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

7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就是一个人能够做到客观 刺激与主观反映保持一个平衡的、 刺激与主观反映保持一个平衡的、恰 当的状态,能够做到内外协调统一, 当的状态,能够做到内外协调统一, 并且适应和发展的过程。 并且适应和发展的过程。
8
(二)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理解
以什么作为心理健康的标志, 以什么作为心理健康的标志,怎样 才算是心理健康, 才算是心理健康,这是一个比较复杂 的问题。当前,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 的问题。当前,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 在学术界众说纷纭,所谓仁者见仁, 在学术界众说纷纭,所谓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智者见智。
14
6、 不背离社会行为规范 , 在一定程度上能实现个 、 不背离社会行为规范, 人动机并使合理要求获得满足; 人动机并使合理要求获得满足; 心理健康的人,应与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 心理健康的人 , 应与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 , 认识社 了解社会,使自己的思想、信念、 会 , 了解社会 , 使自己的思想 、 信念 、 目标和行动 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协调一 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如果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矛盾和冲突, 致 。 如果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矛盾和冲突 , 应及时调节,修正或放弃自己的计划和行动, 应及时调节 , 修正或放弃自己的计划和行动 , 顺历 史潮流而行,而不是逃避现实,悲观失望, 史潮流而行 , 而不是逃避现实 , 悲观失望 , 或妄自 尊大、一意孤行,逆历史潮流而动。 尊大、一意孤行,逆历史潮流而动。
12
4、社会适应,主要是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 、社会适应, 协调; 协调; 人际关系和谐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 人际关系和谐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也是 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之一。人际关系和 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之一。 谐具体表现为:在人际交往中,心理相容, 谐具体表现为:在人际交往中,心理相容, 互相接纳、尊重,而不是心理相克, 互相接纳、尊重,而不是心理相克,相互排 贬低;对人情感真诚、善良, 斥、贬低;对人情感真诚、善良,而不是冷 漠无情、施虐、害人;以集体利益为重, 漠无情、施虐、害人;以集体利益为重,关 心、奉献,而不是私字当头,损人利己,等 奉献,而不是私字当头,损人利己, 等。
13
5、行为反映适度,不过敏,不迟钝,与刺 、行为反映适度,不过敏,不迟钝, 激情境相适应; 激情境相适应; 反应适度是意志健全的主要组成部分, 反应适度是意志健全的主要组成部分 , 也 是心理健康的外在表现之一。 是心理健康的外在表现之一 。 反应适度说 明人的行为表现协调有度, 主要表现为: 明人的行为表现协调有度 , 主要表现为 : 意识和行为一致, 即言行一致; 意识和行为一致 , 即言行一致 ; 为人处世 合情合理, 灵活变通; 合情合理 , 灵活变通 ; 在相同或相类似情 境下, 行为反应符合情境, 既不过分, 也 境下 , 行为反应符合情境 , 既不过分 , 不突然。 不突然。
5
有一位女孩子. 例:有一位女孩子.她天生就是一个小儿麻痹 患者,且无法说话。但是, 患者,且无法说话。但是,她却凭着坚强的毅 在美国拿到了艺术博士。 力,在美国拿到了艺术博士。 一次,她应邀到一个场合演“ 一次,她应邀到一个场合演“写”(不能讲话 的她必须以笔代口),会后一个学生当众问她: 的她必须以笔代口),会后一个学生当众问她: ),会后一个学生当众问她 你从小就长成这个样子, “你从小就长成这个样子,请问你怎么看你自 你都没有怨恨吗? 己?你都没有怨恨吗?”这个无心但尖锐的问题 让在场的人无不捏一把冷汗, 让在场的人无不捏一把冷汗,担心会深深地伤 害她。 害她。 只见她回过头。用粉笔在黑板上吃力地写下: 只见她回过头。用粉笔在黑板上吃力地写下: 我怎么看自己? 这几个大字。 “我怎么看自己?”这几个大字。
11
3、情绪稳定、积极与情境适应; 、情绪稳定、积极与情境适应; 指情绪发生是由适当的原因所引起; 指情绪发生是由适当的原因所引起 ; 情绪的 持续时间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持续时间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 情绪 活动的主流是愉快的、 欢乐的、 稳定的。 活动的主流是愉快的 、 欢乐的 、 稳定的 。 有 人认为, 人认为 , 快乐表示心理健康如同体温表示身 体健康一样的准确。 一个人的情绪适中, 体健康一样的准确 。 一个人的情绪适中 , 就 会使整个心身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 会使整个心身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 , 对一切 充满信心和希望。 充满信心和希望。
18
常见的心理障碍及其表现
狭隘。(一般的狭隘只是性格弱点, 。(一般的狭隘只是性格弱点 1.狭隘。(一般的狭隘只是性格弱点,但 严重的狭隘则是一种心理病态)。心胸狭窄, )。心胸狭窄 严重的狭隘则是一种心理病态)。心胸狭窄, 表现在对人对事斤斤计较, 表现在对人对事斤斤计较,常为细小得失耗 费大量精力,并为之烦恼苦闷, 费大量精力,并为之烦恼苦闷,甚至耿耿于 不能自解。不能承受任何刺激, 怀,不能自解。不能承受任何刺激,稍不顺 心就闷闷不乐,陷于苦恼之中。遇事好猜疑, 心就闷闷不乐,陷于苦恼之中。遇事好猜疑, 整天疑神疑鬼,并且无根据地牵强附会, 整天疑神疑鬼,并且无根据地牵强附会,好 钻牛角尖。 钻牛角尖。
17
心理障碍(问题) 心理障碍(问题)程度划分 心理障碍也象我们平时感冒一样分轻度、 心理障碍也象我们平时感冒一样分轻度、 中度和重度。 中度和重度。 轻度的可能通过自我调整一下( 轻度的可能通过自我调整一下(喝点姜汤 出点汗)就好了,如自我调整、 出点汗)就好了,如自我调整、找朋友倾 诉等; 诉等; 中度的可能需要吃点药调理一下才能好; 中度的可能需要吃点药调理一下才能好; 或向专业咨询人员咨询; 或向专业咨询人员咨询; 重度的就需要心理医师的治疗了。 重度的就需要心理医师的治疗了。
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与指导
20102010-7-16
1
关注学生的心灵 聆听学生的心声
2
内 容 提 要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特点 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和调节
3
您觉得自己健康吗? 您觉得自己健康吗?
