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2、工程概况 (6)2.1建设概况 (6)2.2设计概况表 (7)(1)本工程基础埋置深度、土质情况及周围场地条件对施工带来较多困难,基础埋置较深,开挖深度大,基坑呈不规则多边形,场地周边仅有一条临时施工便道,出入口少,同时因地域气象环境影响,雨水多且雨季长久,场地周边没有有效的排水渠道,夏天台风天气较多,对于桩基施工进度影响较大; (8)(2)本工程整体地下室占地面积大,地质分布变化较大,岩土量大,总工期短,施工交叉工序多,工种及人员众多,对于项目部施工组织调配要求给予了极高的要求; (9)(3)土方先行开挖,而后进行孔桩挖掘,必须预留通道进行出土及相应施工通道,对于桩基施工进度及施工组织带来极大影响; (9)(4)西北侧边坡较高且为农田,排水较为困难。
(9)3、施工部署 (9)3.1工程目标 (9)3.2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 (9)3.3施工流水段的划分及施工工艺流程 (10)3.4施工准备 (11)(3)施工机械用电采用一机一闸一箱一漏制,保证施工用电的安全; (17)4、施工进度计划 (17)4.1工期目标 (17)4.2进度计划 (17)4.3桩基工程总体完工时间控制计划 (18)5、主要各工序施工方法 (18)5.1桩位放样 (18)5.2冲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 (19)5.3后注浆 (31)6.1桩基项目部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职能分配表 (36)6.2质量保证措施 (38)6.3 技术保证措施 (39)6.4 工期保证措施 (39)6.5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保证措施 (40)7、成品保护 (47)7.1成品保护范围 (47)7.2成品保护措施 (47)8、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47)8.1工期目标: (47)8.2质量目标: (47)8.3成本指标: (47)9、竣工验收所应提供的资料名称 (49)附图—施工进度计划 (50) (50)附图二桩机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51) (51)附图三桩机走机顺序图 (51)52附图三桩机走机顺序图 (46)1、编制依据1.1我司与晋江市房屋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签订的施工合同;1.2海口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提供的施工图纸;1.3福建省泉州市水电工程勘察院提供的《晋江市双龙路东拓苏厝安置小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4主要国家或行业规范、标准、规程、图集、地方标准、法规图集。
规范、标准、文件一览表表1.4-1此次桩基施工除参照以上施工标准执行外,还应遵循其它相关国家及地方规范及标准。
1.5 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1.6公司企业标准 1.6.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1.6.2安全环境管理手册 2、工程概况 2.1建设概况桩基工程建设概况一览表 表2.1-1概况一览表表2.2-12.3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2.3.1场地地形地貌拟建场地位于晋江市陈埭镇的缓坡地带,场地开阔,原为耕作土,地面高低起伏不平,现已部分填土平整,地面标高为11.75~17.47m,地貌上属于剥蚀残丘。
2.3.2场地各岩土层基本特征拟建场地按工程勘察揭示的岩土层,其岩土工程性状划分为六层。
场地内自上而下各岩土层的基本特征分述如下:1.素填土(Q4ml):灰褐、黄褐等色,新近回填土,以素填土为主,多为坡、残积土新近回填,底部约0.3m多为可耕作土,未经专门压实处理。
松散,干~稍湿。
标贯N=3.0~4.0(击)。
厚度为0.50~2.40m。
2 粉质粘土(Q4dl):褐色、灰褐色,坡积成因,含有少量中砂。
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任性中等;稍湿~饱和,可塑。
标贯修正击数=6.3~24.6(击)。
厚度为0.60~8.20m。
3 残积砂质粘性土(Qel):黄褐色、灰白色,多为花岗岩分化土,局部为灰绿岩分化土,石英粗颗粒含量约15%。
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低、任性低;稍湿~饱和,为硬塑~坚硬状态,局部呈可塑状,属硬塑状残积土。
标贯N=6.6~29.9(击)。
厚度1.20~15.70m4 全风化花岗岩(r5^2):灰褐、灰白色,花岗岩分化呈散体状,石英粗颗粒含量约30%。
稍湿,坚硬,标贯修正击数=30.0~49.6(击)。
厚度1.00~7.20m。
未见洞穴、临空面、破碎岩体或软弱岩层。
5 强风化花岗岩(r5^2):灰褐、灰白色,花岗岩强烈分化,结构已大部分破坏,上部分化呈砂土状,下部呈碎块状。
稍湿,极硬,标贯修正击数=50.6~181.3(击),中下部标贯反弹。
厚度0.30~23.80m。
该层中常见有透镜体状孤石分布,大小在1.0-4.0m之间。
6 中等风化花岗岩(r5^2):灰褐、灰白色,花岗岩(局部为脉状灰绿岩)节理、裂隙较发育;上部岩体较破碎,以灰褐色为主,岩芯呈块状或短柱状;下部岩体较完整,以中微分化为主,呈灰白色,岩芯呈长柱状。
岩采率约85%,RQD约35%,勘察厚度>5.00m,未钻穿。
未见洞穴、临空面、破碎岩体或软弱岩层。
2.3.3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及水土对建筑材料评价该场地地下水主要赋存于花岗岩风化岩土层的孔隙、裂隙中。
地下水类型属潜水,局部略具承压,主要接受雨水补给和同一岩层间的侧向补给,向东南方向或场地低低洼处排泄。
场地内的粉质粘土、残积砂质粘性土和全风化花岗岩层属弱透水土层,富水性差;素填土、强风化花岗岩为中-强透水含水层,富水性较好;中等风化花岗岩根据裂隙发育不同渗透性及富水性也不一样。
该场地的地基础存在湿润区,其环境类别属于Ⅱ类。
其中赋存于坡残积土中的含水层渗透性弱,赋存于风化岩层中的含水层渗透性强。
