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施工技术交底
一、施工准备
(一)施工机具
平铲、钢丝刷、笤帚、大小铁桶、量尺、小线、壁纸刀、钢尺、滚刷、油刷、压辊、
刮板等。
(二)施工条件
1、垫层随打随抹压平抹光,要求平整牢固、无裂缝、鼓包、死坑、起砂等现象。
阴阳角均按小八字抹成圆弧角,并顺直平整;
2、防水材料的质量、技术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验收规范的规定,并应有出厂合格证及试验报告;
3、防水材料进入现场后,材料、试验、质量部门依据防水材料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对防水材料的卷重、面积、厚度及其外观质量进行检测,并进行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4、穿墙预埋管件应按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在防水层铺贴前进行隐蔽验收.;
5、防水层铺贴不得在雨天,大风天施工,施工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
二、施工工艺
(一)找坡层
1、将屋面垃圾及杂物清理干净,按要求安装好雨水斗,将伸出屋面的管、通风口进行封堵;
2、贴点、找坡根据图纸设计要求放坡度线,按流水方向进行放坡;
3、根据放好的坡度线铺设垫层,铺设时应虚高于坡度线,然后用铁铲大致铲平,用大
刮杠之后用平板振动器振捣两边以上使之密实;
4、振捣完成后拉线检查,去高补低,使表面平整,坡度顺畅,坡向准确。
(二)找平层
1、找坡层完成后,要及时进行1:2.5水泥砂浆找平层的施工,找平层与找坡层之间要
紧跟,间隔时间不宜大于4个小时,且铺抹前先将表面浮力粒清扫干净;
2、找平层铺抹前,根据表面湿润情况可适当洒水湿润,主要是利于找平层与找坡层之间的结合;
3、贴点标高、冲筋:根据坡度要求拉线找坡,一般按2m的间距冲筋;
4、铺装水泥砂浆:按分格块装灰铺平,用刮扛靠冲筋条刮平,找坡后用木抹子搓平,铁抹子压光,待浮灰沉失后,人踩上去有脚印但不下陷为度。
再由铁抹子压第二遍即可成活,砂浆稠度宜控制在70mm左右;
5、找平层完成后待水泥终凝后,即可根据屋面总长总宽,按分格缝间距不大于6m的
要求设臵分格缝,与凸出屋面的结构立面交接处阴角要抹成半径为30mm的圆弧形;
6、找平层抹光压实24小时后浇水养护,经干燥后铺设防水层。
(三)防水层
1、对找平层上表面进行清理、修补,对局部破坏的地方及时修整并加以保护;
2、对泛水、阴阳角及突出屋面的结构和管道周围附加层的处理,对于泛水处(屋面与女儿墙交接处)阴角处理采用500mm宽卷材,两边各250mm进行铺贴处理,对于天沟处的处理,卷材宽度要宽出水沟500mm;对于女儿墙转角处要用500mm宽的两块,用剪刀剪出叠合处与分叉处,然后交叉错位铺贴处理,对于管道四周的附加层,其宽度和高度均不应小于300mm;
3、卷材采用平行屋脊方式铺贴,先将卷材安置好,固定好后将卷材一端卷至固定处将水泥胶用有嘴桶倒至基层上,用刮板将粘结层刮开后约1mm厚,边滚动边用刮板将粘结层面排气压实,排去多余部分的水泥胶,保证展平压实。
卷材与基层和两层卷材之间粘结紧密;
4、卷材接缝采用搭接接缝方式,接缝处搭接宽度:长短边均为100mm;
5、卷材在女儿墙及突出屋面结构四周的收头,在砖墙或加气砼上的凹槽内固定密封凹槽距找平层不少于250mm,在砼墙上收头时,用金属压条(120×2)钉压,并用密封材料封严;对于管道上防水层的收头用金属箍紧固,并用密封材料封严。
(四)保温层
1、防水层施工完后对防水层做检查确认无误后,可以铺设保温板。
铺设前防水层应进行隐蔽验收,办理有关技术资料,清扫整理屋面。
铺设前应沿平行于屋脊方向提前弹线,线条顺直,间距按照保温板板宽取值;
2、铺设时应自上而下逐排依次排放,为提高保温层的整体性,上下两层板应错缝搭接且
搭接长度不小于板长的 1/2。
在泛水、檐沟、突出物的根部以及屋面转角处应先排好尺寸,按所需尺寸裁剪保温板;
3、点粘法粘贴保温板:用抹子沿保温板的四周边涂敷一条平均宽 50mm的胶粘剂,平均厚度视其平整度而定,并同时涂点状胶粘剂,点状胶粘剂的间距大约为300mm,厚 5~10mm,直径为100mm ,然后用力均匀向下挤压。
考虑到风荷载、安全系数和现场施工的不确定性,保温板粘贴面积之比不小于 40%,点粘法适用于平整度较差的屋面;条粘法:单块面板上粘贴面积不小于板块面积的 40%,板条间距及条宽均应为 50~100mm;
4、板本身膨胀性极低,基本上不需要留伸缩缝,板接板直接铺设。
在屋面垂直入口处及凸出物根部将保温板做适当切割后铺设。
檐沟处铺贴时,应注意排水坡度符合设计要求并且顺畅。
板接缝不平处应用粗砂纸或其他找磨工具磨平,大风天气和雨雪天气不得施工;
5、为了确保屋面保温系统的密封和防水,保温板铺贴完毕后,对板缝应做灌缝处理,灌缝材料采用聚氨酯,聚氨酯灌注前,应在聚氨酯相关粘结面涂刷界面剂,灌注前应检查板缝,板缝内严禁有杂物影响灌注质量。
聚氨酯灌注时环境温度和板面温度应为5~45℃,夏季应避免阳光曝晒,在5级以上大风和雨雪天气不得施工。
(五)面层处理
基层表面的尘土等杂物应清理干净,屋面四周根据标高线做出灰饼,灰饼均要采用
细石混凝土制作 (俗称软筋 ) ,随后铺细石混凝土。
安装位置偏向上,上面保护层为15mm 。
钢板网在分格缝处断开。
细石混凝土的坍落度应不大于14cm ,并制作三组试块。
设置分格缝上宽 25下宽20中距≤ 6m ,分格缝处嵌入20厚建筑密封膏。
铺细石混凝土后先用铁辊子压实,然后用长刮杠刮平,振捣密实,表面塌陷处应用细石混凝土铺平,再用长刮杠刮一次,然后用木抹子搓平。
第一遍抹压用铁抹子轻轻抹压面层,把脚印压平,当面层开始凝结,地面面层上有脚印但不下陷时,用铁抹子进行第二遍抹压,此时要注意不漏压,并将面层上的凹坑、砂眼和脚印压平。
当面层上人稍有脚印,而抹压不出现抹子纹时,用铁抹子进行第三遍抹压,此时抹压要用力稍大,将抹子纹抹平压光,压光的时间应控制在终凝前完成,用力要均匀深浅一致。
地面浇筑24h后及时养护,以后每天洒水至少两次 (以表面保持湿润为宜),至少连续养护14d 后,方能上人。
三、质量标准
四、成品保护
1、不得在防水屋面上堆放材料、机具等杂物;
2、每施工完一个构造层,在醒目的位置设置成品保护标识;
3、屋面工程施工中,要避免下道施工层对上道施工层的破坏,如有损坏要立即制定处理对策并及时处理修复;
4、屋面防水施工完工后应清理干净,做到屋面干净,流水通畅;
5、雨水口、内排水口等部位应采取临时措施保护好,防止堵塞和杂物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