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认识校园暴力说课稿

认识校园暴力说课稿

认识校园暴力,创建平安校园
——《认识校园暴力》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认识校园暴力》,以下我将从教材(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教法、学法)以及教学过程(教学的具体流程)等三个方面进行说课。

[说教材]
1.说教材
教材选材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小学生安全教育读本,依照国务院颁布的《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编写的《我的安全我知道》八年级上册内容。

本课内容选自课本第三章校园暴力的知识第七课——认识校园暴力。

继日常交通安全与体育运动安全之后,教材安排了校园暴力的相关知识学习,是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的组成和创建平安校园的必要部分。

2.说学情
八年级学生身心日益走向成熟,有一定的是非辨别能力,但涉世经验毕竟不足,缺乏法律知识,面对校园暴力往往不能正确应对,他们或因胆小害怕而忍气吞声,或因心怀怨恨而以暴制暴。

缺乏应对暴力的心理准备和技能。

同时,对于校园暴力的不同类型没有准确的认识,不能对各种不同的校园暴力进行分辨和预防。

因此需要获得这方面的学习和指导,提升他们自我意识,以及非暴力的情感。

[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校园暴力的定义、三种形式及系校园暴力对个体产生的危害。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辨校园暴力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防范校园暴力的方法,从而提高应对校园暴力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帮助学生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主动自觉地远离校园暴力,培养学生的非暴
力情感,创建平安校园。

[说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
掌握校园暴力的定义,能识别学习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不同种类校园暴力侵害。

2.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学生非暴力情感。

培养学生对暴力侵害的防范意识,提高学生对校园暴力的应对能力。

3.教学思路
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我通过“视频导入-探索归纳-案例分析—追根溯源—共同预防”的思路来组织教学内容。

[说教法]
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终极目标,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营造和谐、平等、互动的课堂气氛,我主要采取以下教法:
(1)问题启发法。

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

(2)事例讨论法。

让学生讨论相关事例。

(3)要点归纳法。

给学生归纳重点知识。

[说学法]
1、合作探究学习法:让学生针对一个话题分组讨论,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积极回答问题。

这样可以加强对话题的理解。

2、活动体验学习法: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得到体验和感悟,这样可以提升学生的情感和品德。

[说教学过程]
1、导入——校园暴力故事汇(5分钟)
“校园暴力”这个名词,我想同学们是不会陌生。

我们经常会在学校的各种集会和活动中,被老师同学们提及。

接下来,我这里有一段小视频,请同学一起来观看的。

播放一段关于《悲伤逆流成河》易瑶跳河之前的那段小视频。

提问:看完这
段的视频之后,关于“校园暴力”,你有什么感受和想说的话吗?请各位同学自由分享各自的感受。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通过视频画面的直观冲击,让学生感知校园暴力的危害以及,吸引学生的注意,学生的共鸣和兴趣,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校园暴力的内容做好铺垫,也是为了说明校园暴力就在大家的身边。

2、呈现——校园暴力小课堂(15分钟)
(1)校园暴力的定义
通过同学们之前的分享,我们发现了关于“校园暴力”行为各种不同表现。

那么同学们分享的那些校园暴力行为来看,校园暴力该怎样定义呢?请大家各抒己见。

将大家对校园暴力的认识和定义进行整理,并形成相对固定的描述。

呈现校园暴力的定义:校园暴力是指行为人在校园内或校园附近对在校人员进行的以暴力性的侮辱、抢劫、强奸、甚至是肉体上的虐待等,给在校人员的精神、身体造成一定严重后果的迫害行为。

(从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点:校园暴力的行为人既可以是老师、学生、也可以是社会上的青少年。

受害人一般在校学生和老师。

校园暴力的发生地不一定是学校,也可能是校园以外的场地。

校园暴力既可以对身体也可以对精神造成严重损害。


校园暴力除了我们日常熟知的身体暴力外,还有语言暴力和心理暴力共三种形式。

(2)校园暴力的形式:
1、语言暴力。

语言暴力主要指包括起侮辱性外号,造谣污蔑等一系列对学生精神达到某种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

2、力量暴力。

力量暴力主要指包括校园凶杀、打架斗殴、抢东西、强索钱财、毁坏物品等一系列对学生身体及精神达到某种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

