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诗词鉴赏古诗鉴赏七种模式

高考诗词鉴赏古诗鉴赏七种模式


“孤城”之小),营造了一种雄阔、
苍凉的氛围,表现了盛唐诗人广阔的
胸襟
教学ppt
5
二、分析技巧型 • 提问方式 • 一般提问: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
法? • 变式提问: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
(或诗人是如何抒发自己情感的?有 何效果?)
教学ppt
6
• 答题步骤: • 1、指出用了何种手法(明确) • 2、结合诗句解释手法(具体) • 3、分析表达效果(具体)
志不清,诗中指精神不振的样子。③鸥性:
海鸥,性喜在海上随潮迎浪,上下飞翔。
狎(xiá):戏耍,玩弄。
教学ppt
22
首联的“议”字是全诗的关键, 为什么?
(1) “议”字用了拟人的手法, 这两句是说,天空的云块来来往往, 忽聚忽散,仿佛在讨论要不要下雨, 笔法轻快,表达了诗人喜悦的心 情; ”(2)在结构上,“议”字 统领了颔连和颈联,颔联写“阴”, 颈联写“晴。
• 一般提问: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 什么?
• 答题步骤:
• 1、分析该词对突出主旨的作用 (内容方面)
• 2、分析该词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形式方面)
教学ppt
21

山行即事 王 质
•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
• 荷雨洒衣湿,蘋风吹袖清。
•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
• 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
• 注:①蘋:一种水草。②酲:Chéng,酒后神
教学ppt
23
六、判断观点型
• 提问方式 • 一般提问:有人这样认为,有人那样
认为,你觉得呢?
• 变式提问:有人这样认为,你同意吗? 请说出理由。
教学ppt
24
• 答题步骤: • 1、表述自己的观点(明确) • 2、用原诗句证明此观点(具体) • 答题套路 • 我认为( ),原因是( )
(从原诗中找到理由并分条陈述)。
教学ppt
27
• 同意。诗人在登高时交织着抑郁和 欣喜的情绪,但诗人在最后借用齐 景公上牛山的典故,表达出淡然的 心境,显示了旷达的情怀。
• 不同意。从诗中的确可以看出情怀 的郁结,但诗人不是故意用旷达的 话来表现他的苦闷,而是在登高时 交织着抑郁和欣喜两种情绪。
教学ppt
28
七、对比鉴赏式
• 提问方式
教学ppt
25
•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教学ppt
26
• 注:春秋时,齐景公游于牛山,北 望国都临淄流泪说:“若何滂滂去 此而死乎!
• 有人认为这首诗是将“抑郁之思以 旷达出之”。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试说明你的理由。
教学ppt
9
请分析“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 断如春水” 句 的艺术手法。
这句诗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 把抽象的感情(无穷无尽的离愁) 变成了具体的形象(迢迢不断的春 水),(2)让人更容易感受到行 人因路程加长、时间变久而产生的 离愁(3)
教学ppt
10
三、分析语言特色
• 提问方式 • 一般提问: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 变式提问: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古诗鉴赏七种模式
拓展训练
教学ppt
1
一、分析意境型
• 提问方式 • 一般提问: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
意境? • 变式提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
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教学ppt
2
• 答题步骤: • 1、描绘诗中的画面(优美) • 2、概括氛围特点(准确) • 3、分析思想感情(具体)
教学ppt
3
• 答题套路
•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 画面,营造了一种( 从而表达了作者( (心情,心境)。
)的 )的氛围,
)的情感
教学ppt
4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意境。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这首诗前两句描绘了一幅塞外辽远阔
大、雄奇险峻的画面(衬托出边塞
杜甫
•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做钓钩。 多病所需唯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
教学ppt
14
这首诗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试作 简要分析
这首诗语言风格自然清新(1);如
“堂上燕”、“水中鸥”,意象浅
近,;“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
做钓钩”,口语化,自然质朴(2)。
教学ppt
7
• 答题套路
• 这首诗用了(
)的表现
手法(艺术手法,修辞手法),如

),从而突
出了(强调了,更有效地表达
了……)作者(
)的情
感(心情,心境)。
教学ppt
8

踏莎行
• 欧阳修
•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 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 如春水。
•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 阑倚。平芜近处是青山,行人更在 青山外。
教学ppt
19
简要分析“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 天”一联中“隐”“没”两字的表 达效果。
“隐”字在诗中是“隐没(于)”之 意,写出高高的树阴遮住了西沉的明 月;“没”字在诗中是“淹没(于)” 之意,写出了银河淹没在破晓的曙光 中,衬托出时光催人离别,难舍难分 的心绪。
教学ppt
20
五、诗眼型
• 提问方式
(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教学特色(明确,简练) • 2、结合相关诗句分析(具体) • 3、分析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具体)
教学ppt
12
• 答题套路
• 这首诗的语言特点是( ),如 ( ),这种风格很好地表达了作 者( )的情感。
教学ppt
13

江村
句)
• 2、结合诗句描述景象(具体,展 开联想)
• 3、分析表达效果(具体)
教学ppt
17
• 答题套路
• 某字在诗中的意思是( ),生动 形象地写出了( )的情景,淋漓 尽致地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
教学ppt
18
• 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作者饱经离乡背井的苦楚、备尝颠沛
流离后终于获得了一个暂时安居的栖
身之所,这种风格很好地表达了作者
此时的闲适心境(教学3pp)t 。
15
四、炼字型
• 提问方式 • 一般提问:这首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是
什么字?为什么? • 变式提问: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
为它好在哪里?
教学ppt
16
• 答题步骤: • 1、解释该字含义(准确,结合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