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行为理论第二章第一节无差异曲线)效用理论(一经济人假设: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总是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获 1.得自己最大的经济利益。
这个假设不仅是分析消费者行为的前提,也是整个经济学的基础。
效用的定义:效用是指商品或服务满足某种欲望的能力,或者是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或 2.服务时所能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效用是人们的心理感觉,是主观评价,没有客观标准。
3.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是可以直接度量的,存在绝对的效用量的大小,可以用基数,(1)这些绝对数值来衡量效用的大小。
3、4……就是用1、2、序数效用论认为消费者可以知道自己对不同消费组合的偏好次序,用第一、第(2)这些表示次序的相对数值来衡量效用。
二、……二者是分析消费者行为的不同方法,基数效用理论是运用边际效用论分析的,而序(3)数效用理论是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来分析的,二者得出的分析结论基本是相同。
( ) 题】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主要区别是1-课后题第1 【例题效用是否可加总边际效用是否递减B A效用是否客观效用函数是否线性D CB答案:解析:基数效用论效用可以加总,所以可将效用分为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基于基数效用论边际效用理论--- 4. (1)总效用: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从商品或服务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总和。
TU,则总效用函数是:假设某一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为Q,总效用为TU= f (Q)总效用取决于消费数量的多少,在一定范围内,消费量越大,则总效用就越一般来说,大。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消费时所带来的满足程度的增加或者效用(2)的增量。
MU=ΔTU/ΔQ 注:①从数学意义上看,边际效用就是总效用函数的斜率。
即在一定时间内,随着消费某种商品数量的不断增加,消费”②“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当商品消费量达到一定程度后,;者从中得到的总效用是在增加的,但是以递减的速度增加反而会逐渐减总效用不但不会增加,边际效用为0;如果继续增加消费,总效用达到最大时,少,此时边际效用变为负数。
无差异曲线二)( 、关于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定1两种组合,消费者总是可以作出,也只能作出下面三种和B 完备性:如果只有(1)AA;③对两者偏好无差异②对B 的偏好大于B;判断中的一种:①对A 的偏好大于注:完备性保证消费者总可以把自己的偏好准确的表达出来。
的偏,对B 的偏好大于C 三种组合,如果消费者对A B、假定有(2)可传递性:A、B 的偏好。
A ,那么对的偏好必定大于对C 好又大于C 可传递性可以保证消费者偏好的一致性。
(3)消费者总是偏好于多而不是少。
即多多益善。
( )题】序数效用论对消费者的偏好假设有课后题第【例题2-61平均性E 无差异性可传递性A 完备性B C 偏好于多而不是少DABC 答案: 2.无差异曲线(1)无差异曲线的涵义无差异曲线是一条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曲线,在这条曲线上消费者对这条曲线上的所有各点的两种商品组合带给消费者的满足程度是完全相同的,该曲线为无差异曲线1-8 各个点的偏好程度是无差异的。
如图在同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可以绘制出无数条无1-7 某消费者的一条无差异曲线图由一组描绘某个消费者偏好关系的无差异曲线构每一条都代表不同水平的偏好。
差异曲线,成的图形称为无差异曲线图。
(2)无差异曲线的特征①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
消费者对数量多的两种商品组合的偏好大于对数量少的两种商的假定,根据“多比少好”消费者得到的满足程度水品组合的偏好,而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代表的商品数量越多,平越高。
②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
偏好形同,根据偏好的可传递性,,偏好相同均位于B I2,AB ;BC 均位于I1BC 、AB 根据多多益善假定,具有更多的比的偏好相同,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与B C B C X2,__更受偏好。
因此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必定比C2③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下倾斜,凸向原点。
的数量,因此,X2 为维持同等的满足程度或效应水平,要增加X1 的数量就必须减少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下倾斜,斜率为负。
这是由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的。
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商品时必须放弃的商品边际替代率是指在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加符号是为了使获得第一种商品个单位。
另一种商品的数量。
表示放弃第二种商品个单位,边际替代率成为正数。
无差异无差异曲线上某一点的边际替代率就是无差异曲线上该点的切线斜率的绝对值。
无差异曲线斜率增加,其绝对值越来越小,也指的是当我们沿曲线下移时,曲线凸向原点,意味着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沿曲线递减。
商品边际替代率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表明的经济含义是指随一种商品消图1-10消费者为了获得这种商品的额外消费而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会越费量的逐渐增加,消费者为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即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来越少,得到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是递减的。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了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即凸向原点。