力量暴力在校园暴力现象中最为普遍。

受害者有可能导致反社会人格的形成。

对施暴者可能导致成人后走上犯罪的道路,这些人很难获得社会的认可,社会归属感长期得不到满足。

3、心理暴力。

心理暴力主要指包括孤立,侮辱人格等一系列对学生的精神造成某种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

通过对定义的归纳和探讨,帮助学生在掌握校园暴力的表现、定义和种类,
对校园暴力进一步了解。

(3)校园暴力的危害
通过对校园暴力行为的整理和校园暴力定义的总结,相信同学们对校园暴力有了新的认识。

我们很多同学都是深受其害,甚至有的同学谈“校园暴力”色变得。

那么校园暴力究竟会对产生怎样的危害呢?小组讨论,最后奖小组讨论的结果整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享。

呈现校园暴力的危害:
1 、严重影响和干扰正常学习和生活。

2 、不仅使受害者身体受伤,而且心灵受到创伤。

3 、使人形成以强凌弱的暴力意识,演化为暴力犯罪行为。

4 、学校纪律遭到破坏,法律法规尊严得不到维护。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以学生团体讨论和个人思索相结合,促动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归纳,对校园暴力的定义、形式以及危害有一个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和掌握。

3、案例分析:校园暴力大家议(15分钟)
事先安排几名同学将下列的案例进行情景演绎,请同学们观看并讨论以下问题。

问题1:属于哪种暴力?
问题2 :产生了哪些危害?
案例一:杨岳是个比较开朗的孩子同学,和班上男女同学相处的都不错。

但是最近,杨鹏周围的几个男生总是看着他悄悄说话,或者直接大声说:“走,找女生玩。

”“你的女朋友呢?”“哇,手上有伤啊,肯定是女生抓的!”杨鹏又气又委屈,恨不能和他们干一架,又怕老师批评大家。

案例二:一天晚自习,林明明迟到了。

老师问他原因,他眼圈红了,却又支支吾吾不说。

后来老师反复询问,才明白他在给宿舍的其他人洗衣服才来晚了。

原来,宿舍有几个同学把衣服扔它的桶里,让林明明去洗。

但是,林明明心里不愿意,却又不敢说不,委屈的去洗了,结果迟到被老师发现。

感谢几位同学的表演。

请同学们就问题1和问题2发表自己的观点。

在完成这两个问题之后,继续提问。

问题3 和问题4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分析。

问题3: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问题4:你觉得可以怎样避免或解决这样的状况?
将同学们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并进行呈现。

校园暴力的成因:
主观原因:严重内向,没有及时宣泄疏导导致心理异常,一旦爆发后果严重;强烈的好奇心和虚荣心;性格孤僻,不接受他人意见,逆反心理强,小事反应剧烈;崇尚黑社会义气。

客观原因:学校和家庭教育不力。

家庭不和睦,孩子受影响。

家庭溺爱。

校园暴力的应对方法:
面对校园暴力,不能太软弱,要相信同学、老师及社会。

灵活应变,用报警来震慑对方。

大声呼救,吸引他人注意。

上下学的路上和在学校不要落单。

学会自卫策略。

平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与人结怨。

设计意图:案例以情景剧的形式呈现,让学生对校园暴力产生的影响、危害等有更深刻的内心体验,激发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以及抵制校园暴力的坚定信念。

4、拓展延伸——抵制校园暴力,创平安文明校园(5分钟)
如何消除校园暴力施暴者身上的暴力情节?
多关心、多帮助他们,让他们体会到生活的温暖!如此一来,他们潜意识中的暴力就会消失。

设计意图:在知识学习、情感体验、态度形成之余,有学生主动思考,寻找消除校园暴力的举措,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非暴力感情。

5、课堂小结——校园安全大家创(5分钟)
请同学们根据今天课堂所学的知识,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可以怎样做来预防校园暴力,创建一个平安文明的校园环境呢?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将所学
知识用于现实,提升学生实际的校园暴力预防意识,以及应对能力。

6、预期教学效果
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校园暴力及其危害,能冷静处理事情,遇到事情能采取恰当的方式处理,从而减少或杜绝校园暴力的发生,从而构建和谐平安校园。

板书设计:
标题:认识校园暴力,创平安文明校园
一、认识校园暴力
校园暴力的表现、定义、形式、危害
二、校园暴力的预防和应对
探析校园暴力的成因以及预防
以上,就是我这对《认识校园暴力》这课的说课内容,有不尽人意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