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金湖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周练十七2020.12.19一、单项选择题1.房水是由睫状体突产生的,充满在眼睛前、后房内的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是组织液的一种。
房水中蛋白质含量远低于血浆,眼内压取决于房水的量,如果房水过多,就会导致青光眼。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房水为虹膜、晶状体等输送营养,运走代谢废物B.房水中无机盐含量可能高于血浆中的无机盐含量C.泪液是由房水外排产生的,具有抑菌、杀菌的作用D.利用手术或药物使房水外排是治疗青光眼的重要措施2.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 植物激素是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特定作用的蛋白质B. 生长素和赤霉素均能促进植物细胞的伸长C. 种棉花时,要保持植株的顶端优势,以便更好地多结棉桃D. 喷洒脱落酸可延长绿色叶菜类蔬菜的保鲜时间3.群落交错区是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的过渡区域,如我国大兴安岭森林边缘,具有呈狭带状分布的林缘草甸,每平方米植物种数达30种以上,明显高于其内侧的森林群落与外侧的草原群落。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群落交错区的物种丰富度更高B.群落交错区的种间竞争更激烈C.群落交错区的恢复力稳定性更强D.群落交错区的环境复杂,演替速度更快4.种群的数量变动是各种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下图是解释田鼠周期性数量变动的内分泌调节学说的主要机制。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田鼠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田鼠种群数量增加会使其年龄组成趋向于衰退型C.社群压力增大,会使田鼠的平均体重趋向于下降D.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受神经—体液调节的影响第4题第5题5.图1是水稻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的部分示意图,图2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内卷叶螟的变化示意图,其中字母表示各种能量值,M是摄入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1食物链、食物网中的所有生物及无机环境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结构B.卷叶螟粪便中的能量值为P,卷叶螟呼吸消耗的能量值为RC.图2中的M2指的是卷叶螟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D.利用样方法可估算该水稻田生态系统内青蛙卵的种群密度6.许多食品的生产需要借助微生物发酵过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利用乳酸菌可将含较多抗生素的牛奶制作成含有抗生素的酸奶B.在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可以利用乙醇在厌氧条件下生产醋酸C.果酒发酵产生的酒精为醋酸菌提供碳源和氮源D.制作泡菜利用的菌种是乳酸菌,其代谢类型为异养厌氧型二、多项选择题7.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放牧强度对植物净初级生产量(植物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的影响。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植物净初级生产量等于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总量B.植物净初级生产量不包含食草动物粪便中的能量C.食草动物的适度采食能提高植物的净初级生产量D.合理放牧有利于保持草原生态系统植被的稳定性8.下列关于“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肠杆菌、洋葱和鸡血细胞均可作为提取DNA的材料B.由于DNA对高温耐受性差,故提取时需加入体积分数为95%的冷酒精C.可用木瓜蛋白酶纯化过滤后的研磨液中的DNAD.加水稀释2 mol·L-1的NaCl过程中,加水量与DNA析出的量成正相关三、非选择题9. 人乳铁蛋白(hLF)对细菌、真菌和病毒等都有抑制作用。
研究人员开展人乳铁蛋白基因乳腺特异性表达载体构建及转染研究,主要流程如下图。
RT-PCR过程需先进行逆转录合成DNA,然后再进行PCR。
图中Ase I、Nhe I、Sal I、BamH I代表相关限制酶切点,neo r为新霉素抗性基因,BLG基因为B乳球蛋白基因,GFP基因为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请回答:(1)在RT-PCR过程中,加入的引物需在______端添加______两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以便于hLF基因插入pEB中。
(2)过程②中,hLF基因插入到BLG基因之后的目的是。
(3)科研过程中,也可以用PCR技术检测受体细胞是否成功转入了目的基因。
提取转染后的细胞的全部DNA分子,用目的基因的引物扩增后进行DNA电泳,结果如图所示:1号泳道为标准(Marker),2号泳道为阳性对照(提纯的目的基因片段),3号泳道为实验组。
请问,标准(Marker)的实质为,3号泳道的杂带出现的原因一般有(在下列选项中选择)。
①模板受到污染②引物的特异性不强③退火温度偏低 温度偏高10.贝壳杉烷二萜(Ra)是拟南芥的代谢产物,Ra能够通过调节生长素的运输来影响拟南芥的生长发育。
