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4、加大执法力度,遏制人为造成的新的水土流失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建设的日益发展,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越来越严 重,因此在监督执法上,水保部门以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为切入点,将 监督、检查、收费“三权”及“三同时”制度落到实处,并加强对已有成果的管护。 5、抓重点。创精品,树典型 一是抓好典型示范,坚持科学选点、科学规划、优化配置各项治理措施。示范小 流域要以坡耕地改造利用为重点,加强一乡一色、一村一品的经果林建设,努力建成 一批各具特色的高质量、大规模的综合治理典型。二是提高治理的科技含量,大力推 广先进实用技术,提高治理成果的综合效益。按照试验、示范、推广的路子,办好各 类试验示范区。三是加强技术指导,严把工程质量关,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要坚决返 工,达不到要求的不予验收。要通过精品小流域及典型示范工程建设,进一步推动全 区的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向高质高效方向迈进。 6、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回快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按照新时期的治水思路要求,在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的同时,对水土流 失较轻、人口密度较小、降水较为充沛、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实行大面积的封育保 护,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恢复植被。封禁治理要做到范围、措施、投入、人员 落实,并妥善解决好封禁治理区群众的生活、收入和经济发展问题,确保封得住,有 效果,不反弹。
1 综合说明
1.1 原州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概况
1.1.1 实施概况
原州区位于宁夏南部,境内分清水河、茹河、葫芦河三流域,总面积3506.00km2, 其中:水土流失面积2409.00km2,水土流失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加剧了各种自然灾害 的发生,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多年来,固原市原州区通过黄河 水土保持生态工程茹河一期、茹河二期、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马什好项目区、 开城项目区、张易河坝系、西川坝系、西川沟小流域、庙台小流域等坡面综合治理工 程与沟道坝系工程的实施,探索出了一条贫困山区小流域建设生态高效农业的路子。 截 目 2007 年 底 , 各 项 水 土 保 持 措 施 保 存 面 积 达 到 949.20km2 , 占 水 土 流 失 面 积 的 39.40%,其中:建设旱作基本农田44530hm2,沟坝地133hm2,乔木林288.6hm2,灌木 林30435.8hm2,经济林1405hm2,果园195hm2,种草11130hm2,封禁治理1800hm2,建设 水保治沟骨干工程37座,中淤坝30座,小型淤地坝58座,水窖6600眼,谷坊、涝池等 各类小型水保工程7840座。
1.2 黄河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大红沟流域的选择
1.2.1 项目区选择理由
1、根椐自治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今后宁夏将清水河流域水土流失综 合防治工程作为重点建设区,原州区涉及杨达子沟、大红沟、双井沟、冬至河、清水 河上游、清水河下游等 6 条流域综合治理治理工程立项建设,规划从 2008-2020 年, 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796km2,其中建设基本农田 3.2 万 hm2,营造经果林 0.36 万
经过治理,许多过去破烂不堪的小山沟,已变得山青水秀,环境优美,成为贫困 山区脱贫致富的榜样。原州区小流域治理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 一些好的经验已逐步得到推广和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1.2 原州,建立健全目标管理责任制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是一项跨部门、跨行业的系统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原州 区政府切实加强了对农业、林业、科技、水利等有关部门的协调,按照各投其资、各 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各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各显其能,形成合力,共同参与水土 保持生态建设;建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目标责任制,并将其列入干部政绩考核的内容, 层层签定责任状,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一级抓一级,抓出成效。 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的水土保持意识 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水土保持部门围绕水土保持成效、水土保持作用,宣传水土保持 法律法规,重点宣传水土流失的严峻形势及危害,宣传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所产生的经 济、生态、社会效益等。通过宣传,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水土保持意识和法制观念,做到 自觉遵纪守法,保护生态环境。 3、完善政策,加强项目管理
1
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水土保持部门进一步完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各项政策,逐 步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农民投劳及补偿机制等,利用市场机制引进资金、技术、 人才;要按照“谁治理,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因地制宜采取租赁、承包、股份 合作等形式,充分调动广大群众治理水土流失的积极性;坚持国家、地方、集体和个 人一起上,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筹集建设资金;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 下保护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耕地、草地、林地等自然资源的新机制、新办法。
2
hm2、其它林木 1.2 万 hm2;人工种草 1.6 万 hm2,封育保护 1.60 万 hm2,建设骨干坝 108 座、中小淤地坝 296 座,修建小型水利水保工程 1800 座(处、眼),估算总投资 3.06 亿元。
2、大红沟流域为黄河一级支流清水河流域一级支沟。总面积 161.00km2。流域位 于原州区东部干旱带,与现在实施的茹河二期、西川坝系及正在争取立项的杨达子沟 流域相邻,项目区具有一定的水土流失治理基础,当地有较丰富的水土保持工作经验 和健全的管理、工作机构,有从事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技术力量和治理技术。当地政 府和群众对国家投资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有着极大的热情和要求,能够在较短的时 间内经过集中、强化治理,建立起水土保持综合防治体系,并取得预期的综合效益。
1.2.2 流域概况
大红沟流域为黄河一级支流清水河流域一级支沟。总面积 161.00km2。流域位于 原 州 区 东 部 干 旱 带 , 地 理 坐 标 东 经 106°09′59 ″ ~ 106°27′46 ″ , 北 纬 36°16′03″~36°23′5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