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县均水河均川镇段治理工程第二标段堤身填筑分部工程施工措施计划编制:审核:审批:湖北楚曜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随县均水河均川镇段治理工程第二标段项目部4月堤身防护分部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1工程名称:随县均川河均川镇段治理工程第二标段1.2分部工程施工部位:左岸2+170-8+5001.3分部工程建设重要内容:左岸2+170-8+500堤身清坡、清基土方开挖,堤身土方填筑等。
1.4分部工程重要工程量:堤身清坡、清基土方开挖约17505m3,堤身土方填筑约48000m3,1.5施工单位:湖北楚曜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随县均川河均川镇段治理工程第二标段项目部二、分部工程建设难点分析及技术办法工程难点及技术办法(1)受限与施工现场环境,土方开挖回填交通运送是本工程难点。
其技术办法:①彻底清除土方开挖覆盖层;②选取合理机械设备配备,布置好交通环形引导及分流工作;③土方开挖回填运送交通线路应尽量合理,减少干扰及对周边居民生产生活影响,运用现场地形修建各种堤顶汇车区,并修建某些堤身暂时交通道路。
(2)施工战线长,任务量线性布局,相对工期短,资金、人员、设备、材料投入大,其管理困难,提高工程管理效率是难点。
其技术办法:①分区别段设点布置施工作业面,形成分散又集中模式;②对的制定工程实行筹划,合理编制人、材、机等使用筹划,完善审批与采购程序,保证工程施工过程中所需资源及时到位,满足施工规定;③形成高效管理信息反馈机制,管理层及时掌握工程管理缺陷、漏洞。
三、重要施工方案与施工工艺施工测量3.1控制测量控制测量涉及平面控制测量和水准测量。
3.1.1.平面控制网控制测量对业主或监理工程师提供关于测量资料、数据及测量基准点(线),认真进行复核,校验测量基准点(线)精度,保证测量资料和数据精确性,运用经核验过测量基准点,对施工段进行施工平面控制网点布设,并对所布设控制网进行外业施测及内业平差计算,分析控制网精度,与否满足施工规范规定,在满足精度状况下,报监理工程师批复后,进行施工。
对测量基准点以及为满足施工精度所布设控制点加以保护,防止损坏,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控制点被移动或损坏后,及时对其进行恢复,以满足施工需要。
在施工过程中,依照设计给座标点结合施工需要和现场施工条件,已经布设了控制网点并进行加密,其精度满足施工规定。
测量办法采用全站仪控制测量,其注意事项为:(1)选用相应级别精度全站仪以达到控制测量规定。
(2)测量前对仪器按规定进行检定、校准;出发前检查仪器电池电量。
(3)使用与仪器配套反射棱镜测距。
(4)在级别控制测量中,关闭气象、倾斜、常数自动改正功能,在测量数据中人工逐项改正。
(5)测量前检查仪器参数和状态设立,如角度、距离、气压、温度单位,最小显示、测距模式、棱镜常数、水平角和垂直角形式、双轴改正等。
提前设立好仪器,在测量过程中不再改动。
(6)手工记录检核各项限差,内存记录取作对照检查。
3.1.2.水准级别测量依照业主或监理工程师所提供高程控制点(水准点)对施工区域进行高程控制网布设,水准点布成结点网,在施工时便于引测高程(水准点间距控制在300m 以内)。
选取牢固基石或埋设混凝土桩作水准标石,再依照施工需要对高程控制点进行加密。
按照施工规定及水准测量关于规定,对所布设水准网点进行测量,测量后对所测数据进行平差计算,得出各水准网点高程,(首级控制点为四等,加密水准点为三等),并与国家水准点进行联测,以得到统一高程系统。
