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慕课答案完整版

心理慕课答案完整版

第一讲1.简述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冲突、独立性与依赖性的冲突理想性与现实性的冲突心理闭锁与寻求理解的冲突性成熟与性心理的冲突2.什么是心理健康?•我的答案:心理健康是指一种积极又持续的心理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感受到心理的价值,与他人、社会协调一致,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身心潜能。

3.简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我的答案:智力正常,认知完整积极的自我观念悦纳他人,人际关系和善面对并接受现实能调节情绪,心情良好热爱生活,乐于学习和工作人格独立完整4.简述心理咨询的功能我的答案:1.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2.了解和改变不合理的观念3.学会面对现实和应对现实4.使求助者学会理解他人5.使求助者正确认识自我6.协调求助者构建合理的行为模式第二讲一、简述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我的答案:1.社会性原因:应激性生活事件,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文化背景2.心理学原因:心理分析流派,行为主义流派,认知流派3.生物学原因:脑损伤,神经发育异常,神经生化学异常,脑的可塑性低下二、简述焦虑的概念我的答案:焦虑指一种对尚未发生的事情,怀有一种忐忑不安的不愉快的情绪体验。

主要包括身体和运动性焦虑,健康焦虑。

三、简述精神分裂症的特点我的答案:是一种常见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的心理障碍,多起病于青壮年,常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的不协调。

基本特征是思维与情感、行为意向不协调和脱离实际。

其中有评论性幻听、争辩性幻听、思维鸣响、思维阻塞、思维被撤走、被动体验。

四、简述心理障碍的应对策略我的答案:一、自我调节认识烦恼,与烦恼共处,积极求治。

二、家庭社会干预家庭社会既是应激源又是支持系统。

三、心理干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四、生物干预药物治疗、无抽搐电休克疗法第三讲1简述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我的答案:1.自我认识影响防御机制2.自我认识影响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3.自我否定意识会导致抑郁4.自我体验影响压力应对方式5.自我体验可预测未来的生活品质6.自我调控丧失会影响情绪健康和生活态度21分钟时间,写出5-10个形容自己特质的词;并找出自己的核心特质。

自己组织简述同一性的概念以及大学生“同一性”发展随年级而变化的趋势我的答案:概念:人格发展的连续性、成熟性、统合感趋势:1.大学低年级为自我同一性危机期2.大二大三年级为同一性形成探索的关键期3.大四年级为自我同一性考验期4简述大学生心理自卑的成因及调适方法我的答案:成因:1.心理分析视角:出生早期与父母的关系中被忽视2.认知行为视角:个体的自我认知是消极的3.人本主义视角;个体在一个有条件的积极关注的家庭中成长导致自卑调适:1.打破不合理信念,建立合理信念2、从优点中认识自己,积极评价自我3.积极自我暗示,练习肯定自我5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及该理论在健康人格方面的论述我的答案:分为五个层次,由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自我实现。

论述:满足了低等需要,摆脱了缺失性动机的支配而处于成长性动机的支配之下的人是自我实现的人。

6举例说明大学生健康人格的特征我的答案:1.正确的自我意识2.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3.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4.友善性和宽容性5.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第四讲问题一我所在的专业是法学专业。

该专业有如下特点:该专业该专业毕业生以理论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而著称。

要求学生具有坚实的法律理论基础,系统掌握各类法学知识和法律规范,了解国内外法学理论发展和国内立法状况,并熟练掌握一门外语,阅读专业外文书籍。

在能力方面,学生应能较熟练德运用有关法律知识和法律规范办理各类法律事务,解决法律纠纷,并有从事法学实务及法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和素质。

该专业毕业后可从事以下工作:企业法务专员、银行合规部的法务、法院或检察院的法官检察官或书记员法警、行政机关或事业单位公务员或其他工作人员、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或者法律服务所的法律工作人员等。