有一个意味深长的比喻, 有一个意味深长的比喻,人生就像一串阿拉伯 数字,10000 要使这一大串 要使这一大串“ 有意义 有意义, 数字,10000……要使这一大串“0”有意义,必须有 个前提条件,就是“ 必须健康地站着 这个“ 必须健康地站着, 个前提条件,就是“1”必须健康地站着,这个“1” 是什么?就是你自己!你健康地站着,后面的“0” 是什么?就是你自己!你健康地站着,后面的“ 才是真实的存在。 才是真实的存在。
16
(三)什么是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一词是近年来才提出来的,过去一 心理障碍”一词是近年来才提出来的, 般都称之为心理疾病、心理病态或病态心理。 般都称之为心理疾病、心理病态或病态心理。 都是在心理活动过程中发生某种障碍所造成的。 都是在心理活动过程中发生某种障碍所造成的。 这些心理障碍一旦出现,如不及时排除或疏解, 这些心理障碍一旦出现,如不及时排除或疏解, 就会酿成心理疾病或心理变态。 就会酿成心理疾病或心理变态。这种心理障碍 虽然摸不着、看不见,但可以从人的思想、 虽然摸不着、看不见,但可以从人的思想、行 为中反映出来,并且影响着一个人正常的生活、 为中反映出来,并且影响着一个人正常的生活、 工作、学习与人际交往等等。 工作、学习与人际交往等等。
6
我好可爱! 我的腿很长很美! 一、我好可爱! 二、我的腿很长很美! 爸爸妈妈这么爱我! 我会写稿! 三、爸爸妈妈这么爱我! 四、我会写稿! 我会画画! 五、我会画画! 我有只可爱的猫! 还有…… 六、我有只可爱的猫! 七、还有 她又回过头来静静地看着大家,再回过头去, 她又回过头来静静地看着大家,再回过头去, 在黑板上写下了她的结论: 我只看我所有的, 在黑板上写下了她的结论:“我只看我所有的, 不看我所没有的。 众人安静了几秒钟后, 不看我所没有的。”……众人安静了几秒钟后, 众人安静了几秒钟后 一下子,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许多人 一下子,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许多人 因为她的乐观与经历而得到激励。 因为她的乐观与经历而得到激励。这个乐观的 患者就是美国南加州艺术博士, 患者就是美国南加州艺术博士,在台湾开过多 次画展的黄美廉女士。 次画展的黄美廉女士。
拥有健康并不意味着拥有一切, 拥有健康并不意味着拥有一切, 失去健康则意味着失去一切! 失去健康则意味着失去一切!
4
一、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
(一)健康新概念 1946年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 (WHO)在其 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世界 卫生组织宪章》中提出: 卫生组织宪章》中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 病和病态(虚弱现象) 病和病态(虚弱现象),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 体上、心理上、社会上完全安好的状态。 体上、心理上、社会上完全安好的状态。 1989年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进行了重 新定义,定义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身体健 新定义,定义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道德健康。 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道德健康。
10
2、心理与行为特点与生理年龄基本相符; 、心理与行为特点与生理年龄基本相符; 人的一生包括不同年龄阶段, 人的一生包括不同年龄阶段 , 每一年龄阶 段其心理发展都表现出相应的质的特征, 段其心理发展都表现出相应的质的特征 , 称为心理年龄特征。 称为心理年龄特征 。 一个人心理行为的发 总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变化的。 展 , 总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变化的 。 如果一个人的认识、 情感和言语举止等心 如果一个人的认识 、 理行为表现基本符合他的年龄特征, 理行为表现基本符合他的年龄特征 , 是心 理健康的表现; 理健康的表现 ; 如果严重偏离相应的年龄 特征, 发展严重滞后或超前, 特征 , 发展严重滞后或超前 , 则是行为异 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常、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15
7、人格统一 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 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人格的各种特征不 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机结合成相互联系的整体, 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机结合成相互联系的整体,对 人的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 人的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如果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 协调,人的行为就是正常的;如果失调, 协调,人的行为就是正常的;如果失调,就会造成人 格分裂,产生不正常的行为。 格分裂,产生不正常的行为。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是 人格分裂的表现。一个人的人格一经形成, 人格分裂的表现。一个人的人格一经形成,就具有相 对稳定的特点,因此,形成一个统一的、 对稳定的特点,因此,形成一个统一的、协调的人格 和形成一个残缺的、失调的人格, 和形成一个残缺的、失调的人格,其性质对心理发展 和精神表现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 和精神表现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 自我意识与自我实际基本相符, 理想我” 8 、 自我意识与自我实际基本相符 , “ 理想我 ” 和 现实我”之间差距不大。 “现实我”之间差距不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