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自然环境对聚落的影响(课堂PPT)
自然环境对聚落的影响(课堂PPT)
17
河流与城市区位
读图,分 析武汉、重 庆、宜宾和 赣州形成发 展与河流的 关系。
18
河流与城市
嘉 陵 岷江 江
重庆 宜宾
汉
江 南京
武汉
上海
19
河流与聚落
3、河流的防卫功能与城市区位——在河流弯曲度最大处和河心岛处。 河流可作为天然的防御屏障,在早期城市选址时起较大的作用,时至今 日,河流作为防卫功能对城市选址的影响已经减弱,甚至消失。 如,瑞 士伯尔尼、法国巴黎、美国的波士顿 。
一个城市与周围地区,与其他城市之间需要建立各种联系,例如物 质联系,人口流动等。这种联系越频繁,城市就越繁荣。要实现这种联 系就必须依赖于交通运输——陆运、水运、空运。但是,在古代交通方 式较单一,陆路交通落后,水运价格较低,因此水运成为当时重要的交 通方式,河道成了当时主要的交通线。从我国城市发展历史来看,大部 分城市都是沿江湖河道发育壮大起来的。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城市分 布的一般规律。
3
4
降水(气候)与聚落
各个地区降水量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到房屋建筑的形态,这在农村中 反映最为明显。
一般说来,降水丰富的地区,聚落住宅房屋多为斜顶,有利于雨水 下流,降水越丰富,屋顶坡度越大,而且降水较多的地区,一般也较潮 湿,聚落住宅还要防潮,所以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民居建筑多采用木竹 架空式,即“干拦式”结构(也就是俗称的吊角楼)以利于通风、消暑、 防潮。而在降水较少的地区,聚落住宅的屋顶坡度较小。在气候资源特 干旱的地区甚至屋顶都是平的。
长江三角洲地区,民居为适应该地潮湿炎热气候的需要,房屋建筑 采用敞厅,天井通廊等开畅通透的布局,墙的外面多抹白灰以减少阳光 的吸热效应。
青藏高原昼夜温差极大,终年风强雨少,故采用石造的平顶厚墙建 筑,白天利于厚墙吸热,到了夜晚厚墙散热,恰可增温去寒。
在冬季寒冷的地区,为了避免寒风的侵扰,避风的墙壁往往不开窗。 如我国北方冬季盛行偏北风,因此窗户一般不朝北开,门也是朝南开的。
12
河谷阶地
河谷阶地的优势: 接近水源 不会被洪水淹没 可以利用水运 地形相对平坦 土壤肥沃便于农耕
13
●技巧归纳
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高原 云贵高原 北方平原地区 南方丘陵地区
我国不同地区聚落分布的特点
分布特点 多分布在绿洲上 多分布在河谷地区 多分布在山间盆地 规模较大,呈团聚型、棋盘式,人口较多 规模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人口较少
丽江纬度较低,冬季因北部山岭阻挡,受冬季风的影 响小,故冬无2、严丽寒江;古夏城季的因形地成势和较发高展,还故利夏用无了酷哪暑些。有利
地形条件?
地处丽江坝子,地形平坦,便于城市建设;北部雪山,
冰雪融化,提供水源。
11
案例三 塔里木盆地里的绿洲
合作探究:1、城镇多分布在塔里木盆地的什么位置?地
形类型是什么?
16
1)河流水运的起点或终点:河流上游河道太窄,或河流中有 瀑布,急流等水运障碍的地方,船舶无法继续航行,这些地方往往 成为河流航运的起点或终点,货物,旅客在此转运到其他运输线上, 成为货物的集散地和水陆交通要道,从而有利于城 市的形成和发展。 例如,江西省——赣州市。
2)两条河流的汇合处:支流和干流汇合的地方,具有三个方 向上的水运优势,大量的人流和物流在这里集聚中转,是城市选址 的良好区位。如,宜宾、重庆、武汉。
14
15
河流与聚落
1、河流的供水功能与城市区位: 城市是人口集聚的大型聚落,又是工业活动集中的 地方,每天需要
大量的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河流的供水功能吸引城市临河分布。随着 城市的发展,某些没有大河的城市往往面临着严重的缺水问题,城市发 展受到限制。如我国华北地区城市的分布。 2、河流的运输功能与城市区位:
此外,我们还不难发现:降水较多地区,如中国南方屋顶出檐长, 可以使屋顶过多的雨水下泄时“射程”远,有利于保护墙下不被雨水冲 蚀;而降水较少地区,如中国北方屋顶出檐较短,因为他们无雨多之忧。 从屋檐口看,我国南方屋檐口向外挑出很多,这既能避雨,又能遮阳之 功效;而我国北方屋檐口向外挑出较少,也因无多雨之患。
自然环境对聚落的影响
气候与聚落 地形与聚落 河流与聚落
1
2
气温(气候)与聚落
气温高的地区,聚落地区墙壁较薄,房间较大,窗户较小,从而达 到防暑的效果;气温低的地区,聚落地区墙壁较厚,房间较小。
再就合院式民居而言,中国北方多为分散式,南方多为聚合式,因 为东北、华北气候寒冷,冬天日照角度小,为了争取较多的阳光,故分 散房屋,加大院子,以增加阳光接触面,延长日照时间,并且很注重房 屋的朝向(多为座北朝南),而到了长江流域与华南地区,光热充裕, 为减少日照,故合院采用聚合式,中庭狭小,以便遮阴,南方地区的房 屋朝向也较乱。
20
地形
聚
气候
落
河流
自然因素
的
水源
影
土壤
响
自然资源
因
社会经济 因素
交
通
素
风俗习惯
生产方式
政治、军事等
聚 落 位置 的 形态 特 规模 征
21
新疆特克斯八卦城
22
风水学在中国文化中是一门源远流长的学问。其中目的是教导民众,在 山河大地之间,挑选一处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并利用此环境,积极奋斗, 努力不懈,进而使长居此地的人们健康、平安又兴旺成功。虽然经过时间演 化,有迷信成分,但里面却包含着中国古代朴素地理学的思想。
8
案例一
A
B
思考: 图A、B中,哪个是北方平原地区的聚落,哪个是
南方丘陵地区的聚落?试从地形角度分析两种聚
落差异及形成的主要原因。(提示:从人口数量、
形态、规模等方面考虑)
9
案例一
地形 北方平原 平坦广阔 南方丘陵 复杂
人口 多 少
形态
团聚式 棋盘式
分散
聚落规模 大 小 10
案例二 丽江古城
合作探究:1、为什么丽江古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5
6
苗族吊脚楼
7
地形与聚落
地形对聚落形态的影响:在不同地区聚 落的规模不同,在北方的平原地区,地形平坦, 村落的规模一般较大,呈团聚型和棋盘式的格 局.聚落的人口比较多.在南方山地丘陵区,地 形复杂,山区聚落多分布于山间盆地,分布比 较稀疏,村落的规模一般都比较小,空间分布 相对分散,人口也比较少.
3)河流的入海口处(河口处):河口处由于上可以与全河流 相通,下可以转向大海外,所以不少河口处的港口城市成为全流域 的最大城市。如上海、广州等。
4)过河点位置:即河流上的过河渡口,以及架桥过河的地方, 也是人流物流的集散地,有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此外,古代城市建设比较重视军事防卫。许多城市都选择有利 于安全防卫的地形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