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重点一.名词解释1.空洞(p108 ):肺内病变组织发生坏死并经引流支气管排出后所形成。
厚壁空洞的洞壁厚度≥3mm,薄壁空洞的洞壁厚度<3mm。
2.空腔(p108 ): 是肺内生理腔隙的病理性扩大,肺大泡、含气肺囊肿及肺气囊等都属于空腔。
3.孤立性肺结节(p110 ):.孤立性肺结核是指肺实质内单发且直径≤3cm的圆形或类圆形结节,不伴有明显的肺不张、卫星病灶或局部淋巴结肿大。
4.骨质疏松(p280 ):骨质疏松是指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含量减少,即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钙盐都减少,但两者比例仍正常。
5.骨膜增生(p282):又称骨膜反应,是因骨膜受刺激出现水肿、增厚,并致骨膜内层成骨细胞活动增强,最终形成骨膜下新生骨。
6.马蹄肾(p226):两肾上或下极且多为下极相互融合,状如马蹄,称之为马蹄肾。
7.肾自截(p228 ):肾结核灶内可发生钙盐沉积,甚至全部肾脏广泛钙化,称为肾自截。
8.Colles骨折(p287): 又称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为桡骨远端3cm以内的横行或粉碎性骨折,骨折远段向背侧移位,断端向掌侧成角畸形,可伴尺骨茎突骨折。
9.硬膜外血肿:多由脑膜血管损伤所致,脑膜中动脉常见;血液聚集硬膜外间隙,由于硬膜与颅骨内板附着紧密,故血肿较局限,呈梭形。
10.硬膜下血肿:多由桥静脉或静脉窦损伤出血所致,血液聚集于硬膜下腔,沿脑表面广泛分布,血液聚集于硬脑膜于蛛网膜之间,呈新月形。
11.脱髓鞘疾病:是一组以神经组织髓鞘脱失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疾病。
12.肺泡性肺水肿:亦称实质性肺水肿,表现为两肺广泛分布的边缘模糊的斑片影,重者聚集在肺门区形成“蝶翼状”阴影,短期内变迅速是肺泡性肺水肿的重要特征。
13.主动脉夹层(AD):是主动脉内膜和部分中层撕裂,血流经破口灌入,使主动脉壁中层分离形成血肿或“双腔”主动脉,即扩张的假腔和受压变形的真腔。
14.肝岛:为未被脂肪浸润的肝实质,表现为片状高密度,多见于胆囊窝和叶裂附近。
15.小肝癌:直径不超过3cm的单发结节,或两个结节直径之和不超过3cm的结节。
16.弥漫性脂肪肝:平扫显示肝密度普遍性减低,比脾脏密度低,肝/脾CT值的比值<0.85,肝密度的减低使得原本低密度的肝内血管不再显示,出现所谓的“血管湮没征”(名解),更严重者肝血管密度相对高于肝密度,出现所谓的“血管反转征”(名解)但肝内血管分布、走行和管径均正常肝内血管分布、走行和管径均正常。
二.填空1、原发性肺结核哑铃状表现(p121):(1)原发浸润灶(2)淋巴管炎(3)肺门、纵膈淋巴结增大2、输尿管三处狭窄(p224 )与肾盂相连处、通过骨盆缘处、进入膀胱前3、急性粟粒型肺结核影像特点(p122 )三均匀:分布均匀、大小均匀、密度均匀4、柱状支气管扩张影像学特点(p117 )病变支气管常表现为“轨道征”;当其和CT层面呈垂直走行时表现为有壁的圆形透亮影,与伴行的肺动脉共同形成“印戒征”5、支气管阻塞,部分/完全阻塞不同影像学表现(p115)(1)阻塞性肺气肿X线表现:透亮度高,肺体积大,桶状胸,肺纹少,纵膈窄,肺大泡;(2)阻塞性肺不张:密度增高影,肿块影,胸廓塌陷,纵膈移位,横膈上抬,代偿性肺气肿三.问答题1.良恶性骨肿瘤的影像学鉴别(p296)2.骨肉瘤的x线表现(p300):平片上主要表现为各种形式的骨质破坏,骨膜反应,肿瘤骨和软组织肿块: (1)骨质破坏:为溶骨性,成骨性或混合性,边界多不清。