( ) 题】课后单选第4 当边际替代率沿着无差异曲线递减时,一个前提条件是【例题3—A.无差异曲线斜率为负值B.无差异曲线斜率为正值无差异曲线是凹的D.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C.D答案:( ) 题】无差异曲线的特征有【例题4—课后多选第5A.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B.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可以相交C.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D.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降低E.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ACE答案: 3第二节预算约束一、预算约束的涵义1、预算约束涵义及公式假如在既定价格下,消费者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支付能力的限制表现为一种预算约束。
消、,两种商品价格为P1,两种商品消费数量为X1、X2费者可以支配的收入金额是mP2,则此消费者的预算约束公式为:P X + P X ≤m 2、预算约束线m/P2) A 点坐标(0,0)点坐标(m/P1, B两点连接起来的直线为预算约束线,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图中AB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
) (收入有剩余在预算约束线内的点,表示在两种商品上的花费并未用尽全部收入。
(1))(买不起(2) 在预算约束线外的点,表示支付能力达不到的购买选择。
包括预算线本身及预算线内的点,是消费者预算可行集,是消费者决策时可以选择(3)的区间。
斜率的大小表预算线的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的负比率或两种商品价格的比率负值,(4)明在不改总支出数量的前提下,两种商品可以相互替代的比率。
( ) 题】预算线的斜率取决于5—课后题第3 【例题 A.消费者收入大小B.消费者偏好变化商品的价格D.商品价格和收入 C.C答案:解析:预算线的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的负比率或两种商品价格的比率负值。
二、收入变动对预算线的影响收入增加使预算线向会使预算线出现平行移动。
在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收入改变,右平移,收入减少使预算线向左平移。
增加,预算线向右平移,收入减少,解析:相对价格不变,收入增加,m/P2 ,m/P1预算线向左平移。
三、相对价格变动对预算线的影响的截距固定不变,预算线中另一种商品X2 的价格上升,如果只是其中一种商品1、X1而商品X1 截距缩小,表明随该商品价格上升,可购买的该种商品的数量减少。
4表现为预算线在纵轴上的端点不变,而横轴上的端点发生旋转。
如价格下降向外旋转,价格上升向内旋转。
同比例上升使预算线向左移,会使预算线平移,2、两种商品的价格同比例同方向变化,)价格同比变动,预算线斜率不变同比例下降,预算线向右移。
() 端点不变3、两种商品的价格,以及收入都同比例同方向变化,预算线不动。
(( ) 课后题第7 题】决定预算线变动的因素有【例题6—商品的价格C.消费者收入 A.消费者偏好B. E.商品边际替代率 D.价格弹性BC答案:。
,显然影响预算线的因素就是收入m 和价格p,解析:预算线的端点是m/P2m/P1 四、消费者均衡和需求曲线)(一消费者均衡但无在收入和商品价格已知的条件下,一个消费者关于两种商品的预算线只能有一条,差异曲线却有无数条。
此时,消费者应该如何选择才能实现效用最大化呢? 满足效用最大化的商品组合必定位于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的切点上。
商品的价格商品边际替代率=的斜率恰好等于预算线的斜率。
C在切点,无差异曲线I2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在一定的预算约束下,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之比:消费者应该选择商品的最优组合,使得两种商品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比。
)消费者均衡和需求曲线二( 考试内容:掌握需求曲线的推导过程,价格变动的两种效应。
5从在偏好和收入不变的情况下,由于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动,预算线的位置发生了变动,把这些均衡点连接起来便可以得而引起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即消费者均衡点的移动。
-消费曲线到一条价格与一种商品价格变化相联系的两种表示消费者偏好和收入不变时,消费曲线价格-(PCC)的不同价格和消费量组合绘制在一X1商品在不同价格下的效用最大化的各种组合。
将商品张图形上,就可以得到需求曲线——需求曲线是向下倾斜的。
需求曲线之所以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价格的变化具有两种效应: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在名义收入不变时,因为该商品价格的变化,而导致消费者实际收入发生1) 变化,进而导致消费者所购买的该商品数量的变化。
替代效应:在实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因为该商品价格的变化引起的相对价格变化(2)所导致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化。
了解正常物品和低档物品收入效应、替代效应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对于正常物品而言,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也与价格成反方向变(1)动,从而总效应必定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
因此,正常物品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6对于低档物品而言,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2)而大多数情况下,收入效应的作用小于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
相应的需求曲线也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从需求曲线来看,就是低档商品的需求曲线更陡峭,而正常商品的需求曲线更平缓,对价格变化的反应更大。
( )共同作用的结果。
年)使需求和价格呈反方向变化是【例题·多选题】(2007、2008蛛网效应 D.B.互补效应 C.收入效应 A.替代效应乘数效应E.]AC答案[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