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事诉讼中电子证据举证规则的完善

民事诉讼中电子证据举证规则的完善

遇到电子商务法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民事诉讼中电子证据举证规则的完善摘要:电子证据作为现代技术运用于诉讼领域的结果,对诉讼过程中的举证规则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多数民事诉讼案件中,电子证据因其特殊性在一般举证规则下会造成责任的不平衡。

在电子证据的视角下,如何衡平对立当事人之间的举证责任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本文旨在讨论民事诉讼中如何平衡电子证据所造成举证责任问题。

关键词:电子证据;举证规则;举证责任(华东政法大学上海200000)一、何为电子证据?纵观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每次重大技术进步都会在刺激生产力提升的同时促进法律制度的调整、进步与完善。

①电子证据,作为体现现代科技与司法制度结晶的成果被广泛地运用于诉讼之中,在司法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立法上应对举证制度做必要调整。

本文认为电子证据是:表现为电子形式,能证明案件事实一切证据材料。

既有动态的,如网络通信中的语音、实时短信息、电子邮件等电子证据;又有静态的,如计算机日志文件记录等。

目前我国虽然对电子证据有所规定,但不乏明显问题:首先,这些有关电子证据的法律规范没有形成体系,多为零散式的单个条款性规定;其次,规定了许多片面强调某方面技术特征的相关概念,关于电子证据本身的概念却没有一个清晰明确的定义;再次,电子证据在证据种类中的定位仍没有定论;最后,电子证据的取证、举证、质证和认证的规则不健全,这突出表现为对电子证据可采性和证明力解决方案的缺失。

二、技术发展带来举证责任的不平衡技术的进步带来不仅带来社会生活的便利,同时在法律层面也引起了调整:一方面,技术的频繁使用导致在司法实践中电子证据增多,一般当事人既不能有效控制也难以准确使用,这也就削弱了一般当事人的实际证据参与能力。

另一方面,技术的使用者与电子证据的相对近距离既有利于有效地提供证据信息,也因使用高科技而受益而负有此义务。

因此在举证责任分配标准的规范修正说中又延伸出危险领域说。

该学说认为当以危险领域作为标准,即当损害原因处于债务人或加害方控制的危险领域时,证明责任应当发生转换,即作为请求人相对方的债务人或加害人应当对故意、过失以及因果关系的不存在承担举证责任。

这体现在具体的案件中表现为技术使用者往往成为了举证责任倒置的承担者。

这种举证责任的分配方式有助于还原上述证明主体的技术水平不对称造成的巨大不平衡,实现诉讼两造间的能力不平等的衡平。

三、民事诉讼中电子证据的举证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的分配以公平、利益、平衡为重。

而在涉及电子证据的案件中,举证责任的分配又应该有其自身的特点。

电子证据因有较强的专业性,且存储方式也呈现专业化趋势,除少数具有一定计算机知识的个人会对重要电子证据进行备份外,大量数据基本是由专业网络服务商保管。

无论是在技术实力还是在举证的便利性上,这些技术掌握者与一般当事人相比都应承担不同的责任。

本文认为在涉及电子证据的案件中举证责任分配可考虑两点变化:(一)注重公平与举证便利如在提供专门服务(如金融服务)者为案件当事人的情况下,应考虑由该服务商承担举证责任为主。

若该服务商为原告,则理应提供证据;若服务商为被告,由于原告举证有极大困难,且电子数据原始记录又多存储在服务商的服务器上,所以相关证据都应当由专业服务商提供,这样更公平。

本文仅以下例进行说明。

②03 年5 月21 日,魏某使用长城电子借记卡到中国银行常州分行的一柜员机取款,发现卡中余额减少了15 万。

经查,魏某的存款己被人在中国银行昆山支行下属的4 个储蓄所分4 次异地提取共计15 万元,还在柜员机上被取1005 元,提取时间在5 月21 日下午2 点到4点之间。

魏某与银行发生纠纷协商不成,并起诉中国银行常州分行和昆山分行,要求被告兑付其存款。

本案作为受害人的储户,主张银行没有合理履行合同而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但由于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重要电子证据基本为银行控制,若仍按"谁主张,谁举证"原则,难免有失公平,也难有效率。

似应由银行承担主要的举证责任,理由有二:1、符合公平原则。

我国目前民事诉讼中有关证明责任的分配具有以下特点:证明责任的分配由法律预先规定与法官依职权分配相结合,当事人承担证明责任和法官协助调查证据相结合。

民事诉讼法规中虽然规定了"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但由于具体的司法实践使得严格地执行这一规定变得困难。