请回答问题:(1)为探究Ra对拟南芥生长的影响,研究人员选择长势一致的野生型拟南芥幼苗置于含有不同浓度的Ra的培养基上培养,野生型及突变体幼苗于5d后取出拍照、固定并测定拟南芥幼苗主根长以及统计侧根和侧根原基数,侧根原基按照其发展过程分为A、B、C、D四个时期(A期<3细胞层,B期>3细胞层,C期<0.5mm,D期>0.5mm)。
实验结果图1和图2所示。
①依据图1可知,低浓度的Ra对野生型拟南芥幼苗根的生长作用,而高浓度Ra 拟南芥幼苗根的生长。
②依据图2分析,高浓度Ra对侧根及侧根原基的作用表现为___,说明高浓度Ra对侧根发育有延迟作用。
(2)为进一步探究Ra对拟南芥的幼苗主根及侧根发育是否与生长素分布改变有关,科研人员通过转基因报告株系DR5:DR5:GFP(荧光基因,DR5启动子可反映细胞中生长素水平)检测Ra处理DR5:DR5:GFP报告株系幼苗24小时和48小时报告基因荧光强度及分布情况如图3。
荧光主要分布在根尖的区,Ra处理的幼苗可且48小时高浓度处理的幼苗根尖部荧光分布范围与对照组比有扩展趋势,说明Ra对拟南芥主根及侧根的作用效应与其改变了有关。
(3)有人提出,Ra对根尖部生长素分布变化影响是通过对生长素极性运输PIN 蛋白的调节作用实现的,请选出可以用于验证此说法的实验组材料。
(多选)A.PIN 蛋白突变体 B.敲除PIN蛋白基因的拟南芥幼苗C.生长素合成缺陷的拟南芥幼苗 D.野生型拟南芥幼苗11.多种多样的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的功能各不相同,构成不同的功能群。
同一功能群中的植物则具有相似的结构或功能。
为研究生态系统的植物功能群对空心莲子草入侵的影响,科研人员将一个圆形样地划分为A区、B区和C1~C5区,除A区外,其余区域大小相同。
各区种植情况如图1所示,其中C3~C5区中植物功能群数目相同但物种数目分别为4、8、16种。
第3、7和13天测定B、C区空心莲子草入侵状况,得到图2所示结果。
请回答:(1)该圆形地样中空心莲子草和其他生物一起构成。
空心莲子草导致本地植物的生存受到影响,生物多样性降低,导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下降。
(2)A区和C区的种植,应该先种,原因是。
(3)据图2分析,C区空心莲子草入侵程度均低于B区,说明。
分析C1~C5 区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为了控制空心莲子草的数量,科研人员引进了其专性天敌空心莲子草叶甲(一种昆虫),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空心莲子草叶甲不能获得空心莲子草同化的总能量100%的原因是。
(4)研究表明,空心莲子草还是一种常见的中药,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2.某生物实验小组将酵母菌接种到装有10mL液体培养基的试管中,通气培养并定时取样计数,然后绘制增长曲线。
图1是小组成员用血细胞计数板观察到的培养结果(样液稀释10倍,血细胞计数板规格1mm×1mm×0.1mm),图2曲线a、b是两批次酵母菌培养的结果。
(1)取样时应先振荡试管,原因是。
制片时应该在盖盖玻片(选填“前”“后”)滴加样液。
(2)在计数前常采用台盼蓝染液染色,若细胞被染成蓝色,则(选填“需要”“不需要”)计数。
计数时若图1双线边内有4个细胞为蓝色,此时试管中酵母菌数量约为个。
(3)比较图2中t1时两批次培养的种群增长速率、种内斗争的强度以及t2时两批培养液中营养物质的剩余量依次是__ _、___ 、___ 。
(选填“a>b”“a=b”“a<b”)(4)若在t2后继续培养,最终发现种群的数量均会下降,可能的原因有。
12. 测定水样是否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常用滤膜法测定大肠杆菌的数目。
滤膜法的大致流程如下图1所示:用滤膜过滤待测水样→水样中的细菌留在滤膜上→将滤膜转移到含有伊红美蓝的培养基(EMB培养基)上培养→统计菌落数目。
培养基中的指示剂伊红美蓝可使大肠杆菌菌落呈现紫黑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培养基的功能看,EMB培养基属于______培养基。
过滤待测水样需要用到滤杯、滤膜和滤瓶,其中需要进行灭菌处理的是____,与过滤有关的操作都要在______旁进行。
(2)图1中,将完成过滤之后的滤膜紧贴在EMB培养基上,可将滤膜上的菌体“复印”在培养基上,这个步骤属于微生物培养中的______操作。
培养时,平板的放置应如图2中_____所示。
(3)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尝试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测定,无菌操作下将10 mL待测水样加入到90 mL无菌水中,稀释后的菌液通过滤膜法测得EMB培养基上的菌落数平均为124,紫黑色菌落数平均为31,则推测1 L待测水样中的大肠杆菌数目为______。
(4)将大肠杆菌进行扩大培养时,用摇床振荡培养的目的是_______。
10.(1)①无明显抑制②对C期和D期的侧根原基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A期和B期侧根原基无明显的影响(2)分生明显升高幼苗根尖部荧光强度,并随着处理浓度升高荧光增强改变生长素含量与分布(3)A、B11.(1)群落抵抗力(2)C区一般情况下,外来物种入侵时,该地已有当地植物的生长(3)本地植物的竞争能减缓空心莲子草入侵植物功能群丰富的群落不易被入侵植物功能群数目相同而物种数目不同时,被入侵程度没有显著差异空心莲子草的部分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部分能量流向分解者(4)直接12.(1)使酵母菌分布均匀后(2)不需要 5×108(3)ab ab ab(4)营养物质过度消耗,有毒代谢产物积累,pH值改变13.(1)鉴别滤杯、滤膜、滤瓶酒精灯火焰(2)接种 a (3)3100(4)增大培养液中的溶氧量,使大肠杆菌与营养物质充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