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福建省泉州市高三第二次质检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吕氏春秋·上农》载:“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
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
”小农经济的这种形态,主要取决于A .个体分工B .社会制度C .生产能力D .劳动力短缺2. 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
“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
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A .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B .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C .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D .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3. 中国古代某项水利工程兴建后,当地出现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的景象。
该水利工程的始建者是A .孙叔敖B .管仲C .李冰D .郑国4. 北朝推行均田制,规定年满15岁男子依照制度占有一定数量的耕地,按户缴纳赋税,并要求男子达到15岁、女子达到13岁,必须嫁娶,不得拖延。
均田制的目的是A .抵制土地兼并B .促进人口增长C .增加财税收入D .稳定个体小农5. 表1呈现的变化反映了表1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6. ly:Calibri; font-size:10.5pt"> 唐宋明清河南 15 16 2 1 江苏 7 8 17 497. 明后期,某地佃户将收获的好米换取银钱自用,劣质米交租,丰收之年也声称歉收,拖欠地租“渐以成风”,官府勒令田主完粮纳税,“于是称贷(借高利贷)完官而田主病”。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商业的发展冲击农业B .佃户人身依附关系弱化C .佃户与地主矛盾激化D .国家税收政策发生变化8. 辛弃疾说:“北方之人,养生之具不求于人,是以无甚富甚贫之家。
南方多末作以病农,而兼并之患兴,贫富斯不侔矣,”这种现象表明当时A .北方农业比南方发达B .商业是贫富分化的根源C .南方商业比北方发达D .北方社会比南方更稳定9. 南朝初期,江淮地区“土多稻田”。
为了“尽勤地利”,朝廷令“自今悉督种麦,以助阙乏”。
这证明该地区在推行A .垄作法B .套作制C .稻麦二熟制D .一年三熟制10. 文献与考古表明,唐代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式锦”。
这表明A .外来文化改变了唐代的社会生活B .唐代中后期手工业趋于衰落C .外来的丝织技术超过了唐朝D .中外文化交流互动日益深入11. 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
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A .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B .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C .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D .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12. 元朝时,大规模的漕粮海运前所未有,海外贸易繁荣,泉州还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港”。
这反映出当时A .重农抑商政策废止B .造船航海技术进步C .内河航运严重不畅D .陆上丝绸之路受阻13. 公元前217年,某商人在宛(今河南南阳)交易时使用蚁鼻钱(楚国货币),被当地官府依据《金布律》处罚。
这表明A .秦半两钱过重使用不便B .蚁鼻钱比秦半两钱值钱C .蚁鼻钱非当时颁定货币D .秦半两钱未在楚地流通14. “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
到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为一座桥梁,一个起程点了。
”架起这座桥梁的开拓者是A .迪亚士B .哥伦布C .达迦马D .麦哲伦15. 1494年,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教皇仲裁下,划定了一条如图所示的分界线。
这意味着A .两国当时的航海成果得到承认B .大西洋是两国争夺的焦点C .其他国家被永远排除在殖民争夺之外D .开辟新航路的主要目的是传播基督教16. 1500~1800年美洲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
造成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 .美洲原住民遭到大量屠杀B .欧洲人对美洲不断的探险和征服C .外来疾病导致美洲原住民大量死亡D .欧洲人在美洲大陆的分布越来越广泛17. 中科院自然科学所研究员宋正海认为,即使郑和航海到达西欧,今日世界历史格局也不会有根本性不同。
下列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A .中国是小农经济和专制制度B .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C .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D .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18. 从生产方式变革的角度看,新航路开辟的进步意义在于A .资本原始积累速度加快B .使世界走向整体化C .西欧列强开始殖民扩张D .欧洲贸易中心发生转移19. 从1789-1848年,发生在英国的大变革……应该看作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喷发,并且还在继续使整个世界发生变革。
对“使整个世界发生变革”理解不正确的是A .工业化进程加快B .社会结构分化加剧C .洲际间联系加强D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0. 据统计,1850年德国的专利授予数目为243项,1870年为4132项,1900年达到8784项。
