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阅读题专项练习

(完整版)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阅读题专项练习

(一)荷花(片段)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荷叶挨挨(áiāi)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ɡǔ ɡū)朵儿,看起来(bǎo zhànɡ)得马上要pò liè似(sìshì)的。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用“√”表示)(3分)2、在文中拼音后的横线上写相应的词语。

(2分)3、照样子写词语。

(4分)碧绿一个个4、用“”画出文中写荷叶的句子,然后填空:这句话把比作。

这句话写出了荷叶和的特点,可以分别从“” 、“”等词看出。

(6分)(二)勤学好问的祖冲之①一千五百年前,有个孩子叫祖冲之。

他勤学好问,有一股子钻劲。

②一天,和几个孩子玩耍时,看着星星,他忽然想起一个问题:“怎么今天没有月亮呢?”③“今天是哪一天?”一个孩子问他。

④祖冲之连忙答道:“六月二十二日啊。

”⑤“我爸爸说,十五日月圆,二十二半夜见半圆。

”⑥祖冲之觉得很有趣。

他好奇地问祖父□爷爷□为什么每月十五的月亮一定会圆呢□⑦祖父摸摸小冲之的头,笑道:“孩子,我搞的是建筑工程,对天文懂得不多啊,好在我们家里历法书很多,我找几本给你读读吧。

”⑧有一天,祖冲之读东汉天文学家张衡的著作《灵宪(xiàn)》大有收获,他睁着明亮的眼睛对祖父说:“我懂了,十五日傍晚,红日西沉,明月东升,日在西,月在东,太阳正好照着月亮。

我们从地上看月亮,看的是有光的半面,所以月亮是圆的……”⑨爷爷捋(lǚ)着胡须,又惊又喜地说:“我的小孙孙,你从小就这样用功,钻研学问,长大定成大器。

”说完,乐呵呵地笑着,眼里充满对孙子的无限希望。

⑩事实正像祖父预言的那样,祖冲之成了一位著名的天文学家。

不仅如此,他对圆周率(lǜ)的研究,更是超越前人,在数学史上放射着灿烂的光辉。

1、在第⑥自然段□处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3分)2、“大器”在词典中的解释有两种,请根据上下文,在你认为合适的意思后打“√”(2分)①古代指钟鼎(dǐnɡ)等宝物。

()②比喻有很高的才能、能干大事业的人。

()(一)庐山的云雾(片段)(7分)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

那些笼(照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rónɡyónɡ)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jìxì )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

云雾弥(míní)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1.请用“/”划掉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或字。

(2分)2.短文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请用“”画下来。

(1分)3.文中画“”的句子将“山头的云雾比作________________”,把“半山的云雾比作_____________”。

请你也用“……像……”写一个比喻句。

(2+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一次“考试”(16分)① 晚上,我们全家人坐在门前的院子里乘凉。

爸爸手里拿着一把蒲扇,慢慢地摇动着。

忽然,爸爸停下扇子,笑着对我说:“小林。

来,我考你几个问题。

回答不但要正确,而且要快,好吗?”“好!”我想,自己已经上六年级了,爸爸的小问题还能难倒我吗?②爸爸说:“一斤棉花和一斤铁哪个重?”我眼皮一翻,便高声回答:”“当然是铁重啦!”“哈哈……”一旁的妈妈、哥哥还有其他人都笑起来。

我一愣,怎么?难道棉花还会比铁重?我正犹豫,爸爸又说:“注意,我问的是一斤棉花和一斤铁哪个重?”爸爸把“一斤”两个字说得特别响。

我连忙擦汗,改口说一样重坐在一旁的妈妈说对了要听清楚问题③爸爸又考我:“那么一立方米的棉花和一立方米的铁哪个重?”这次我特别听清楚了“一立方米”几个字,连忙说:“一样重!””哈哈……”大家又一次笑了。

我脸发热,汗珠子直冒,抓了抓头,恍然大悟到:“哦,对了,这回是铁重!”④在一旁的哥哥也来考我了:”一斤棉花和一斤铁哪个体积大?”我吸取了上两次的教训,琢磨了一会儿,满有把握地说:“棉花的体积大!”“为什么?”爸爸紧追着问。

“因为棉花轻,一斤的体积就很大很大,铁却很重,一斤只有一小块,当然小啦!”大家一听都满意的笑了。

⑤这时,爸爸一面摇着扇子,一面语气平静的说:“()遇到什么问题,()要认认真真的思考;()是很容易的,()应该好好地想一想,否则就会闹出笑话来。

”爸爸说的有道理,我点头笑了。

1.在第二自然段的空白处中加上标点。

(3分)2.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2分)模糊——()错误——()3.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入第五自然段的括号中。

(2分)既然……就……即使……也……无论……都……虽然……但是……4.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4分)。

恍然大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琢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第二自然段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6.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写出你的感受。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我会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1分)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荷叶()的,像一个个()的大圆盘。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1.我会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4分)2.第一自然段共有()句话。

