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公民权利课时练习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评价:__________一、单选题1.张先生在一家网红餐厅吃饭时发现餐厅服务员拿着手机拍录大家吃饭的视频进行直播,以达到宣传和招揽生意的目的,张先生立即与店家进行交涉。
下列有助于张先生交涉成功的法律依据有( )①公民要有规则意识②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③权利行使要有界限④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A. ①③B. ②④C. ①④D. ②③2.2019年3月30日,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发生森林火灾,31名救火英雄遇难。
在网上的一片悼念痛惜声中,有一位网民却发表了一些诋毁烈士的不人道言论。
目前公然侮辱英雄的这位网民已被绳之以法。
这说明()①公民的言论自由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②公民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③言论自由在网上不应受到限制④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行使权利要有界限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②③3.2018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 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教育投入继续向困难地区和薄弱环节倾斜。
切实降低农村学生辍学率,抓紧消除城镇“大班额”,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问题。
可是八年级学生小辉学习成绩不太理想,总觉得读书没有前途,还不如去打工挣钱,于是萌生了辍学的念头。
对此,我们应该认识到()A. 上学是个苦差事,还是打工轻松些B. 受教育是小辉的权利,放弃是他的自由C. 既然读书无望,早点打工也是不错的选择D. 中学生要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4.公民享有一项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也是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先决条件。
这项权利指公民拥有的()A. 人身自由权B. 政治权利和自由C. 社会经济权利D. 社会文化权利5.某校为了提高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的兴趣,举行了“权利知识知多少”竞赛活动。
下面是四位同学对有关权利的认识,说法错误的是()A. 甲同学:“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形式。
”B. 乙同学:“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是我国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C. 丙同学:“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D. 丁同学:“受教育权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6.熊某以搞资本运作连锁销售为名,盅惑刘某等11人出资加入。
刘某等人发现上当受骗后,多次找到熊某想要回投资的钱,但均遭拒绝。
于是,刘某等人强行闯入熊某住房并将其控制在其房内,不让离开。
期间,刘某等人还多次对熊某进行殴打、威胁、造成其头部、手臂产、背部等多处软组织挫伤。
事后,刘某等人因犯非法拘禁罪分别被判处一年到一年三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
在此案中()①熊某侵犯了他的财产权②刘某等人有良好的维权意识③刘某等人侵犯了他人的人身自由④刘某等人因犯罪承担了民事责任A. ①②B. ①③C. ③④D. ②③7.下列对权利关系表示正确的是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8.宜昌市教育局《关于义务教育学校进一步落实课程计划规范办学行为的通知》中规定:学校应控制学生在校时间、作业量,保障学生在校期间每天至少参加1小时的体育活动。
此规定有利于保障学生的()A. 人格尊严权B. 生命健康权C. 名誉权 D. 肖像权9.从2019年1月1日起,我国首部电子商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正式实施。
新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收集使用其用户的个人信息,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这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的()A. 姓名权B. 肖像权C. 名誉权 D. 隐私权10.对“法律之内完全自由,法律之外没有民主”的理解正确的是()①公民在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时,必须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②公民只有严格依法办事,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民主权利③自由和民主是矛盾的,两者不可能共同存在④公民个人的权利和自由要得到切实保障和充分实现,就必须尊重和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A. ①③④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二、材料分析题11.某中学就学生受到侵害后采取什么措施,对65名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其结果统计如下:受到侵害后采取的措施忍气吞声事后找人报复非法找人“私了”依法维权具体人数18人10人7人30人(1)问卷调查的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2)当自己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你会怎样做?(3)你觉得学校可以采用哪些方式、活动解决表格中存在的问题?12.情景一:小明发现自己所在的社区在环境卫生、安全防范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和隐患,于是就给所属的社区委员会提了几条合理化建议。
情景二:小郑家庭困难,在没有申请营业执照的情况下,就在家里开起了百货超市。
情景三:小丽从小一直爱好写作,于是有一天向报社投了一篇稿子,结果得到了100元的报筹情景四:小李因为朋友小孙欠了自己3万元钱多年不还,于是把小孙绑架到自己家里关了两天,要求小孙家人拿钱赎人(1)请指出以上四个情境中,哪些是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行为、哪些是没有依法行使公民权利的行为?(2)我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请列举两个)(3)你为公民在行使自己自由和权利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13.【政治权利依法行使】材料一: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政治生活越来越民主、公开、透明。
作为国家的主人,关心国家事务,参与国家管理,既是我们的权利,也是我们对国家的责任。
材料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消除贫困,改善民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围绕推进扶贫开发这一问题,某人大代表开通了“fupinkaifa”微信公众号,听民声、集民智,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和参与,他们纷纷留言。
(1)网友向人大代表反映问题是在行使哪些政治权利?这样做有什么意义?(2)网友应该怎样正确行使这些权利?14.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务院印发《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进一步系统性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强化政策供给,突破发展瓶颈,充分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潜能,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1)材料一中的措施有利于更好地保障公民的哪些权利?它们对于公民个人来说有何积极意义?材料二: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决定从2016年起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对此,财政部、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已全面普及,2017年将对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全部实行“两免一补”政策。
(2)材料二中的措施有利于更好地保障公民的什么权利?(3)国务院为什么要采取上述措施更好地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15.以下是某班“法律伴我行”的主题班会课大家收集到的一些案例,请你帮忙分析一下。
①②③④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 A2.【答案】 C3.【答案】 D4.【答案】 A5.【答案】B6.【答案】 B7.【答案】 D8.【答案】 B9.【答案】 D 10.【答案】C二、材料分析题11.(1)有的同学维权意识不强、维权方式不正确。
(2)当我们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
常见的消费、劳动争议和交通事故纠纷等,可以通过协商、调解解决他人或组织之间发生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争议时,可申请仲裁;也可通过诉讼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法律知识讲座、板报宣传、法律知识竞赛、班会课教育等形式。
12.(1)情景一、情景三是正确行使权利;情景二、情景四行使权利不得当。
(2)①政治权利和自由。
②人身自由权利。
③社会经济权利。
④平等权。
⑤宗教信仰自由。
⑥教育、科技、文化权利和自由。
⑦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
(3)①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③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13.(1)监督权。
公民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要在法律允许的范问围内正确行使;公民行使监督权利时,应当实事答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如实反映情况;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也不能贴大字报、聚众闹事。
14. (1)有利于更好地保障公民的劳动权和文化权利;劳动权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它既可以保障公民合理的生活水平,实现自身价值,也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
文化权利有利于人民从事创造性工作。
(2)受教育权;(3)因为这一权利既能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又能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15. ①名誉权。
②隐私权。
③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④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