就本案而言,魏某虽提出积极主张,但若要求其举证则显失公平,因取款记录、账户记录并不在其控制之中。

2、举证便利。

银行可以轻易查出原告(或其他冒领存款人)取款的时间,并对比当日柜台取款时的录像,进而有望从录像资料中发现取款人的衣貌特征来证明一定事实。

即使不能达到该目的,银行也至少很容易查出取款的具体时间、地点、取款的金额等线索,为公安机关破案提供有利支持。

而作为原告的取款人是不可能接触到这些电子证据的,这些电子证据的提供相对于银行而言仅是举手之劳,根本不会影响其正常业务。

(二)加强责任与保障利益新民诉法第七十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

"在技术掌握者非为当事人的情况下,应当确定其独特的作证义务。

即技术掌握应承担一定社会责任,违反则应予以处罚。

要使技术掌握者履行好这一责任,就应在制度层面做出专门规定,并在技术层面投入相应设备,使其以自身所掌握的鉴别技能为解决诉讼纠纷提供帮助。

因此对电子证据仅依法院及鉴定部门之事后判断是远远不够的。

相对于责任,更需要考虑到是在整个案件中考量各种因素而权衡各方利益。

这本质上是建立在公平、盖然性、经验规则、便利的基础之上的。

就电子证据而言,若不能以适当的方式保护在案件中处于"证据劣势"的一般当事人,不仅会使某一方利益受损,而且会使之扩散到涉及电子信息的广泛应用领域,进而使人们对于整个基于计算机和网络进行的活动(如电子商务活动)处于不信任的状况。

这便大大超出了对于某个特定主体保护能够带来的利益。

四、总结我国关于电子证据的立法刚起步,同证据法发达的国家相比差距甚远。

本文认为可从立法思路、模式、框架等方面对其进行设计。

立法思路上,由于我国证据立法本身不健全,可将电子证据规则的构建融入整个证据立法的进程中。

同时,由于电子证据亦属于科技立法范畴,也应关注其与信息科技立法的整体性配套。

立法模式上,我国针对电子证据的专门立法仅有民商事领域中的《电子签章法》,体系缺位,法典基础不足。

因此可考虑先以部门规章、行政规章形式解决不同领域内的电子证据问题,再过渡到出台专门性电子证据司法解释,最后形成单行电子证据立法。

立法框架上,可结合目前的证据评断流程以如下规则为中心进行完善:电子证据的收集与保全规则,包括收集与保全的一般原则与具体规则;电子证据的举证规则,包括分配举证责任的特殊规则、举证的方式规则;电子证据的质证规则,包括质证程序规则、质证的保障性规则;电子证据的认证规则,包括涉及证据资格和评断证明力大小的规则。

其中涉及到的主要证据规则有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传闻证据规则、最佳证据规则、补强证据规则、鉴定规则和技术设备转换规则等。

