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段式”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张韦芳“五段式”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一、模式的提出1、社会的需求时代不断地发展,知识不断地更新,学习永无止境。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的精神、合作的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而在目前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还存在着严重的教师讲、学生听,也就是重教师讲授,轻学生探究的现象。
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我们教师自然就面临着亘古未有的巨变,担负着艰巨而神圣的使命。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具体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这种至今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大运动量反复操练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
2、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让学生由此获取知识的精髓而不是皮毛,由此形成一种文体意识和科学精神,养成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人只习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模式的理论依据自主探究学习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该模式把限制教师在课堂单向讲授的时间作为抓手,充分拓展学生自学、质疑、讨论和操作训练的时间与空间,致力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和教师点拨、指导的能力水平。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有一定的理论依据。
(1)当代教学论的一般原理当代教学论对教学提出的基本要求中,强调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并掌握科学的方法,为终身的学习与工作奠定基础。
以读为主,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吸取了目标教学、尝试教学、研究性学习、发现法等优点,基本上应用科学研究的步骤,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促使学生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发展认识能力;培养研究、探索、创造的态度和方法。
因此,它着眼的不仅仅是一篇课文、一项知识、一堂课、一段时间,而是利用课文,活化知识,举一反三,着眼长远;它不但让学生知其然(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而且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解决为什么的问题),甚至要让学生知其必然(解决将是什么的问题),从而给学生指出探究问题的门径,交给学生探究宝藏的钥匙,因而有可能使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2)教育心理学的一般原理首先,在学生学习语文时,必然会有新旧知识的共同参与,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与新教材之间所存在的差距中,包含着未知的因素;进一步解决由此构成的心理上的矛盾,认识才能向前发展。
而解决矛盾的过程,即是思维不断深化、不断发展的过程。
然而,在新教材被学生理解、接受之前,矛盾是以问题形式的内部言语存在于学生的头脑中,若不注意引导就造成思想僵化。
三、模式的教学目标1、教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课堂教学改革,制定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全员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平与效率。
、2、近一步更新了教师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优秀的思维品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让学生在学会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合作、交流、共享,学会发现自我、展示自我、超越自我、实现自身价值。
3、近一步丰富了学生的学生体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让学生在学会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合作、交流、共享,学会发现自我、发展自我、展示自我、超越自我、实现自身价值。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提倡具有主动创新精神的探究性行为,以利培养创造性人才。
其次,学习心理过程有学一思一疑一问四个必要的环节,其实就是逐步深入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才能既获得新知,又提高能力。
同时,从以读为主,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所追求的目标看,它要培养的创造力,正是为了一定的目标,运用已知的信息产生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也只有通过引导探究、引导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过程中才能培养起来。
四、模式的结构以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教材为依据,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为标准,进行激趣导入,创设情境——初读了解,感知生疑——细读评析,领悟释疑——美读成诵,内化积累——延读创新,深化提高为基本程序的课堂教学。
这五个程序的基本内涵是:第一步:激趣导入,创设情境。
第二步:初读了解,感知生疑、讨论交流,初步排除一些疑问,最后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课文的重点综合考虑,筛选并提炼出一两个重要问题,成为细读评析的目标。
第三步:细读评析,领悟释疑。
第四步:美读成诵,内化积累。
