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部审计及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学员版)精品PPT课件

内部审计及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学员版)精品PPT课件


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比较
比较对象 选派指定 所需资格 独立性 权利 主要目的 工作范围的限制 报告责任
内部审计
作为内部员工,由 管理层选派指定
由管理层决定需要
外部审计
作为外部聘请的专业人员, 由股东大会选派指定
由注册会计师协会及其 他资格认定机构确定
仅独立于被审计的机构 只有作为内部职工的权利
既独立于委托人, 又独立 于被审计机构
拟订项目审计计划与审计方案
项目审计计划的内容: 审计目的和审计范围; 重要性和审计风险的评估; 审计小组构成和审计时间的分配; 对专家和外部审计工作结果的利用;
拟订项目审计计划与审计方案
审计方案的内容: 具体审计目的; 具体审计方法和程序; 预定的执行人及执行日期;
拟订项目审计计划与审计方案
拟订项目审计计划与审计方案时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 经营活动概况; 内部控制的设计及运行情况; 财务、会计资料; 重要的合同、协议及会议记录; 上次审计的结论、建议以及后续审计的执行情况; 上次外部审计的审计意见;
了解有 关程序
理解分析 相关经营 风险及内 部控制
程序分析 程序测试 程序改进
评估具体 程序内的 风险
评估具体 程序的有 效性及缺 陷
测试现有 的控制程 序
-确认 控制弱 点
-原因
-补救 措施
基本审计方法
讨论法 (Discussion) 观察法 (Observation) 审阅法 (Inspection) 抽样测试法 (Sampling)
小的企业
确定审计重要性水平,评估审计风险
审计重要性水平的层次:
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账户和交易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确定审计重要性水平,评估审计风险
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确定方法:
资产总额的0.5%至1% 净资产的1% 营业收入的0.5%至1% 利润总额的5%
确定审计重要性水平,评估审计风险
账户和交易层次重要性水平确定方法:
确定审计重要性水平,评估审计风险
内部审计人员可以实施以下审计程序,以评估重大差异或 缺陷风险:
询问被审计单位相关人员及组织相关管理层; 查阅被审计单位的经营业务手册、内部控制手册等资料; 查阅被审计单位年度经营计划、财务预算等文件; 检查交易或事项的凭证和记录; 观察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 选择若干交易进行测试。
按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乘上各账户余额 各账户和交易的重要性水平确定为会计报表层次
重要性水平的20%至50% 各账户和交易的重要性水平确定为会计报表层次
重要性水平的1/6至1/3
确定审计重要性水平,评估审计风险
审计风险包括两方面内容:
重大差异或缺陷风险指被审计单位经营活 动及内部控制中存在重大差异或缺陷的可 能性;
3、审计实施阶段
符合性测试
符合性测试的目的; 符合性测试的方法; 符合性测试审计程序的设计以及审计程序的实施; 符合性测试过程中主要调查问卷的设计; 符合性测试过程中采用的主要审计方法及其操作
要点;
实质性测试
实质性测试的目的; 实质性测试的方法; 实质性测试审计程序的设计以及审计程序的实施; 实质性测试与相关审计工作底稿的设计; 实质性测试过程中采用的主要审计方法及其操作
2、审计计划阶段
了解被审计单位
股权结构与行业特征; 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 主要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 持续经营能力;
确定审计范围以及审计重点
根据审计目的确定; 根据经验判断确定; 采用横向分析、纵向分析、趋势分析、比率分析
等方法确定;
确定审计重要性水平,评估审计风险
确定审计重要性水平的方法:
利润法:适用于比较稳定、回报率较合理的企业 收入法:适用于微利企业和商业企业 资产法:适用于金融、保险或其他资产大而利润
1、内部审计的基本概念与必备理念
内部审计的概念
企业内部的一个独立机构。 内部审计的目的
通过检查、评估组织内部的各项活动,评估其效果和效率。进行原 因分析、提供咨询建议。
为什么要有内部审计 公司规模的日益扩大 机构和其业务的日益复杂 协助管理层更有效地履行其责任 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并增强其活动的附加值
用的效率和效果 协助外部审计人员
存货盘点
指标考核
价值评估
发询证函
效率考察
符合性测试
协助外审
咨询建议
风险管理咨询
……….
……….
内部审计过程
理解期望
理解、分 析经营状

确认相关 程序及风

分析相关 程序及风

汇报企 业经营 战 略, 目标
理解有 关业绩 衡量指 标
确定审计重要性水平,评估审计风险
内部审计人员的检查风险与以下因素有关: 抽样审计方法的应用; 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道德水准; 内部审计人员所用审计方法的适当性及有效性;
确定审计重要性水平,评估审计风险
审计重要性水平对于审计实务的影响: 审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与审计计划阶段的工作开展; 审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与审计实施阶段的工作开展; 审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与审计报告阶段的工作开展;
由相关法律规定
由管理层决定,如防错 纠弊、效率考察等
对财务报表发表真实公 允的审计意见
由管理层决定
不受任何限制
对审计委员会、董事会或其 对董事会或股东大会报告, 他内部机构, 不具鉴证作用 所出具报告具有鉴证作用
内部审计在现代企业中的角色和职能
企业内部活动的监督者 防错纠弊的检察员 监控企业运作和资源使
检查风险指审计人员未能通过审计测试发 现重大差异或缺陷的可能性。
确定审计重要性水平,评估审计风险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合理运用专业判断,考虑下列事项,评估重大差异 或缺陷风险:
管理层的品德和能力; 管理层遭受的异常压力; 重要岗位人员的变动情况; 经营活动的复杂性; 影响被审计单位的环境因素; 容易受损失或被挪用的资产; 经营活动中运用估计和判断的程度; 内部控制设计及执行情况的预估;
要点;
企业内部审计及内部控制 与财务风险管理
章从大
个人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MBA、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 实战派管理专家与著名培训师(世界华人讲师500
强) 国富经济研究院特聘教授 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总裁班特聘讲师
一、内部审计
主要内容
■内部审计的基本概念与必备理念 ■审计计划阶段 ■审计实施阶段 ■审计报告阶段 ■主要审计实务问题探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