追求高档名牌以显示个人的身份地位,
否则会认为有损于自己的形象。有些人为了在其所处的环境 和社交圈子里显示其优越于别人,不惜花数万元购买瑞上镶 嵌着大量黄金钻石的手表,或者花很多钱去购买法国巴黎时 装店昂贵的服装;而有些人则认为朴素大方才与自己的身份地 位相符。持后一种观点的人中,有些人虽然经济收入较高, 但出于某种心理需要,也经常购买大众化的商品。因此,企 业在其经营过程中,一方面应努力树立名牌;另一方面还应生 产不同档次的产品,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心理需要。
第七章 价格与消费心理
第一节 商品价格的心理功能 第二节 消费者价格心理 第三节 商品定价的心理策略 第四节 价格调整的心理策略
第一节 商品价格的心理功能
以货币来表示的商品或劳务的价值就称之为该商品或劳务的 价格。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任何商品或劳务都必须订出价格, 供需双方才能进行交易。价格作为一个客观因素,它对消费 者的购买心理必定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这种影响作用,我们称之为价格的心理功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