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质量管理体系与办法第一节保证工程质量技术组织办法一、质量方针咱们质量方针是:信守合同、保证质量,优质服务,为业主提供满意建设工程产品。
二、质量目的1.工程质量合格率100%;2.分项工程质量合格率100%;3.重要分项工程优良率100%;4.分部工程合格率100%;5.分部工程优良率95%;6.主体构造工程优良。
杜绝重大质量事故,无工程质量投诉。
三、质量保证体系1.保证“GB/T 19002-ISO9002”质量体系及公司程序文献和《质量保证手册》贯彻执行,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保证质量“三检制”贯彻。
依照ISO9002 质量原则文献中成熟质保体系规定,结合本工程实际状况,组建项目经理部,建立健全强有力质量保证组织机构。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见下页。
项目经理代表公司对工程质量全面负责,作为工程质量第一负责人,组织制定工程项目质量筹划,保证质量体系有效地运营。
2.项目经理部技术负责人协助项目经理监管工程技术、质量,项目总工(技术负责人)对质量、技术直接负责。
3.项目部专职质检员对工程中各分项工程、各道工序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责令整治,从工序开始时就对质量进行控制。
4.在工程施工中实行控制程序,把质量保证活动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使之系统化、制度化,从而使工程质量始终处在受控状态,制定详细制度如下:(1)工程项目质量承包负责制,严格按质量保证分某些项工程质量目的实行,向建设单位负责。
(2)本工程工序较多,工艺较复杂,质量规定高,分某些项工程必要严格贯彻国家颁发施工及验收规范,操作执行工艺原则。
新工艺必要事先编制工艺原则。
(3)所有核心、特殊工序必要书面交底,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以自检、互检和交接检为中心岗位责任制。
(4)建立各项质量管理制度,让各级管理人员切实履行各自职责,并制定行之有效奖罚办法,加强项目管理层和作业层责任心。
(5)建立材料、设备报检制度,对所有用于本工程材料均要有完善出厂合格证、材质证明、使用阐明书等关于资料,并经复检和报业主、监理承认后,投入使用。
(6)施工过程中坚持样板先行引路方针,各专业分项施工开始时,必要先施工出样板,经业主、监理验收通过后,严格按样板原则进行全面施工。
(7)建立施工生产例会制,及时提出和消除质量隐患。
(8)施工挂牌制度,各工种如混凝土、砌体、装饰等施工过程现场挂牌,注明管理者、操作者、施工日期及有关配比等图文技术记录,机具操作应挂操作牌。
PDCA循环阐明: P—筹划阶段D—实行阶段(9)坚持施工过程质量三检制度。
每道工序坚持实行班组自检、项目复检,再向监理报检制度,作好文字记录。
(10)竣工回访服务承诺制度。
在承诺时间内配合业主分析维修因素,及时派人在规定期限内做好修缮。
5.在全面熟悉施工图,充分领略设计意图前提下,建立以公司总经理、总工程师为首质量安全管理、检查、保证体系,全面控制施工项目工程质量。
建立PDCA 循环系统全面控制质量达标。
加强施工过程管理,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健全施工全过程质量保证体系,对工程实行质量预控法,努力提高操作人员操作水平,有目有预见地采用有效办法,把施工中常用质量通病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做到心中有原则,施工有准则,施工后达到预定目的。
把质量管理由事后检查转变为控制工序及因素,达到防止为主目。
加强全员管理,提高工作质量。
努力健全各项工作原则程序,教诲项目部所有工作人员对各自本职工作承担责任,上自经理下至每个职工,提高全员质量意识。
每个职工必要高度注重工程质量,恪尽职守,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做到从关怀工程,到管理工程,为创市优工程而共同奋斗。
质量保证体系如下框图:(6)施工质量检查系统施工质量检查系统如下框图:四、完善质量体系和质保办法1.项目经理部要依照工程特点,成立本项目工程全面质量管理小组。
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工程师任副组长,将项目工程施工所有工作纳入到质量管理工作之中。
2.全面质量管理小组要结合工程构造特性、装饰规定,防止质量问题浮现,将质量隐患消除在施工过程中。
3.做好现场管理及作业人员质量意识教诲、全面质量管理知识普及宣教,使其掌握与本工程有关质量原则。
4.施工技术人员要熟悉施工图纸和新技术规范,并依照施工组织设计中各分项工程施工工序、工艺流程、操作办法和关于规范规程分环节地向操作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坚持“出手负责制”和“三工序”制度,即检查上工序,保证本工序,服务下工序,搞好质量现场跟踪检查和中间跟踪管理,并作好自检自查记录。
5.所有进场重要建筑原材料和半成品构件,必要有出厂合格证,并按检查原则先作见证取样进行材质检查,合格后方能使用。
6.搞好现场计量管理工作工程,所用机具设备、检测仪器须是完好;特别是检测仪器,必要经计量部门检查合格后再使用。
7.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施工分项工程,先行实验和做样板,实验后总结经验,拟定操作办法后再对施工操作班组作详细书面施工技术交底。
8.施工操作过程中实行跟踪监督和检查并纠正及时偏差,特别是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施工分项工程,或者对质量、安全影响重大分项工程要严格检查,务使各道工序按照施工组织设计中所拟定施工方案组织施工。