操作程序1、激情导入,创设情境于漪老师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魏书生老师也说过:“好的导语就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因此,语文教学要根据课文特点,采用适当的方式导入,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在课的一开始就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这个环节我是以语言的感悟、积累、运用为主线组织学生。
师:有一个村庄,曾经有过一座窄窄的木桥,它和村子里的一百多号人一起经历了一场可怕的灾难,哪儿山洪爆发了,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声音,看看这画面。
1:多媒体出示洪水的视频师:从画面中你看到了什么?这是一场怎样的洪水?2:抽几名学生谈谈观后感。
我让同学们近一步整体感知、走近肆虐的洪水。
这一环节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震撼学生的心灵,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洪水的无情与可怕。
诱发他们参与本节课学习的欲望,为学好本节课的内容打下情感基础。
2、初读了解,感知生疑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教师只是指导者、组织者;学生是认知“车”和“交通手册”。
具备了动机及实现动机所需要的条件,接下来我放手给学生,让他们自由而又有目的性地“驾车”去“旅游观光”,从而为学生的大胆实践、勇于创新营造了一个民主的、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使他们以非常愉快的心情投入到自主探究知识的活动中。
(二):感受洪水的肆虐刚才孩子们已经听了、看了、也感受了这场洪灾,那课文中的作者谈歌又是怎样描写这场洪灾的呢?请孩子们打开课文,将直接描写洪水的句子用“——”勾出来,再次感受一下这场洪灾!在同学们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我让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让同学们带着疑问去读书。
3、细读评析,领悟释疑布鲁姆说,“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习的更加轻松、更加迅速。
”上面两个环节的设计为学生创设了宽松民主、自由度较大的学习情境,学生在自主体验环节进行的是自由自觉的自我感悟学习;他们得以畅所欲言,热烈讨论,发表见解,交流感受,教师只做一些精要的点评。
学生自豪地成了知识的探索者学习的合作者。
这样,自主合作学习不再是流于表面的“热闹”,而是学生们在整个学习活动中积极探索,心灵碰撞、交汇思想的过程,是让每一个生命焕发精彩的过程。
(1)、细读课文感悟文本再次感受一下这场洪灾!A、学生交流。
(1)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2)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3)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4)水渐渐窜上来,放肆的舔着人们的腰。
(5)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师:请看大屏幕。
(多媒体出示上述五句话)第一句是个明显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后面四句呢?(拟人)从这些句子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洪水?预设:凶猛可怕……选择其中的两句来读读,通过你们的读,让全场的老师们都感受到洪水的凶猛与可怕。
(出示第一句和第三句)(2)《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要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并不意味着课堂教学中削弱了教师的主导位置,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关键是教师的讲,应主要是引导、启发,引导、启发的方法应主要是点拨,教师应在课文的关键处、学生思维的疑难处,指点迷津,使学生茅塞顿开。
三、品悟英雄的言行1、孩子们,现在请你们拿出一支笔,静下心来,读7—23自然段,从中找出最能表现神态、语言、动作的句子用“———”划出,反复读读,用心感受,把你的感受写在句子的旁边。
2、交流谈感受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
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
他像一座山。
(生说的同时多媒体展示此句)师:这是对老汉什么的描写?(抽生说),你从这个句子中感受到了什么?预设:镇定(什么是镇定?要求学生懂得不慌不忙的意思)师引:这个句子中哪里描写出了他的镇定?生说:(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不说话)师:你还感受到什么?继续抽生。
预设:临危不惧临危不乱师:那光镇定得像一座山就能让乱哄哄的人们停住逃生的脚步吗?联系上下文,也许会有不同的感受。
试想:如果是你镇定得像一座山就能让村民们停下来吗?那为什么老汉就行?引出:拥戴要求学生理解拥戴的意思。
镇定的老支书是人们拥戴的人,而人们看到他就像看到了心中的靠山,让我们一起读读,也让大家来感受感受山一样的老支书吧。
(2)老汉沙哑的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师:老汉认为应该让谁排在前面?(老百姓)师:老支书本身就是个党员,那他也要排到后面去.这里你感受到了什么?预设:舍己为人先人后己心系群众师:说的真好。
(如学生读得不好时,要稍加鼓励)。
谁愿意来读。
(读是一种训练的过程,也许在感悟之后会读的更好)多媒体出示此句:“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师:仔细品品每个词,甚至是每个标点也许会有新的感受。
再抽生读评读(1:声音太温柔了,现在情况这么紧急(生读)(2:声音太小了,要压不住乱哄哄的人们(生读)(3:洪水逼近了、死亡逼近了,人们的生命危在旦夕,老支书沙哑的喊道(女生读)(4:人们就这样疯了似的拥上木桥,后果不堪设想,老支书沙哑的喊道(男生读)(5:作为一个党员,就应当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老支书沙哑的喊道(全班读)师:老支书只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可字字却饱含深情啊!(3)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图文对照) 师:你体会到了什么?生:老支书很凶!师:那些字眼体会到的?生:冲揪吼板书:揪小伙子师:联系课文插图进一步感受老汉的凶.师:他为什么要把小伙子揪出来?生:因为他不遵守纪律!师:所以老汉凶得像只——生说(豹子)。
师:好的,那请你们带着老汉那种凶、那种果断的语气再加上动作来读一读吧。
师:找找还有哪些描写老汉和小伙子举动的句子?生:A: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B: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