从第()句到()句,写了荷花开花时的三种不同形状。

描写荷叶的句子是第()句。

(3分)3.我能在文中找出三个描写颜色的词语、。

(3分)4.我能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1分)(二)、阅读下面的短文,并完成问题。

(11分)有一种鸟,长得并不美丽,飞翔的本领也并不高超,但它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就是会啄食躲在树干里的害虫,这种鸟叫啄木鸟。

啄木鸟能啄食躲在树干里的害虫,主要靠它有一张长长的大嘴。

这张大嘴是棱角形的,像一把锋利的凿子,能在树干上凿洞。

它又有一个长长的舌头,特别是舌头的尖端有一个倒钩,舌头伸出去能将隐蔽在树干深处的虫儿钩出来。

除了这张嘴外,啄木鸟还有另外一些特点:它的脚有四个足趾,能前后分开,容易攀牢在树上;它的尾巴很坚硬,它在树上凿孔时,就利用这坚硬的尾巴撑住树干,像坐在椅子上一样平稳。

啄木鸟正是因为有这样特殊的身体结构,所以啄虫的本领很大。

1、给短文加一个恰当的题目,写在上面的横线上。

(2分)2、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4分)特别()顽强()隐蔽()锐利()3、我知道“这张大嘴是棱角形的,像一把锋利的凿子,能在树干上凿洞。

”这句话是句,把比作。

(3分)4、找出能概括这篇短文意思的一个句子(文章的中心句),用“”画出来。

(2分)阅读理解。

(21分)(一)庐山的云雾(片断)(9分)庐山的云雾千(资姿)百态。

那些(笼茏)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带)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

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暮幕)。

1.用“\”画去括号里用得不恰当的字。

(2分)2.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请用“——”画出来。

(1分)3.“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

” (2分)这句话把比作。

4.这段话写出了庐山不同地方云雾的____________。

作者是按山头→()→()→()的顺序写的。

(4分)(二) 金色的草地(12分)蒲公英成熟的时候,这是我和弟弟最开心的日子。

常常是这样,我们随便到什么地方去狩猎(shòuliè)——他在前面,我跟在他后面。

“谢廖(liào)沙!”我一本正经地喊他,等他回过头来,我便把蒲公英的绒毛吹到他脸上。

于是他也开始窥伺(kuīsì)我,假装打呵欠似的也把蒲公英的绒毛朝我脸上吹。

我们总是为了寻开心,揪掉这些不引人注意的小花。

但是有一次,我有了一个新发现。

我们住在乡下,窗前就是一片草地。

许许多多的蒲公英正在开放,这片草地就变成金黄色的了。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

快到中午的时候,我返回家来,整个草地又都变成了金色。

我开始注意观察,傍晚时草地又变绿了。

我便来到草地,找到一朵蒲公英。

原来它的花瓣都合拢了。

就像我们的手,手掌花朵张开时它是黄颜色的,要是攥成拳头,黄色就包住了。

清晨,太阳升上来,我看到蒲公英张开了自己的手掌,因此,草地也就变成金色的了。

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花的一种。

因为它和我们孩子们一起睡觉,也和我们一起起床。

1. 这片草地出现在哪里?请用“”画出相关的句子。

(1分)2. 除了草地,还有什么也是“金色”的?(2分)金色的金色的3. 草地变颜色的原因,你读明白了吗?填一填。

(3分)早晨,,所以草地是色的。

中午,,所以草地是色的。

傍晚,,所以草地是色的。

4. “因为它和我们孩子们一起睡觉,也和我们一起起床。

”这句话中的“它”指。

句子采用了的修辞手法,“睡觉”是指它,起床是指它。

(4分)阅读与理解。

(11+11=22分)短文1:(一)翻越远方的大山(片段)2004年5月8日,国际田联大奖赛在日本大阪举行,我久久等待的那一天终于到来了。

我跑出了了13秒06的成绩,打破了自己当初创造的13秒12的亚洲纪录,第一次让约翰逊看到了我的背影。

在数万观众的呐喊声中,我有点迷糊:我打败了约翰逊?是真的吗?是约翰逊让我意识到这是真的。

比赛完,他第一个走向我拍拍我的肩膀微笑着说了一句干得漂亮祝贺你那一刻我才回过神来:这一切都是真的,我成功翻越了远方的大山!1.给画线部分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3)2.联系课文内容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2)意识——()翻越——()3.文中最后一句话让我们感受到了刘翔的心情。

(1)4.“这一切都是真的”中“这一切”指的是什么?(1)5.“远方的大山”对于刘翔来说是什么?(2)6.你认为刘翔战胜约翰逊的原因是什么?(2)短文2:(二)不!小泽征尔是世界著名的指挥家。

一次,他去欧洲参加指挥家大赛,决赛时,他被安排在最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