(2)骨膜反应:可呈葱皮样,平行状,且可被再破坏而形成Codman三角(也称骨膜三角)(3)肿瘤骨:为云絮状,针状和斑块状致密影。
(4)软组织肿块:表现为边界不清楚的软组织密度影,其内也可以出现肿瘤骨。
根据骨质破坏和骨质增生的多少,以x线表现为基础,骨肉瘤,大致可分为成骨型溶骨型和混合型。
3.大叶性肺炎的x线表现(p118):①充血期,可无阳性发现,或仅显示肺纹理增多,肺透明度减低;②红色和灰色肝样变期,表现为密度均匀的致密影;不同肺叶或肺段受累时病变形态不一,累及肺段表现为片状或三角形致密影,累及整个肺叶则呈以叶间裂为界的大片状致密影;实变影中常可见透亮支气管影,即“空气支气管征”③消散期,实变区密度逐渐减低,表现为大小不等、分布不规则的斑片状影。
4.央型肺癌与周围型肺癌的鉴别诊断直接间接征象(ppt上)中中央型肺癌:起源于段及段以上支气管,生长方式有管内型、管壁型、管外型,X线表现:(1):直接征象:肺门肿块:分叶、毛刺(少)可伴偏心性空洞。
(2):间接征象:阻塞性肺气肿、肺炎、肺不张(反“S”征)。
晚期转移:肺门、纵隔淋巴结,横膈,胸膜,肋骨等周围型肺癌:起源于段以远支气管(肺泡)粘膜,易在肺内形成肿块。
X线表现:(1):直接征象:肺肿块:分叶、毛刺(短)、胸膜凹陷、空泡征。
(2):间接征象:阻塞性肺气肿、肺炎、肺不张(少)。
晚期转移:肺门、纵隔淋巴结,横膈,胸膜,肋骨,肾上腺等。
总论:人体组织的CT值:骨:1000HU 空气:-1000HU 水:0HU 脂肪:(-90)-(-70)HU 软组织:25-50HU中枢神经系统:1.基底节区包括:杏仁核、纹状体(尾状核和豆状核)、屏状核2.生理性钙化:脉络丛,基底节,松果体3.脑膜瘤好发部位:为失状窦旁、大脑凸面、蝶骨嵴、嗅沟、桥小脑角、大脑镰或小脑幕等处,少数肿瘤位于脑室内。
4.脑膜瘤影像学表现:CT:①平扫,肿块呈等或略高密度,类圆形,边界清楚,其内常见斑点状钙化;多以广基底与硬脑膜相连;瘤周水肿轻或无,静脉或静脉窦受压时可出现中或重度水肿;颅板受累引起局部骨质增生或破坏;②增强检查,病变大多呈均匀性显著强化。
MRI:①平扫,肿块在T1WI上呈等或稍高信号,T2WI上呈等或高信号;②增强T1WI,肿块呈均一明显强化,邻近脑膜增厚并强化称为“脑膜尾征”,具有一定特征;③MRA能明确肿瘤对静脉(窦)的压迫程度及静脉(窦)内有无血栓。
5.星形细胞瘤与脑梗死的鉴别:脑梗死的低密度灶形态与血管供应区一致,皮髓质同时受累,边界清楚,有脑回状强化。
6.垂体瘤:①微腺瘤:直径10mm以下。
②大腺瘤:直径〉10mm7.垂体瘤影像学表现:CT表现:①垂体微腺瘤:平扫,不易显示;需行冠状面薄层增强检查,表现为强化垂体内的低、等或稍高密度结节;间接征象包括垂体高度≥8mm、垂体上缘隆突、垂体柄偏移和鞍底下陷;②垂体大腺瘤:平扫,表现蝶鞍扩大,鞍内肿块向上突入鞍上池,可侵犯一侧或两侧海绵窦;肿块呈等或略高密度,内常有低密度灶;增强检查,呈均匀、不均匀或环形强化。
MRI表现:①垂体微腺瘤:MRI显示优于CT;平扫可见垂体内小的异常信号灶,增强早期常显示为边界清楚的低信号灶;②垂体大腺瘤:在T1WI上呈稍低信号,T2WI上呈等或高信号;增强检查,有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
MRA可显示肿瘤对Willis环形态和血流的影响。
