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习《课堂管理 会者不难》心得体会14篇

学习《课堂管理 会者不难》心得体会14篇

学习《课堂管理会者不难》心得体会(14篇)
工作之余,我读了王晓春老师《课堂管理会者不难》这本书,我学到了应对课堂上一些不和谐声音的方法。

对于非班主任的老师来说,尽管很渴望“掉根针都能听见”的课堂,但是在现实中达到这个目标实在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因为在学生眼里似乎只有老班才是他们的老师。

那么,该怎么“治”学生才能让他们服这些不是班主任的老师们,课堂上不再说闲话,说废话,让他们专心听课,保持这些老师的师道尊严,让这些教师活得更有尊严,让课堂更加安静。

课堂是教育教学与管理的交汇之处,二者既矛盾又互相支撑。

没有适当的管理,就不能提供安静的学习环境,同时,教师如果讲课有艺术,能吸引学生,则管理就相对容易得多。

好的管理有教育功能,好的教育教学也有管理功能。

因此,我想,要让自己的课堂管理更有效果,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是一个方面,只有用更精益求精的教学,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从而减少管理的时间和压力;同样,也要把管理当作一门学问来研究。

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使课堂学习更有效率。

课堂,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含义是有差别的。

老师们站在台上,总会满脑子想的是自己的教学任务,会认为学生来学校就应该
学习,就应该专心听讲,就应该配合我们。

但事实上,学生不可能都像老师一样,把完成本课堂的教学任务放在第一位。

因为学生是动态的,活生生的人,又有哪个学生愿意让自己的日子里只有学习这一件事情呢?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不会对课堂管理产生过高的期望值。

所以,在课堂上我们既要考虑学生对生活的种种需要,又要防止其他活动干扰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

教师就是要灵活地在师生二者心理需要的结合点附近游动,“像鱼儿一样前行”。

但事实上,老师们往往会因为某一个学生的迟到问题,停止讲课,在课堂上朝全体学生教育个三五分钟;老师们往往也会因为学生的一个小动作大动干戈,甚至停下来讲课;老师们也往往会因为学生“说话了”还是“没说话”的问题,当堂和学生发生争执……,如此等等。

这些方法都是不可取的。

王老师告诉我们:在课堂上,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面比点重要。

上课的时候,教师的眼睛,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被个别学生完全吸引过去,教师的主要精力,也应该花在整体上,而不是个别学生身上,这就是所谓的“大局意识”。

我曾经因为两位学生上课说话声音太大,气的不再讲课,让学生把剩下的课上成了自习。

现在想来,此招实在拙劣,因为个别学生的原因,让全班同学跟着受罚,是一种顾此失彼,因小失大的做法,反而引起了大多数同学的不满。

那么,有大局意识的老师应该怎样处理这些课堂管理中的问题呢?王春老师也给我们提供了在处理课堂管理问题时的一些具体
做法:1、震动面小的问题,装作没看见。

2、一定要分清影响课堂
秩序与影响教师心情两种情况。

不要把个人情绪问题上升为“纪律”问题。

3、能用提醒的,就不批评。

提醒的方式要委婉。

4、能用表情和肢体语言解决问题,就不靠嘴说。

5、能课下解决问题的,就
不在课上解决。

6、避免“导火索”似的语言。

说话不要太尖刻,
伤害学生的自尊。

还有,不株连、不扩散、不翻老账、不纠缠,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把学生赶出教室等等。

这些看似老师们都懂的解决方法,往往在遇到问题时被老师们抛到九霄云外,究其原因是老师们对管理的认识问题没有解决。

王老师告诉我们:课堂管理是交流,不是外部控制;课堂管理是质的管理而不是量化管理;课堂管理是柔性的,而不应是刚性的;课堂管理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不只是为了教育者的业绩。

认识到这些,我想,每个老师定能正确面对课堂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和难题,让课堂管理不再困难!到时候,作为老师的我们就可以放声说:课堂管理,真的不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