三等水准使用精密水准仪和水准标尺,采用光学测微法进行来回观测或单程双转点观测。
每测站上观测程序都是“后前先后”。
三等水准使用S3型水准仪和木制双面水准尺进行观测。
闭合路线和符合路线可以只进行单程观测,支线进行来回观测。
每站上观测程序是:“后后前前”。
级别水准测量注意事项:(1)用光学测微法读cm如下小数代替直接估读,以提高读数精度;(2)水准路线尽量沿坡度平缓交通道路布设;(3)选取标尺分划成像清晰、稳定和气温变化小时间观测;(4)观测前二十分钟将仪器置于露天阴凉处,晴天观测要打伞,迁站时罩上仪器罩;(5)视线长度、视线高不能超限,每站前、后视距基本相等;(6)安顿脚架使两脚与水准路线方向平行,第三脚轮换置于路线左、右两侧,观测员绕第三脚于半m外走动;(7)施测段水准路线上(两个水准点之间)测站数设计为偶数。
往、返测前、后标尺进行互换。
(8)各测段沿同一路线、用同类仪器与尺垫进行来回测,最佳是往、返测测站和尺垫位置相似;(9)一测段往测和返测,分别在上午和下午不同步间段完毕;(10)相邻测站观测程序相反。
3.1.3、测量放样人员构成工程测量放样好坏是影响工程施工质量能否达到预定效果重要环节,为此,咱们拟成立了专门测量放样小组,测量组由测量工程师负责,并配备6名有实际施工测量经验测量员,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进行测量放样和复测。
3.1.4.测量仪器配备依照工程施工实际,拟重要配备全站仪1台,S3水准仪2~3台,50m钢尺2支,水准塔尺3根,放样花杆8根,并依照需要从公司调用。
堤防土方工程3.2.1清基堤坡内,清除草根、树根等杂物运于渠外。
清基界面在设计边线外30~50cm,清基深度普通为20~30cm。
基本清理彻底,基本要碾压,对基本中树篼、植物根茎、枝叶、废砖瓦砾、水泥渣以及其他杂物等,必要彻底清除,草皮也要严格清除。
待基面解决检查合格并做好施工地质记录,方可填筑。
新老结合部位应彻底清除各种物料和疏松土层。
施工过程中发现各种洞穴、涵管、软土、及冒水冒砂等隐患,应及时会同建设、设计单位研究解决。
3.2.2.取土场土方开挖。
3.2.2.1料场选取前必要对土料作土工实验,测出土料物理力学特性,天然容重,天然含水量,最优含水量,最大干容重,渗入系数等。
3.2.2.2取土应按施工规划进行,依照施工规定进行开采直接填筑,或者含水量偏大而根据关于参数进行加工翻晒后再填筑,不得混入任何有害物质,如淤泥,树枝树根,杂草及垃圾等。
3.2.2.3.取土前必要将土料场表面草皮、树根、乱石等杂物和腐植质土清除干净。
3.2.2.4.土场排水是土场使用核心,为了保证土料正常含水量,减少水位,土料场周边要布置截水沟,依照地形、取土范畴以及施工期间降雨强度来布置土料场内深沟排水系统,排水沟深度随料场开挖面下降而减少,保持雨停场干。
3.2.2.5.土场开采运送重要以采用机械化设备为主,由于土料场厚度不一,采用平面薄层开挖,(当土料场通过排水沟办法使天然含水量接近或不大于施工控制含水量下限时,宜采用立面开挖),选用开挖机械应以实际状况为准,不得破坏土料场,以免影响土料开挖。
冬季施工时,为防止土温散失,也宜采用立面开挖。
3.2.3.对土料规定土料以选用粘土、壤土为宜,粉质粘土有机质含量不超过2%,土料水溶性盐类不超过8%。
塑性指数IP≥17或11≤IP≤17,压实密度不不大于92%,压实干容量不低与15KN/m3,渗入系数K≤1*10-4cm/s。
有较好渗入稳定性、饱和与失水土料体积变化小。
3.3土方回填施工3.3.1施工程序安排原则1、回填与开挖平行组织,加强开挖料运用率,提高机械设备工作效率。
2、土方回填筑本着集中施工,就近运用,统一协调,合理组织原则。
