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学习动机之成就动机(一)

浅析学习动机之成就动机(一)

浅析学习动机之成就动机(一)
摘要:成就动机主要由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个方面组成。

认知内驱力是个体掌握知识,技能和阐明解决学业问题的需要;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个体那种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附属内驱力是指一个人想获得自己所附属的赞许和认可,取得应有的赏识欲望。

关键词: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时,要以动机的激发为突破口,以动机激发来推动其他动力要素的激发,促使各种要素协调发展,使学生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

学习动机是学习动力的一个核心问题,在学生学习动力系统中占有核心的地位。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因此要提高学生的成绩,就必须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动机。

人类的动机是复杂多样的,不同学派的心学家从动机的不同侧面把动机划分成各种不同的种类。

例如:生物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交往动机与成就动机;内因性动机与外因性动机;有意识动机与无意识动机;近景性动机与远景性动机;辅助性动机与主导性动机等。

成就动机是一种较高级的社会动机,是个体积极主动地从事某种自以为重要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达到完美地步的内在推动力量。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是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主要由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个方面组成,认知内驱力是指向学习任务的动机、求知的欲望。

这种内驱力主要是从好奇心的倾向派生出来的,这种好奇心是一种潜在的动机力量。

这种潜在的因素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取得成功才能逐渐形成和稳固下来。

所以我们平时教学要充分利用当堂测试、周测试、月测试。

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

可以加强其进一步学习的动机。

因为学生知道学习结果后。

能看到自己的进步,提高学习热情,增加努力程度,又发现自己的不足,激发上进心,克服缺点,改正错误,争取更好的成绩。

利用测试及时反馈学生学习结果。

应注意:首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反馈应及时,对低年级学生更如此;其次,反馈应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正确反应,这比知道什么是错误反应更重要;再次,应随时让学生了解距离自己定的学习目标还有多远;最后,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不能单纯看其测试结果任何,还应从各个学习环节上发现其可取之处,并给予表扬与鼓励,以增强其自信心和上进心。

学生的测试结果,教师要及时进行评价。

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注意:要使学生对评价有正确的态度。

特别是要正确对待测试和测试结果,坚持正面鼓励的原则,以表扬为主,评价尽量做到客观公正,使学生心悦诚服,评价时应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个体差异。

有关研究及平时教学经验表明,表扬比批评更有效果。

教师在评价过程中。

要多用表扬少用批评,在表扬与批评时,应注意:要多表扬,少批评。

表扬应该与严格要求相结合,批评应带鼓励性,绝对不能对学生采取熟视无睹,不问不闻和放任自流的态度。

对学习较差而又很自卑的学生可以通过表扬他某方面的特长来带动其学习其他学科的学习的积极性,在他取得成功时要及时给予鼓励。

要分别对待经常受表扬的学生和缺点较多的学生。

如对经常受表扬的学生,要适当指出其不足,而对于缺点较多的学生,当他们有了进步,虽然与别人相比微不足道,也要给予表扬与鼓励。

师生间融洽的关系以及相互尊重将直接影响着表扬与批评的效果。

有些学习困难和缺点较多的学生,由于长期受到批评,已经对批评与表扬产生了淡漠态度。

这时,除了对其优缺点作公正评价外,还需要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真诚的爱心去感化学生。

只有尊重学生,教师才能提出恰如其分的表扬与批评,只有尊重老师,学生对教师提出的表扬与批评才能重视。

要注意个别差异。

从性别角度,对女生而言,表扬比批评更有效果,对男生而言,批评比表扬效果似乎更好些。

从学习水平角度,表扬对学习困难学生作用更大,对中等生次之,对优秀生最小。

从性格角度,对内向的学生,表扬的效果更好于批评,而对于外向的学生批评更有效。

了解学生对表扬的估价,动机是学生对成功的估价和对成功概率的估价的综合产物。

学生一般情况下,都要对教师的表扬与批评进行评估。

教师的表扬与批评的重点应放在学生是否努力上,而不应该在学生的能力水平上。

对学生表扬与批评应根据学生是否尽了力,是否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如果只表扬成绩好的学生,必然会使成绩差的学生失去信心,而成绩好的学生也会因表扬多而不在乎。

如果教师的批评被理解为对自己的一种帮助,则具有积极的效果,若被理解为是自己的一种威胁,则起消极作用。

批评时不仅要指向行为结果,还要指向行为的过程和原因,使学生明白受批评的原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