9.做好各分项工程隐蔽工程验收,并做好原始记录和办清签证手续,各层各段分项工程竣工后,组织质量检查和评估工作,并做好记录。
五、质量保证办法1.组织保证按公司质量控制程序文献规定构成项目经理部,其组织机构为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技术负责人及四部一室(工程部、技术质量部、物质设备部、经营部、办公室)。
项目经理代表公司对项目全面负责,是工程质量第一负责人,在项目上实行公司质量方针和“质量、工期、服务”公司宗旨,全面履行施工合同。
技术负责人对项目经理负责,协助项目经理监管项目质量保证体系运营,主管项目技术、质量管理工作。
下属各专业项目部按照相应原则设立四组一室。
两级项目某些工明确、互相配合,共同保证GB/T19002-ISO9002 质量原则中各个质量要素都得到有力控制。
2.制度保证(1)端正经营思想,切实做到“六不准”:1)没有设计图纸和施工组织设计或作业设计不准施工;2)自行采购工程材料、配件,未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和业主批准,不准采购;3)材料、配件无合格证和材料不按规定检查或复检不合格,不准使用(由业主下属材料部门提供材料不合格品或无合格证者,除不准使用外,还应及时报告监理工程师和业主)。
4)上道工序质量检查不合格不准转入下道工序施工;5)各类综合管道(含其保温)、设备安装前,未试做或制样且经监理工程师确认者,不准进行施工;6)对质量有重要影响特殊工作人员未经培训并获得上岗证者,不准上岗。
(2)坚持质量一票否决制度坚持质量一票否决制度,其详细规定是:对不合格工序、工件必要坚持返工;质量不合格工件,不准上报工作量,同步对不合格工序、工件不准转入下道工序。
(3)贯彻各级质量责任制项目经理部和各设备制作厂是所承包工程第一负责人。
设备制作厂经理对承建制作工程质量负责,工长对部件加工质量负责,班组长对加工工序质量负责。
3.管理办法(1)施工迈进行质量策划坚持质量目的管理,工程施工前各专业项目部拟定本单位施工项目质量目的及规定,结合工程特点,编制出针对性、操作性强项目质量筹划;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和核心工序、特殊工序施工作业设计编制和审定工作。
(2)严格按照有关技术原则指引施工所有工程实体施工、验评严格按照国家和主管部门及设备供应商所颁发现行技术规范原则进行工作。
4.保证办法(1)用于测量轴线大钢尺除有CMC 标志外,必要要计量检定合格,并应妥善保管,以达到整项工程都使用同一把尺放线。
(2)水准仪、全站仪要按计量规定进行检定合格后才干投入施工使用,并要注意进行妥善保管和使用。
(3)每次轴线测量都应由另一测量组进行复核。
(4)按合同规定,属我方采购材料或设备,在采购和运送、保管上按公司内部相应规定办法进行质量控制。
(5)项目部在材料采购前,必要根据施工图纸制定采购筹划,材料质量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规定,在采购筹划中应注明材料质量原则,由技术负责人审批。
发包商指定供货厂家,其厂家资质证明、产品技术资料收集并报监理公司批准后方可同供货厂家订立供货合同。
(6)物资设备部在实行材料采购时,应对供应商资质和能力进行评价,坚持“货比三家”原则,订货时,严格执行采购筹划或采购合同。
(7)当业主对采购材料提出异议时,应及时向业主提交关于材料支持文献,如业主不批准,应重新制定采购筹划,并进行市场调查,直到满足业重规定。
(8)材料采购后,应对材料进行进货检查,材质(合格证)与实物相应,实物与采购筹划相应。
(9)材料进库后,应分类堆放,台帐齐全,标记清晰。
(10)材料发放执行由技术人员签发限额领料卡制度,防止使用失控(超用、用错),保证材料使用可追溯性。
(11)对于需要复验材料,应先复验后使用。
(12)材料使用过程中随时接受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监督检查。
六、质量通病防治办法在本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防治质量通病,保证工程实现创优目的,贯彻我公司“信守合同、保证质量、优质服务,为业主提供满意建设工程产品”质量方针,必要把质量保证活动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特别是对于某些质量通病多发区,应严格质量控制,制定详细防治办法如下:1.实行程序控制使质量始终处在受控状态。
2.建立工程项目质量承包责任制,严格按质量保证分某些项工程质量目的实行,对建设单位负责。
3.本工程工序较多,工艺较复杂,质量规定高,分某些项工程必要严格贯彻国家颁发施工及验收规范,操作严格执行工艺原则。
4.所有核心、特殊工序必要书面交底,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以自检、互检和交接检为中心岗位责任制。
5.建立各项质量管理制度,让各级管理人员切实履行各自职责。
6.建立材料、设备报检制度,对所有用于本工程材料均要有完善出厂合格证、材质证明、使用阐明书等关于资料,按规定需复检材料经复检和报业主、监理承认后,方可投入使用。
7.建立施工生产例会制度,及时提出和消除质量隐患。
8.坚持施工过程质量三检制度。
每道工序坚持实行班组自检、项目复检,再向监理报检制度,作好文字记录。
第二节重要分某些项工程质量控制办法一、基本/主体工程质量控制办法(一)建筑物平面定位和标高控制1.所有测量仪器必要通过市计量局校验后投入使用。
2.定位放线,建筑物平面定位,必要由都市建设规划部门投设建筑红线,施工单位按照建筑红线引测建筑物主轴线,并将建筑红线延伸到安全地带(离建筑物至少2.0m以外),埋设座标点,座标点采用现浇混凝土墩,高出地面200mm左右,中心点采用元钢(φ18以上)锯十字红线标示,外围加以保护,直至竣工,座标点设立至少不少于4个点。
3.标高拟定,依照设计图纸所明确高程、或业主单位提供高程点,采用水准仪引测至施工现场安全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