问题二1.激发大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2.引导大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提高生涯规划能力3.促进大学生树立明确的职业目标和职业理想4.增强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5.帮助大学生坚定地走下去,直到成功的终点问题三我认为规划中有可能遇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缺乏对自我真实的了解2.对所学专业没有深入的兴趣3.对所学专业与未来发展的关系不明4.缺乏工作世界的信息5.过度理想化6.缺乏尝试和冒险勇气第五章需要自行解决,在此仅提供本人的一些浅见作业一:1.材料扩散:辣椒的用途:食用、入药、装饰房子、刺激性气味驱散敌人等2.功能扩散:如何达到取暖的目的:进行运动、生火、使用发热电器等3.结构扩散:含长方形结构的东西:门、窗、银行卡、饭卡等4.特征扩散:利用绿色可以做什么:通行的交通信号、绿印泥、安全通道标示的颜色5.方法扩散:利用“叫”可能做的事情就可能被解决的问题:呼叫求救、喊叫释放压力、喊叫名字寻找人等6.组合扩散:笔可以同哪些事物组合:笔和笔芯、笔和笔盒、笔和纸等7.因果扩散:推测“肚子疼”的原因:食物中毒、寄生虫干扰、肠道菌落组合不合理等8.语词扩散:人生--生命--生命--命运--运气--气球--球队等作业二目标一:织一条围巾送给朋友步骤:学习织法--购买毛线--织围巾--送给朋友困难:1.如何学习织法能否学好 2.怎样选购毛线3.用什么时间织围巾克服:1.通过网上教学视频学习织法 2.挤出休息时间进行织围巾目标二:去看一场音乐会步骤:存钱--寻找伙伴共同前往--购买门票--预订车票酒店熟悉当地交通情况--看音乐会困难:1.音乐会门票价格较高 2.对同一音乐会感兴趣同学较少4.如何购票3.陌生地方看演出不是很安全克服:1.做兼职解决资金问题 2.寻求以前的朋友共同前往音乐会3.找到当地同学熟悉情况第六章问题一压力是指个体在适应生活的过程中,由于实际上的或认识上的“环境要求—应对能力”失衡而引起的一种通过紧张性心理和心理反应而表现出来的身心紧张状态。

问题二压力源是指带来了压力感受的事件或者环境,有躯体性压力源、社会性压力源、文化性压力源、心理性压力源。

问题三1.生理反应:适度压力可以调动神经系统等身体组织,使身体做好应对危险的准备;过度压力会影响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

2.心理反应:适度压力引起的心理反应有警觉、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精神振奋,这是适度的心理反应,有助于个体应付环境;过度压力会导致焦虑、抑郁与愤怒、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意识域狭窄等。

3.行为反应:适度压力会促发寻求他人支持、学习压力应对技巧等正向的行为反应;过度的压力可能导致拖延或逃避工作、效率低下、过度饮食、失眠、攻击行为等反应。

问题四情绪是一种由客观现实与人的需要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包含主观体验、生理和表情三种成分的整合性心理过程。

第七章问题一我认为人与自己的交往更为重要,人与自己的交往是人与人交往的前提和基础。

首先,人与自己交往才能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最终接纳自我,悦纳自我。

而显然人只有先接受自己,才能够接受他人,才能够与他人交往。

其次,人与自己交往才会充分了解自己,懂得自我的需求,更好地进行自我定位,调整自我,最终做到和谐与人相处。

问题二首先人际交往可以使有限的人生得到无限的延伸。

其二人际交往是一个温暖与寒冷共存的空间。

再者,进行人际交往可以实现心理弹性的转化。

最后,进行人际交往必须把握适度原则,否则会导致物极必反的泯灭。

问题三(自行解决最后又关于人际支持系统的一篇文章)解释:由一个六边形向外延伸中心是自我每向外一层都有五个位置用来填当你遇到困难你想求助的人的名单可以使代称也可以是名字等例如:中心:自我第一层:爸爸、妈妈、叔叔、阿姨、舅舅、舅母第二层:荡荡、大波波、老母鸡、高岭之花、张小姐、大黄。

