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中图文转换专题训练1.(2019•浙江)阅读下面某社区“红色议事厅”工作流程图,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注】两代表一委员: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1)用一句话概括“红色议事厅”工作职能,不超过15个字。
(2)从“为老百姓办实事”角度评价“红色议事厅”工作机制。
要求:体现流程图主要内容,语言简明、准确,不超过80字。
【答案】(1)联系相关各方,协商解决难事。
(2)“红色议事厅”工作很实在。
①难事来自民意,很务实;②协调相关部门、人员解决难事,很切实;③既有“两代表一委员”监督,又有群众反馈及回访,能落实。
【解析】【分析】(1)由流程图可知红色议事厅的主要职责是联系相关各方,协商解决难事。
(2)本题要求,从“为老百姓办实事的角度”评价红色议事厅工作机制。
从红色议事厅处理的难事来源可知,红色议事厅处理的难事来自民意,工作很务实;从对事件的处理来看,红色议事厅负责协调相关部门和人员解决难事,工作很切实;从红色议事厅的监督机制来看,既有两代表一委员的监督,又有群众反馈及回访,能落实;据此可以评价红色议事厅的工作机制——工作很实在。
故答案为:⑴联系相关各方,协商解决难事。
⑵“红色议事厅”工作很实在。
①难事来自民意,很务实;②协调相关部门、人员解决难事,很切实;③既有“两代表一委员”监督,又有群众反馈及回访,能落实。
【点评】⑴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以及概括分析图表的能力。
具体考查流程图。
解答此类题目,先确定叙述顺序,方框里的词语不能被遗漏,注意箭头走向,不能违背这一顺序,若横线上出现词语,属于概念间(环节间)发生关系的方式,不能遗漏,适当增补字词以便衔接连贯。
读懂流程图之后按照题干要求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特点。
(2)本题考查对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根据题中图文信息可知:社区工作室负责民意收集,容易的事情尽快办理,难事交给红色议事厅。
红色议事厅协调相关部门合力落实。
落实之后要进行反馈及满意度回访。
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按区域指定一位监督人对红色议事厅进行监督。
理解概括得出相关信息后,要根据题干要求进行作答。
2.阅读下面漫画材料,根据要求答题。
(1)请用简明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________。
(不超过20字)(2)简述漫画的寓意:________。
(不超过50字)【答案】(1)一名男子眼睛盯着手机,手拄拐杖,在盲道上行走(2)眼睛用来看手机而不看脚下的路,讽刺现代社会沉迷于手机的虚拟世界,不脚踏实地走脚下路的人【解析】【分析】(1)解答时需要先弄清画面主体,仔细研究漫画,可确定答案的关键词为“一个男子”“手机”“拐杖”“盲道”“眼睛”等,然后再描述画面内容:一名男子眼睛盯着手机,手拄拐杖,在盲道上行走。
(2)可在第一问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年轻人对于手机沉迷的现象分析得出。
画面上年轻男子沉迷手机,不是盲人,却只能借助拐杖走盲道,已经形同盲人,讽刺了现实社会人们痴迷手机的现象,也讽刺了沉迷于虚拟世界不能脚踏实地的人。
故答案为:⑴一名男子眼睛盯着手机,手拄拐杖,在盲道上行走⑵眼睛用来看手机而不看脚下的路,讽刺现代社会沉迷于手机的虚拟世界,不脚踏实地走脚下路的人【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描述漫画内容、探究漫画寓意的能力。
此类题要求用概括性的语言,揭示漫画主题,指出漫画的弦外之音,概括漫画给人的思考和警示。
首先要认真细致的观察画面的内容,找出其讽刺、颂扬的对象或行为(有标题的,一般多是标题)。
⑵要注意:画面的形象主体不一定是讽刺或颂扬的对象,要学会由“实”及“虚”,由表及里。
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
3.根据下面的漫画,按照要求答题。
(1)请根据漫画的寓意起一个标题。
(不超过10个字,不能以“无题”为题)(2)请对漫画中反映出的社会现象谈谈自己的看法,不少于80字。
【答案】(1)“如此驭儿”(2)父母教育子女,要引导孩子树立远大理想,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而不能把父母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解析】【分析】(1)本题漫画的主题是一个背着书包的孩子,书包上面坐着的是孩子的父母,父母手中牵着缰绳,驾驭着孩子前进的方向。
根据图片内容,可以给这幅漫画拟题为“如此驭儿”,或者“无题”。
(2)理解漫画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象,也就是漫画的寓意,首先要看懂漫画的内容,根据漫画的内容理解漫画揭示的社会现象。
而针对漫画揭示的社会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要紧扣漫画揭示的社会现象,说说自己的看法,看法要针对性,还要明确自己的观点。
本题漫画反映的社会现象是:父母掌握着孩子的前进的方向,从而给孩子带来更加沉重的负担。
因而,我们认为:父母教育子女,要引导孩子树立远大理想,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而不能把父母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故答案为:⑴“如此驭儿”⑵父母教育子女,要引导孩子树立远大理想,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而不能把父母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点评】⑴此题考查把握漫画的能力。
画面内容用说明性文字表达,言简意赅按照一定次序描述。
一般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寓意一般是讽刺或者揭露社会现实中某些方面。
⑵本题考查学生描述漫画内容、探究漫画寓意的能力。
此类题要求用概括性的语言,揭示漫画主题,指出漫画的弦外之音,概括漫画给人的思考和警示。
