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永川区农业概况

永川区农业概况

永川区农业概况
自然资源
地理位置永川位于重庆西部,东距市区56公里,西离成都276公里。

成渝铁路、成渝高速公路横贯全境,长江流经南端,历为渝西和川东南交通、通讯枢纽和商贸、文化、金融、能源中心。

公元776年置县,1992年撤县建市,2006年撤市设区。

因城区“三河汇碧”,形如篆文“永”字而得名。

全区幅员面积1576平方公里,辖16个镇,7个街道办事处,人口112万人,其中城区面积46平方公里,城区人口42.8万人。

是重庆市规划建设的职业教育基地和区域性中心城市。

自然状况永川位于重庆西部,介于成都、重庆两大城市之间,历来是重庆西部和川东面地区重要的商业物资集散地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永川辖区面积1576平方公里,总人口112万余人,非农业人口32.38万人。

气候特征永川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平均气温18.2℃,最高气温39℃,最低气温2℃。

年平均降雨量1042.2毫米,平均日照1298.5小时,年平均无霜期317天。

辖区内云雾山、黄瓜山、阴山、箕山等5条低山山脉呈东西-西南走向,成川字排列。

行政区划永川位于长江上游北岸,重庆西部,东邻江津区,东北靠壁山县,北界铜梁县,西接荣昌县,南与四川省合江县、泸县接壤。

地处东经105°38′~106°05′、北纬28°56′~29°34′。

幅员面积1576平方公里,辖16个镇、7个街道,45个社区居委会、208个行政村。

民族人口永川区是一个以汉族人口为主的地区。

至2010年底,永川区有少数民族2413人,主要有土家族(603人)、苗族(567人)、回族(164人),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中山路街道、双竹镇、朱沱镇、金龙镇等地。

2014年末,全区常住人口108.4万人,比上年增加1.6万人。

其中:城镇常住人口68.6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3.26%,比上年提高1.54个百分点。

2014年末,全区户籍人口113.1万人,比上年增长0.3%。

其中:男性57.7万人,女性55.4万人;农业人口75.5万人,非农业人口37.6万人。

人口自然增长率3.0‰。

人口出生率10.2%,出生人数13416人。

死亡率9.2%,死亡人数10433人。

出生婴儿男女性别比1.469:1。

农业资源永川现有耕地面积49802公顷,人均耕地面积0.92亩。

粮食产量达到50.54万吨,比上年增长1%,第五次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称号。

出栏生猪90.5万头,被确定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区);出栏小家畜禽1885.9万只,是重庆市农产品重要出口基地和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联系市。

各种水产养殖20万亩,名特优产品有南方大口鲶、江团等,盛产各种农副产品。

建成全国、重庆商品粮、瘦肉型猪、永川梨、大河龙眼、茶叶、楠竹、柑橘、食用菌等生产基地。

食品加工业发展势头强劲,有近30个产品获部、省、市
来源:重庆市永川区农业农村信息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