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数学四年级《线与角》教案

小学数学四年级《线与角》教案

实践应用
观察钟面,钟面上的指针指示的时间为9时,时针与分针之间的夹角是()度。
文化
阅读
《量角器的发明量角器的发明》
学习
重难点
1.体会角度量的本质,体会1°到底有多大。
2.会估测生活中角的大小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活动一:如何度量角的大小
首学:
学生思考:
第三幅图中的滑梯与地面形成的角最大,比较危险,第一幅图中的滑梯与地面形成的角最小,滑行更困难。
3群学:请学生上台展示
4共学:总结
活动二:
1首学:
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时,是平角
2互学:
师:组织小组讨论,平角有什么特别,生活中有哪些地方有平角。
3.共学
教师示范画平角,注意要先画顶点,再画两条边(黑板演示),
活动三:
1.首学:
教师演示周角的形成过程,(当一边固定,另一条边绕着顶点旋转一周回到原处)。说明:周角像一条射线,但它不是一条射线,只不过它两条边重合而已。
3.练习画一个120度的角
活动一:认识量角器
首学:
师:观察量角器,你发现了什么?
共学:
活动二:找角,量角
3.找一找生活中的平角与周角。
应用
作业
作业练习
1.在钟表上分别拨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
实践应用
在点子图上画平角和周角
文化
阅读
书名:数学知识大全
学习
重难点
1.认识平角、周角;理解各种角的形成过程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2.理解平角与周角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活动一:做“活动角”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活动一:认识量角器
首学:
学生思考:
共学:
1.认识外圈刻度,内圈刻度,中心和0刻度线。
2.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
活动二:找角,量角
首学:
在量角器上找50度,140度的角
互学:
1.估计。
2.量一量,∠1∠2的度数,说一说怎么量。
群学:
小组展示
共学:
学生总结量角的方法:
1.首学:
回忆角的组成部分:一个顶点,两条边。
2.互学:
小组合作,制作活动角
小组讨论
3.群学:学生演示制作活动角的过程,得出结论角的大小与角的张开程度有关,张开越大,角越大。
4.共学:学生做笔记
活动二:
1.首学:
理解平角,学生操作学具感受平角的形成过程。
2.互学:
学生讨论
平角比钝角大,平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
3.直角、平角、周角的度数
学习
目标
1.经历角的度量过程,探究度量角的方法,了解1°有多大。
2.认识角的度量单位
3.直角、平角、周角的度数
探究
问题
1.如何度量角的大。
2.淘气是如何测量∠2的
应用
作业
作业练习
(1)角的计数单位是(),用符号()表示。
(2)测量角的大小,要用( )。
(3)把()分成180份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度,记作()。
互学:
1.学生讨论
群学:
小组1:我们想用直尺度量角的大小,发现无法测量。小组2:我们是用三角尺上的一个角进行测量的,发现只能测量出角的一部分,还余下一部分无法测量。
共学:
(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得出:要想准确知道角的大小,必须有一个标准的度量角的单位。)
活动二:想一想,认一认
首学:
(课件出示圆中的5份、10份)你知道这两个角分别是多少度吗?(5°10°)
找生活中的平角:一字马,展开双臂
3.共学:学生在练习本试画平角。
活动三:

理解周角
学生操作学具感受周角的形成过程。
2共学:
找生活中的周角
活动一:做“活动角”
1.首学:
老师提问:你还记得什么叫角吗?它由哪几部分组成?
2.互学:
师:小组内,用两张硬纸条和一枚图钉做一个活动角。
提出问题: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第一步:中心点对准角的顶点
第二步:零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分清是内圈的零刻度线还是外圈的零刻度线
第三步:从(内或外)零刻度线开始,看另一条边所指的度数
活动三:画角
首学:学生独立画角
共学:
1.学生模仿画角。
2.学生总结:
先画一条射线,把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零度刻度线和射线重合,在量角器60度的刻度线的地方记一个点。
3.能用工具准确画出指定的角
探究
问题
1.如何度量角的大。
2.淘气是如何测量∠2的
应用
作业
作业练习
(1)练一练第4题
(2)画一个75°的角
实践应用
观察钟面,钟面上的指针指示的时间为9时,时针与分针之间的夹角是()度。
文化
阅读
《量角器的发明量角器的发明》
学习
重难点
体会角度量的本质,体会1°到底有多大。
会估测生活中角的大小
互学:
(学生找角,观察后发现:直角=90°,平角=180°,周角=360°)
活动一:如何度量角的大小
首学:
1.师:观察书中图,用角的知识分析哪个滑滑梯更舒适,更安全?
互学:
1.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度量三个角的大小呢?说一说。
群学:
组织学生发言
师引导:看来大家的测量结果都不够准确,想一想,怎样测量才能更准确呢?
板书
设计
角的度量(一)
平角=180°
周角=360°
人们将圆平均分成360份,把其中的1份叫作1度(记作1°)。
教学
后记
学科
数学
单元
二线与角
备课者
课型
学时课
课题
角的度量(二)
执教者及时间
学习
要点
1.认识量角器
2.能用量角器正确度量角的度数
3.能用工具准确画出指定的角
学习
目标
1.认识量角器
2.能用量角器正确度量角的度数
共学:
引导学生观看数学书中淘气的测量办法
总结:要想准确知道角的大小,必须有一个标准的度量角的单位。
活动二:想一想,认一认
首学:
说明:在数学王国中,人们将圆平均分成360份,把其中的1份所对的角的大小叫作1度(记作1°),通常用1°作为度量角的单位。
互学:
师:请大家找一找,看看你能不能找到直角、平角和周角。你发现了什么?
2.共学:找生活中的周角
周角:身体转一圈,风扇转一圈等;
板书
设计
旋转与角
平角: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时是平角
周角:当一边固定,另一条边绕着顶点旋转一周回到原处是周角
教学
后记
学科
数学
单元
二线与角
备课者
课型
学时课
课题
角的度量(一)
执教者及时间
学习
要点
1.经历角的度量过程,探究度量角的方法,了解1°有多大。
2.认识角的度量单位
小学数学四年级《线与角》教案
学科
数学
单元
二线与角
备课者
课型
学时课
课题
旋转与角
执教者及时间
学习
要点
1.角的再认识。
2.认识平角和周角。
3.综合运用新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
目标
1.角的再认识。
2.认识平角和周角。
3.综合运用新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探究
问题
1.你能做一个“活动角”吗?做一做,想一想。
2.观察“活动角”的旋转过程,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