每一层的属性可以不同家人和朋友可以并处还有老师最少写两层吧写到你写无可写第八章A;√;×第九章问题一(自我想象)1.事件:小学时和同桌男生打架两败俱伤损失惨重不敢回教室处理:回家告诉麻麻麻麻开导了我迅速和同桌小男生恢复感情2.事件:高三下学期不想念书心情郁闷处理:在某一个周末的下午吃完了一条街吃空了钱包回教室做卫生然后就好了问题二对待自己方面1.自我调适:审视自己的生命观,审视情绪找回理智2.积极向外部求助对待别人方面1.能够倾听他人的心声,传达爱心2.留心观察别人的心理危机最后,我们还可以寻求专业的帮助,积极配合心理医生来解决问题。

问题三(具体的应激源可以自由发挥,是写让自己感觉不好的事情)心理应激源有躯体性应激源,心理性应激源,社会性应激源,文化性应激源。

具体突然面临成长的紧张,全新的人际关系的紧张感,性生理和性心理不成熟的迷茫。

问题四(自由发挥不可复制)1.事件:外公外婆的离世力量:接触死亡,明白生命的有限性,进而珍惜生命2.事件:升学考试的不断失败力量:人生如此艰难,我定要奋然前行3.事件:上大学力量:独立勇敢地面对一切第十章问题一(自选下列角度各一个)生命就是性命、活命。

有性命的人,他的心是活的,能表现出人类特有的本性,可以自由地思考、想象、感受、哭泣和微笑。

(文学角度)生命必须具备心脏跳动、会呼吸、大脑仍然有活动等条件(生理学角度)生命指法律主体始于出生终于死亡的整个过程。

(法律角度)生命是活着的状态,具有新陈代谢、生长、繁衍及对环境的适应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动植物器官能完成其所有或部分的功能的状态(医学角度)生命是世界的绝对的无限的本源,它与物质和意识不同,是积极地、多样德、永恒德活动着。

(哲学角度)问题二1.生命同时具有共同性和独特性,人的生命都是由生理生命、心理生命和社会生命三个部分紧密联系相互作用而成,这是生命的共性。

但每个生命又是独一无二的,即有独特性。

2.生命具有无限性和有限性,自然生命有限,精神生命无限。

3.生命具有规定性和自由性。

问题三生命首先可以分出两个维度,即实体性生命和关系性生命两个维度;关系性生命又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方面:血源性亲缘生命、人际性社会生命、超越性精神性生命。

即生命可以说有两个维度,四重属性,也就是人类生命的二维四重性,问题四1.生命的精神层面需要追寻意义,人为理想和价值而生,也甚至可以为了理想和价值而死2.生命的短暂需要意义来超越。

只要我们牢记生命存在的短暂性,不断抉择,积极解决问题,追寻自己生命中不朽的意义,那么凡存在过的,就会永恒存在,因此他们就被从短暂性中解救出来及被保存起来。

3.生命的痛苦需要意义来承载。

受苦即是人类的命运,明白了忍受生命之苦的意义,就能勇敢面对所有苦难。

问题五1.在无常中体验生命的意义2.在痛苦中渗透生命的意义3.用爱去诠释生命的意义4.用创作去开拓生命的意义问题六1.爱的方式不是索取而是给予2.爱的对象不是唯一的,而是广博的,我们应该爱世界,爱别人,爱自己3.爱的作用是双向的,不是单向的问题七(自行想象)关于人际支持系统的一篇文章假设你有朝一日受到了事业上的重创,那个时候最可能为你伸出援助之手的人有谁?著名作家毕淑敏女士认为:一个人的力量永远是有限的;要想在生活上有所依托,在事业上有所作为,必不可少的就是“支持系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