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林总体发展水平不高
优良品种面积已分别达70%和60%以上。
3.经济林产品贮藏加工能力垮强,创出了一批名牌产品
我国经济林产品的贮藏加工已由传统、分散和小规模经营走向较为现代化、专业化的生
产。
全国有一定规模的经济林产品加工企业达1万多个,年加工能力达750多万t,平均加
工率为11%;贮藏保鲜企业达10万个,年贮藏保鲜能力达920多万t,平均贮藏保鲜率为
13.5%。
并创造了一批全国性的名牌加工产品,如海南的椰子汁、河北的露露、北京的如梦
系列果汁,山东的阿胶金丝枣和河北的大枣干红酒等名牌产品。
4.出g创汇能力增强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经济林产品的对外出口总量显著增加。
1991年,我国经济
林产品出口量为39.5万t,删年增长到101.9万t,平均每年增长11.1%。
“九五”期间
各类经济林产品平均出口量是“八五”期间年平均出口量的L 5倍。
删5年我国主要经济
林产品出口量达152万t左右。
我国出口的经济林产品主要有:苹果、柑梅、梨、菠萝、荔
枝、柿子、板栗、枣、白果、茶叶、油桐籽(或桐油)、杜仲、杏仁等,
许多品种为我国所
特有,是世界的紧俏产品,在世界贸易中占有独特的重要位置。
如以核桃、板栗、枣为代表
的干果产品和以桐油、生漆为代表的工业原料,在世界贸易中占有很大的份额。
我国桐油产
量占世界总产量的90%,年出口量约3万t,占世界贸易总量的70%。
油茶、银杏、乌相等
树种为我国所特有,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
[二)我国经济林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肯定我国当前经济林发展总的形势的同时,经济林的发展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
题,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经营管理粗放,总体效益偏低
在经济林发展上存在着重数量、轻质量,重营造、轻管理,重初级产品生产、轻深度加
工增值,总体技术含量低等问题,大部分经济林园管理粗放,单产低,品质差,果品在国内
外市场缺乏应有的竞争力。
2.加工、贮藏能力落后,加工附加值不高
从总体上看,我国经济林产品的贮藏、保鲜和加工目前还处于比较粗放的阶段,其手段
比较落后,品种比较单一,整体水平不高。
特别是加工处理的鲜果在
其总量中所占的份额
还少。
3.流通不畅.市场发育不健全
我国经济林中的相当部分分布在偏远山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由于这些地区地处偏
远,信息不灵,交通不便,市场发育不健全,产销服务体系跟不上,商品流通不畅,出现某
些产品的局部积压,一定程度上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制约了经济林的稳步发展。
4.经济林总体发展水平不高
这主要表现在名特优新产品品种比较少,产品结构不尽合理,还存在低档次
目发展,有些地区、有些品种出现的结构不合理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5.管理体制不顺
目前,我国经济林的主管理部门有两个,即林业、农业分管的体制,因而存在宏观指导
和调控不够有力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