该场地的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和钢筋混凝土中钢筋在干湿交替条件下和长期浸水条件下均具微腐蚀性。
应按《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混凝地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规定进行防腐处理。
2.3.4场地地震效应根据国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该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s,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根据国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表5.1.4-2,拟建场地特征周期为0.45s。
该场地位于缓坡地上,场地内存在不饱和砂土层和饱和软土层,因此不必考虑液化和软土震陷问题。
2.4工程特点(1)本工程基础埋置深度、土质情况及周围场地条件对施工带来较多困难,基础埋置较深,开挖深度大,基坑呈不规则多边形,场地周边仅有一条临时施工便道,出入口少,同时因地域气象环境影响,雨水多且雨季长久,场地周边没有有效的排水渠道,夏天台风天气较多,对于桩基施工进度影响较大;(2)本工程整体地下室占地面积大,地质分布变化较大,岩土量大,总工期短,施工交叉工序多,工种及人员众多,对于项目部施工组织调配要求给予了极高的要求;(3)土方先行开挖,而后进行孔桩挖掘,必须预留通道进行出土及相应施工通道,对于桩基施工进度及施工组织带来极大影响;(4)西北侧边坡较高且为农田,排水较为困难。
3、施工部署3.1工程目标3.1.1 质量目标:桩基工程达到国家质量验收合格标准。
检验批验收一次合格率90%以上,桩身检测结果Ⅰ类桩不低于总量的90%,Ⅱ类桩控制在10%以内,无Ⅲ、Ⅳ类桩出现。
3.1.2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目标:安全达标率100%,安全生产重大事故为零,轻伤事故频率控制在5‰以下;所有进场施工人员安全教育考核率达100%,特殊岗位操作人员持证上岗率达100%;各种防护用品、设施合格率应达100%,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率100%,签字率100%;施工现场安全隐患整改率98%以上,重大隐患整改率达100%;接触有害因素作业职工的体检人数应达80%,职业性健康监护率应达80%。
3.1.3工期目标:总工期安排150个日历天数。
3.2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为确保优质、高效地完成本工程施工任务,公司抽调技术骨干组成工程项目经理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项目班子,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3.3施工流水段的划分及施工工艺流程3.3.1施工流水段的划分施工顺序:拟进5台ZZ-6A型冲孔桩机分区块进行流水施工(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3.3.2冲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3.4施工准备3.4.1技术准备3.4.1.1施工图设计技术交底及图纸会审施工前将施工图纸提前交给工程技术人员与项目施工员进行图纸熟悉,将施工图纸设计问题及施工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各专业图纸之间的相互矛盾先进行内部自审。
根据自审结果由建设单位组织各有关单位进行图纸会审时提出解决。
工程技术人员应将图纸发放给施工班组并根据技术手册(Q/ZQS/062001:2009)要求进行交底(具体交底见技术交底计划一览表),做到操作时能按设计要求进行,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技术交底计划一览表表3.4-1(1)施工方案:在工程开工之前应经公司部门进行审核。
工程施工中必须按施工方案进行组织施工,若有变更应经方案设计人与公司有关科室同意,否则不得随意修改原方案,施工方案应交底至施工班组以及每一分部、分项工程中去,作为工程施工依据。
(2)施工图纸预算:并编制好能用于指导施工的预算书,提供各种资源的需要量。
施工放样人员根据图纸预算书提出各种材料采购计划。
(3)技术交底及作业指导书:从项目经理部到各专业施工班组,均以书面形式表达,班组长在接受交底后,认真贯彻执行。
(4)规范、标准、图集:确定其是否有效,并组织有关人员深入学习,落实解决设计存在的问题。
3.4.1.3测量基准交底、复测及验收与业主、监理单位进行轴线和水准控制点的移交,并依据移交点和建筑平面图进行复测,建立平面控制网,同时办理验收手续。
3.4.2各物质需用量进场计划3.4.2.1主要材料进场计划根据桩基设计图纸测算出各种规格管桩及钢筋的需用量(物资需用计划表),并组织物资采购和进场,材料进场时必须有厂家提供的产品合格证、厂家资质证明文件。
钢筋进场后应立即取样、送检,待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否则,应立即予以退场。
物资需用计划表表3.4-23.4.2.2按“施工机械设备计划”一览表提供的设备组织进场,并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检查,组装和维护保养,使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以保证施工正常进行。
表3.4-3施工机械设备计划劳动划表表3.4-4注:以上为单机单班的人员配备情况。
3.4.2.4原材料检验、试验计划钢材检验、试验计划表表3.4-53.4.2.5.1混凝土试块检、试验计划混凝土试块检、试验计划表表3.4.-73.4.2.6 测量器具(见下表)计量、测量、检验和试验设备计划表表3.4-8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计划表3.4.3.1工程轴线控制网测量定位及控制桩控制点保护与业主、监理工程师办理好建筑物的地面标高和轴线控制点的交接、复核及引测工作,作好交接原始记录,并保护好引测点以便施工期间随时校核轴线及桩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