8.听神经瘤的CT表现:(1)平扫表现为桥小脑角池内等、低或混杂密度肿块,偶见内有钙化或出血,瘤周轻至中度水肿;第四脑室受压移位,伴幕上脑积水;骨窗观察内耳道呈锥形扩大,听神经增粗;(2)增强CT,肿块呈均匀、不均匀或环形强化;9.脑出血CT平扫表现:(1)急性期:血肿呈边界清楚的肾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均匀高密度影;周围水肿带宽度不一,局部脑室受压移位,破入脑室可见脑室内高密度积血;(2)吸收期:始于出血后3-7天,可见血肿缩小并密度减低,血肿周边变模糊,水肿带增宽,小血肿可完全吸收;(3)囊变期:为出血2个月以后,较大血肿吸收后常遗留大小不等的裂隙状囊腔,伴有不同程度的脑萎缩。
10.腔隙性梗死:系深部髓质穿支动脉闭塞所致。
缺血灶为10-15mm大小,好发于基底节、丘脑、小脑和脑干,中老年人常见。
11.颅内动脉瘤:CT直接征象分3型 I型无血栓动脉瘤,II型部分血栓动脉瘤,III型完全血栓动脉瘤12.脑脓肿增强扫描强化特点:①急性炎症期:无强化;②化脓坏死期:呈轻度不均匀强化;③脓肿形成期:呈环形强化12.颅内血管畸形分为动静脉畸形(AVM)、静脉畸形、毛细血管畸形、大闹大静脉瘤、海脑状血管瘤。
CT直接征象:平扫显示不规则混杂密度灶,可有钙化,无脑水肿和占位效应;增强检查,呈斑点或弧线型强化。
13.Chiari畸形MRI如何确诊:MRI为首选检查方法。
矢状面上:①可见小脑扁桃体变尖,下极位于枕大孔平面下3mm为可疑,5mm或以上可确诊;②第四脑室和延髓也常变形并向下移位;③可并有脊髓空洞症和幕上脑积水。
14.椎管内肿瘤病理类型(与其部位有关):①髓内肿瘤,已室管膜瘤和星形细胞瘤常见;②髓外硬膜内肿瘤,多为神经源性肿瘤和脊膜瘤;③硬膜外肿瘤,常见为转移瘤。
临床上,主要表现肿瘤平面以下的肢体运动,感觉以及括约肌功能障碍。
15.椎管内肿瘤MRI表现:平扫检查即可确定肿瘤的位置:①髓内肿瘤,常显示脊髓增粗,周围蛛网膜下腔对称性变窄,闭塞;②髓外硬膜内肿瘤,表现为患侧蛛网膜下腔增宽,而对侧变窄,脊髓受压向对侧移位;③硬膜外肿瘤,常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变窄和脊髓受压移位。
循环系统:1.心脏摄片:常规为立式后前位,可加照左前斜位、右前斜位、左侧位(需口服钡剂)简称心脏三位相检查。
X线左前斜位片:心前缘:右心房、右心室心后缘:左心房、左心室(后上缘增大为左心房增大,下缘增大为左室增大)X线右前斜位片心前缘:升主动脉、肺动脉段、右心室;心后缘:左心房、右心房;X线侧位片心前缘,全部为右心室;心后缘:左心房、左心室2.心胸比率:是心影最大横径与胸廓最大横径之比,正常成人心胸比率≤0.50(测量心脏大小变化的最简便方法)3.肺动脉异常中肺充血主要表现为肺动脉分支成比例地增粗并向外周伸展,边缘清晰锐利,肺野透明度正常4.心包钙化是缩窄性心包炎的特征性表现,表现为高密度影。
5.肺动脉栓塞CT表现:MSCT增强肺动脉成像是肺栓塞诊断较常用和可靠的诊断方法;直接征象:肺动脉管腔内充盈缺损或闭塞;间接征象:肺动脉干增宽、局限性肺动脉分支血管影稀疏、肺段楔形实变和胸腔积液等。
6.主动脉夹层影像学CT表现(1)平扫CT,可显示主动脉内膜钙化内移,假腔内血栓以及主动脉夹层血液外渗、纵隔血肿、心包和胸腔积血等;(2)增强CT,可见主动脉双腔和内膜片;通常真腔较窄,充盈对比剂较快而假腔较大,充盈对比剂较慢;可显示内膜破口和再破口及主要血管分支血管受累情况,包括冠状动脉、头臂动脉和肾动脉开口等;MSCT还可观察主动脉瓣和左室功能。
消化系统与腹膜腔:1.胃溃疡:龛影口部常有一圈黏膜水肿所造成的透明带,是良性溃疡的特征,依范围而有不同的表现:黏膜线、项圈征、狭颈征。
2.十二指肠溃疡:造影检查直接征象是龛影,更常见的是球部溃疡本身不显示,只表现是球部的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