可以预见,将来的社会将是电子化、信息化技术全面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的时代。

但技术的滥用使得人们利用新技术实现美好生活的愿景受到威胁,电子证据做为一种在法制层面用于维护人类享受现代科技的权利之工具,其重要性日益突出。

完善电子证据相关制度,不仅要突破现有证据制度的限制,更要在法律与技术的契合点上创造性地结合,以推动观念上的转变和制度上的规范。

∙网络游戏运营要 /w/dz/673922.html∙我国(电子签名法)主要内容是什么/w/dz/673921.html∙网店实名制后税收怎么办/w/dz/673920.html∙网络隐私权我国网络隐私权的立法保护/w/dz/673919.html∙匿名登记网游玩家也要实名制/w/dz/673918.html∙国际电子支付产业发展的格局与趋势/w/dz/673917.html∙超级网银低调上线何为超级网银/w/dz/673916.html∙中国的电子支付市场发展情况/w/dz/673915.html∙当网络让隐私消失 /w/dz/673914.html ∙电子证据规则体系研究/w/dz/673913.html∙真正意义上的电子签名/w/dz/673912.html∙浅议网络侵权归责思路/w/dz/673911.html∙如何完善网络金融风险监管体制/w/dz/673910.html∙百度将介入杀毒软件和安全领域的自主研发/w/dz/673909.html∙网络侵权受害人对黑客说法维权/w/dz/673908.html∙360遭百度腾讯5大网商“围/w/dz/673907.html∙C2C网络欺诈的成因/w/dz/673906.html∙加强网络中个人隐私权保护的思考/w/dz/673905.html∙电子签名的认定 /w/dz/673904.html∙电子商务发展快诸多安全问题显现需法律/w/dz/673903.html∙美团网开辟新了的网站运营模式/w/dz/673902.html∙针对网络金融的政府解决方案/w/dz/673901.html∙网络对传统隐私权的冲击/w/dz/673900.html∙我国网络金融行业协调能力差/w/dz/673899.html∙网上信用安全度数的案例分析/w/dz/673898.html∙电子签名的对称加密是什么/w/dz/673897.html∙骗领信用卡并透支使用的法律认定问/w/dz/673896.html∙电子支付指引与第三方支付服务/w/dz/673895.html∙电子商务纠纷的解决之道/w/dz/673894.html∙网络格式合同书范本2018最新问题/w/dz/673893.html∙加强网络金融市场准入管理措施/w/dz/673892.html∙电子交易后,发货环节如何进行风险规避/w/dz/673891.html∙FBI调查iPad用户隐私泄/w/dz/673890.html∙传统的国际税收管辖权基础/w/dz/673889.html∙电子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区别是什么/w/dz/673888.html∙首个团购网站信用认证新规出台欲通过牌照设置门槛/w/dz/673887.html∙电子签名的功能等同原则是什么/w/dz/673886.html∙网络金融的风险防范/w/dz/673885.html∙安全 /w/dz/673884.html∙计算机软件的法律保护/w/dz/673883.html∙电子商务安全要素 /w/dz/673882.html ∙惩治网络犯罪推进电子商务发展/w/dz/673881.html∙中国当前电子商务税收管理问题的对/w/dz/673880.html∙关于进一步加快电 /w/dz/673879.html ∙隐私权保护的法律现状和网络隐私权法/w/dz/673878.html∙电子支付方式中各种法律关系的分析/w/dz/673877.html∙论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w/dz/673876.html∙处理好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中的几个问题/w/dz/673875.html∙电子支付条例或本周公布/w/dz/673874.html∙黑客行为及相关法律责任/w/dz/673873.html∙我国电子商务税收征管应坚持的/w/dz/673872.html∙网络信息安全的法律保护/w/dz/673871.html∙电子签名及其规制模式/w/dz/673870.html∙电子商务中消费者保护的法律问题/w/dz/673869.html∙中国法律严禁任何形式黑客攻击行为/w/dz/673868.html∙刑事诉讼中电子证据的收集和运用/w/dz/673867.html∙跨国电子商务对传统的国际税收法律/w/dz/673866.html∙电子支付有哪三种类型/w/dz/673865.html∙电子支付的支付流程是怎样的/w/dz/673864.html∙团购网售服务无保障渐成顽疾/w/dz/673863.html∙新型电子支付工具和网络标准/w/dz/673862.html∙国际避税的主要方式和手段/w/dz/673861.html∙广电网络运营的法律保障问题研究/w/dz/673860.html∙网站运营第一阶段 /w/dz/673859.html∙乱象横生商务部制定首个团购网站信用认证新规/w/dz/673858.html∙网店实名制是在为收税开路/w/dz/673857.html∙论网络运营商对用户隐私权的侵害/w/dz/673856.html∙网络广告呼唤游戏规则的革新/w/dz/673855.html∙网络用户隐私权的法律保护/w/dz/673854.html∙电子商务法 /w/dz/673853.html∙对比信息网络传播权与传统著作权/w/dz/673852.html∙网游实名制标本兼治有赖技术进步/w/dz/673851.html∙电子商务中电子货币洗钱犯罪问题/w/dz/673850.html∙什么是电子商务 /w/dz/673849.html∙试验十三网络金融监管和网络金融法律/w/dz/673848.html∙网络支付责任承担的问题/w/dz/673847.html∙农行电子支付卡存在哪些安全隐患问题/w/dz/673846.html∙世界各国对电子商务采取的税收/w/dz/673845.html∙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探析/w/dz/673844.html∙电子商务对常设机构原则挑战/w/dz/673843.html∙Internet对传统国际/w/dz/673842.html∙人肉搜索或能终止 /w/dz/673841.html ∙隐私权在网络空间中面临的的挑战与对策/w/dz/673840.html∙电子商务交易纠纷的解决途径/w/dz/673839.html∙门槛低导致团购网站数量剧增/w/dz/673838.html∙电子金融的主要服务内容有哪些/w/dz/673837.html∙电子政务发展需法律法规支持/w/dz/673836.html∙电子签名的功能等同原则/w/dz/673835.html∙国际上对跨国电子商务所得课税的原/w/dz/673834.html∙完善我国电子商务税收征管法律/w/dz/673833.html∙网络隐私权问题产生的原因/w/dz/673832.html∙电子商务的核心价值到底是什么/w/dz/480494.html∙电子商务对客户关系管理的影响/w/dz/480492.html∙网交会人气旺老外也迷电子商务/w/dz/480491.html∙中国移动在深启动B2B电子商务/w/dz/480488.html∙互联网地图服务审查要求和责任制度/w/dz/480486.html∙湖南广电与淘宝投1亿建公司图谋电子商务/w/dz/480484.html∙IDC电子商务迈向纵深电子支付成发展利器/w/dz/480483.html∙高智能保安全 /w/dz/480481.html∙东阳中小企业借力移动电子商务扩大营销/w/dz/480478.html。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