3、考虑雨天及其他不利因素影响,在施工安排上留有一定余地。
3.3.2施工总程序框图本工程中土方回填为标段施工任务重点,对其施工按照相对固定施工程序对各施工区进行控制,详细回填施工总程序见下框图所示3.3.3重要机械配备(1)土方填筑施工强度分析:依照施工总进度安排,土方填筑工程沿河道全线(6330余m)布置,筹划81天(有效施工时间)完毕48000m3,由工期紧任务重,施工期与防汛期重叠,故考虑采用3个作业区同步作业,选取3台1m3反铲挖掘机可满足施工规定。
(2)施工机械生产能力与配备:施工机械按照相应经验,合理配备,各种类型工程机械配备计算公式如下:挖掘机配备——N= W/QTW-设计期限内应有挖掘机完毕总工作量,单位为m3,取2m3(挖填共计);Q-所选定挖掘机实际生产率,单位为m3/h,取40m3/h;T-设计期限内挖掘机有效工作时间,单位为h。
取180h。
代入各项数据计算得N=2.75,取N=3运送车配备——N汽=T汽/nt挖T汽-汽车运土循环时间,该工程假定为平均30min;t挖挖掘机挖土循环时间,该挖掘机假定为1min/斗;n-每台12t汽车装车斗数,本项目假定为12斗装一车;代入各项数据计算得N汽=2.5,取N汽=3台。
现场每个作业区配备1台1m3反铲挖装,配备3台12t自卸汽车装运土料,另配备1台300型装载机完毕弃渣场弃料推平。
3.3.4土方回填本工程回填土方,基本采用开挖后运用料,可以与回填区附近开挖区间同步施工,从而提高工程机械运用率,实现真正意义开挖料运用。
土方填筑施工时应从最低处开始,分层铺料、压实。
土方填筑采用8~12t自卸汽车运料至工作面,进占法卸料,人工配合推土机摊铺平料,10t振动碾碾压密实,卸料铺料-碾压—质检三个工序进行流水作业,某些大型设备施工不便处,采用蛙夯等小型设备夯实。
填筑应分层施工,碾压遍数6~8遍,详细碾压参数应在正式填筑施工前通过实验拟定。
详细层厚应依照碾压机械和碾压实验来拟定,宜在0.3m左右。
在施工中应按规定检查及控制含水量、填土压实行工质量等,并依照现场状况变化及时调节施工办法。
土方填筑料填筑原则按压实度拟定,非粘发性土回填规定相对密度不应不大于0.65,粘性土回填,规定压实度不不大于92%,渗入系数≤1*10-4cm/s,左岸6+859至6+955水毁段堤防重建,堤身采用均质堤,其压实度不不大于93% 土方填筑前,应进行相应土工实验,测定土方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容重等关于指标。
填筑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填料含水量,含水量过大要恰当晾晒,过小则恰当洒水。
护坡坡后回填、防洪墙墙背填料宜采用渗水性强砂性土、砂砾、碎(砾)石、粉煤灰等材料,禁止采用淤泥、腐殖土、膨胀土,不适当采用粘土作为填料。
规定内摩擦角Φ不得不大于30°,填筑相对密度不不大于0.65。
填筑料要尽量运用符合规范规定卵砾石开挖料,局限性某些自料场取料,料场至堤顶平均运距为5.0km。
非粘性土填筑:土方填筑办法拟采用1.0m3反铲挖掘机挖装,10t自卸车运送,采用进占法卸料,75kW推土机分层铺料,铺料平行堤轴线进行,铺土厚度40~50cm,铺料厚度要均匀,表面平整,边线整洁,铺料厚度容许偏差10%,且不应超厚,与岸坡接合处填料不应分离、架空。
砂砾料铺填规定均衡上升,对铺填好后填料、采用人工筑埂方式每一种施工段为50~100米,用水泵分3~5个抽水口对铺填层进行水镇,镇水高度超过铺填厚度10~15cm,待顶部水所有渗入后1~2小时后再进行第二次水镇,水镇次数依照现场实验拟定,用灌砂法直至检测合格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