首先要认真细致的观察画面的内容,找出其讽刺、颂扬的对象或行为(有标题的,一般多是标题)。
要注意:画面的形象主体不一定是讽刺或颂扬的对象,要学会由“实”及“虚”,由表及里。
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
4.欣赏下面这幅漫画,回答提出的问题。
(1)为这幅漫画拟一个标题。
不超过8个字。
(2)写出这幅漫画的寓意。
不超过30字。
【答案】(1)一个萝卜多(或“三”、“几”)个坑(“不安分的萝卜”)(2)讽刺了社会上一些人热衷于搞兼职而无心于本职工作的现象。
【解析】【分析】漫画中的萝卜虽只有一个,但从下面的坑可知,萝卜却有多处兼职,联系社会现实及热点问题,很容易联想到社会上那些不安心本职工作而搞兼职的现象,从而起到了讽刺效果。
漫画的标题,要具有幽默讽刺效果,可用形象性的语言概括。
故答案为:⑴一个萝卜多(或“三”、“几”)个坑(“不安分的萝卜”)⑵讽刺了社会上一些人热衷于搞兼职而无心于本职工作的现象。
【点评】本题是图文转换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认真阅读漫画,明确漫画内容,最后根据题目要求对漫画进行描述,然后运用恰当的语言对漫画进行进行表述。
5.阅读下面的材料和配图,按要求回答问题。
“倒U曲线”,又称库兹涅茨曲线,是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于1955年提出的收入分配状况随经济发展过程而变化的曲线,是发展经济学中重要的概念。
在心理学中也存在许多“倒U 曲线”,下图是根据重复次数与效果之间关系形成的“倒U曲线”图。
(1)请你依据上图,概括出效果曲线图的特点。
要求:语言连贯,不超过50个字。
(2)我们在生活、学习过程中,都经历过父母或老师“苦口婆心”的说服教育,假如你正面对一位“苦口婆心”教育自己孩子的母亲,你想对这位母亲说点什么?要求: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不超过80个字。
【答案】(1)重复的效果先随重复的次数的增加而上升,到了一定程度之后,随重复次数的增加而下降。
(2)作为一个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更优秀,您教育孩子也可以理解。
但是,如果在孩子面前反反复复地说,把“教育”变成“唠叨”后,效果反而会不好。
【解析】【分析】⑴此题考核图文转换的能力,要求分析统计图表,分析统计表注意统计表的名称,表头列出的项目,表格中的极值和表现出来的趋势等。
通过表格中的数字和所给的题干要求得到判断,此题首先要求概括内容,注意抓住两个坐标轴“重复的次数”和“效果”的关系分析。
⑵此题注意题干中的“苦口婆心”和前面的概括结果“重复的次数到一定阶段效果会降低”,然后提出建议:不要把“教育”变“唠叨”。
故答案为:⑴重复的效果先随重复的次数的增加而上升,到了一定程度之后,随重复次数的增加而下降。
⑵作为一个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更优秀,您教育孩子也可以理解。
但是,如果在孩子面前反反复复地说,把“教育”变成“唠叨”后,效果反而会不好。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综合性学习的能力。
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
解答此题时,一要观察清楚图表上的内容,二要读清楚题目的要求。
这类题目解答时用语一定要简洁、连贯、准确。
做题时注意图片中的曲线的变化。
(2)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和综合性学习的能力。
劝说别人要合情合理,委婉,使人容易接受。
这道题内容上要注意说明反复说教及效果不好,语气要委婉,语句要通顺。
6.阅读下面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A. 人要学会满足,不可贪得无厌。
B. 通过换位思考,我们才能真正达成理解和一致。
C. 价值的标尺永恒,人的选择却各有不同。
D. 人自身的高度决定了他采用什么样的标准进行判断。
【答案】 D【解析】【分析】根据画面以及对话“不算高吧”“很高”等可知,两个人因为所处高度不同,所以看同样的刻度而有不同的判断。
故选D。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描述漫画内容、探究漫画寓意的能力。
此类题要求用概括性的语言,揭示漫画主题,指出漫画的弦外之音,概括漫画给人的思考和警示。
首先要认真细致的观察画面的内容,找出其讽刺、颂扬的对象或行为(有标题的,一般多是标题)。
要注意:画面的形象主体不一定是讽刺或颂扬的对象,要学会由“实”及“虚”,由表及里。
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
7.下面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会徽,请写出其中3个构图要素(BEIJING Candidate City除外),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90个字。
【答案】构图要素:该标志以中国书法“冬”字、滑雪人物、滑道式样的数字2022、奥运五环图案为设计元素。
寓意:①以中国书法“冬”字为主体,传递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②滑雪人物的运动形态展现了冬季运动的活力与激情。
③滑道式样的数字2022,生动自然,点名举办时间。
④标识的下方则是国际奥委会的五环标识,奥运五环色彩彰显动感、时尚和现代,并凸显奥林匹克精神。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图文转换的图标题,此类试题一般通过分析图标中的文字、数字、字母的组合和线条、图形的变化来推出其包含的寓意。
分析时一定要紧密结合题干“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会徽”,以此作为切入点,进行分析。
北京冬奥申办标识以汉字“冬”为主题,将抽象的滑道、冰雪运动形态与书法巧妙结合,人书一体,天人合一;冬字下方两点顺势融为2022,生动自然。
冬奥申委在解读设计理念时说,标识既展现了冬季运动的活力与激情,更传递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运用奥运五环色彩彰显动感、时尚与现代,中国文化、体育和奥林匹克精神实现完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