这反映出德国A .海外市场的拓展主导着科技发明B .在整体科技实力上遥遥领先于他国C .政府在科技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D .从欧洲其他国家大量引进技术发明21. 欧美国家率先实现了从有机物经济向无机物经济的转变,即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
直接推动这一转变的是A .牛顿经典力学B .达尔文进化论C .蒸汽机D .计算机22. 1879年,一条科技新成果的消息传到英国后,伦敦证券交易所的煤气股票价格狂跌。
该科技成果是A .西门子发明的发电机B .本茨研制的汽车C .爱迪生发明的白炽灯D .贝尔发明的电话23. 有学者提出了“ 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 的观点。
其中“ 第一次历史巨变” 是指A. 由君主专制走向民主共和B. 由民主共和走向社会主义C. 由愚昧、专制走向民主、科学D. 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24. 有学者通过计量化的统计得出,从武汉失守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南昌会战等9次大规模战役,占国民党22次会战的41%,甚至有过一些攻势作战。
这一时期国民党还有大的战斗496次,占整个抗战时期战斗的44%,共伤亡137 . 6万人,占整个抗战时期伤亡人数的43%。
由此最能说明A .国民党在相持阶段仍然继续抗日B .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C .正面战场牵制了防御阶段日军侵华的主要力量D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25. 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的条件是:西欧必须集体制定复兴计划,并且要互相协调生产与流通。
由此可见,马歇尔计划A. 缓解了欧洲的燃眉之急B. 其真实目的是控制西欧遏制苏联C. 为西欧经济一体化奠定了基础D. 为美国培养了一个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对手二、综合题26. 城市的发展尤如一本书,每一页都记述着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以农立国”的农耕时代,景德镇素以手工业发达而著称。
景德镇属浮梁之兴西乡,土宜于陶。
宋景德年,始置镇,奉御董造(奉皇帝之命督造),因改名景德镇。
瓷器生产分为和土、澄泥、造坯、过刮、汶水、打圈、过釉、入匣、满窑等工序,“共计一环工方,过手七十一,方克成器”。
景德……业制陶器,利济天下,行于九域,施及外洋。
四方远近事陶之人,挟其技能以食力者,莫不趋之如鹜。
万历年间(1573~1620年),“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工”。
——选自《景德镇陶录》《明清经济及中外关系》(1)根据材料一分析景德镇制瓷业发展的原因。
材料二历史上的台儿庄曾是一座商贾云集、文化底蕴深厚的秀美古城。
号称“ 天下第一庄”的台儿庄的兴盛,与明代大运河台(儿)庄段的开挖密切相关。
据清《峄县志》记载:“台(儿)庄跨漕渠,当南北孔道,每年漕运粮食约400万石,商旅所萃,居民饶给,村镇之大,甲于一邑。
” 每当夜幕降临“ 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
浙商沈绮因台儿庄商运兴盛来这里销售茶叶,并开谢裕大茶行。
晋商吴玉章开“日昇昌”分号,为各路商贾办理汇兑和存放金银业务。
(2)据材料概括明清时期台(儿)庄商业繁荣的表现有哪些?材料三伴随着18世纪欧洲经济的发展,近代城市也随之发展起来。
英国的曼彻斯特从一个瘟疫肆虐的乡下小镇演变成工业重地。
18世纪60年代,第一家棉纺厂创立,第一条运河开工兴建。
1776年运河延至利物浦海港,开通远海,1830年史蒂芬孙修建从曼彻斯特到利物浦的铁路,这是第一条完全用机车牵引的铁路。
该城的棉纺厂在1802年有52家,1809年64家,到1830年达到99家。
当时的棉都曼彻斯特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从此曼彻斯特及整个世界的面貌改——摘编自《曼彻斯特科学博物馆说明》( 3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曼彻斯特发展成为近代城市的因素。
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日本学者宫崎市定在《东洋近代史》中说:“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因而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
”中国现代历史学家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认为“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
评材料中关于宋代的观点。
28.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故治国者欲民之农也。
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则众力不足也……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无弱也……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多),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
——摘自《商君书》材料二在梭伦改革后的 80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
在梭伦以前的时代盛行的农村高利贷,以及地产的无限制的集中,都受到了节制。
商业以及靠奴隶劳动日益大规模发展起来的手工业和工艺,都成了流行的职业……由货币、奴隶以及商船构成的财富日益增加,但是,这些财富已经不是仅仅用来购置地产,它已经变成了人们所追求的目的本身了。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 )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商鞅与梭伦所采取经济政策的主要指导思想。
( 2 )据材料一,概括“事商贾”带来的危害。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在梭伦改革后的 80 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参考答案及解析第1题【答案】第2题【答案】第3题【答案】第4题【答案】第5题【答案】第6题【答案】第7题【答案】第8题【答案】第9题【答案】第10题【答案】第11题【答案】第12题【答案】第13题【答案】第14题【答案】第15题【答案】第16题【答案】第17题【答案】第18题【答案】第19题【答案】第20题【答案】第21题【答案】第22题【答案】第23题【答案】第24题【答案】第25题【答案】第26题【答案】第27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