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安县尖山镇陈界村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实施办法
为切实加强我村生活垃圾处理的运行管理,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机
制,全面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整体水平。根据上级要求并借鉴外地先进
做法,现结合我村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 总体目标
通过半年努力,力争到2015年底前基本实现我村生产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
资源化综合利用试点工作,初步建成农村生产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
及处置的管理和运行体系。实现全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全年垃圾总
量减少80%以上。
二、基本原则
1、因地制宜,合理规划。要在学习借鉴外地先进做法的基础上,总结经验,
完善技术,结合我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科学决策,探索建立长效管理运行
机制,相关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举措须经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并在各个层次
的会议上充分酝酿讨论,以最大限度的符合本村实际,得到全体村民的理解支
持。
2、属地负责,部门配合。
我村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具体工作以村为主,在尖山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
持下开展工作,同时要积极争取县农办、环保局、在资金、技术和政策上的扶
持和帮助指导。各项村规民约、管理制度和工作举措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和上级
政策精神的要求。
村卫生保洁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全体党员干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
本职工作,全体村民要共同参与积极投入到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工作中来。
3、源头分类,循环利用,长效管理。我村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工作按照“源
头分类、减量处理、循环利用”的思路,积极探索将农村垃圾处理工作重点从
终端处理向源头分类转变的新路子,通过创新分片包干责任、垃圾源头分类可
追溯、卫生保洁量化考核、可回收垃圾循环利用等机制,实现村内全部生活垃
圾分类、定点、按时投放,垃圾集中处理产、收、消一体化运行。要不断加大
投入、加强管理,及时总结经验,寻找差距,并不断完善提高,建立各项管理
制度,长期坚持下去,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三、工作任务
一)、划片包干,定点投放。
一是建立村干部责任分工制。将全村分成 个卫生保洁责任区,实行分区
整治,村两委班子成员每人分管一块,为第一责任人,所在责任区村民组长或
村民代表为第二责任人,明确职责分工。二是建立定点投放机制。按照定时定
人、定点投放的要求,在每个责任区设立2个投放点,要求村民在每天19点之
后至早上8点之前时间段内将分类后的不可回收垃圾投放到相应投放点,逾时
未送的则需下时间段投放,以便于管理收集。三是细分农户卫生责任区。明确
村庄主干道和沿街垃圾箱、垃圾池的清扫由环卫工人负责,与农户签定“门前
三包”协议书,村内各支路、小巷和各农户家门口的卫生由各农户负责。
二)、源头分类,循环利用。
一是有序推进,分步实施垃圾分类收集。针对村内农户的实际,采取稳步推进、
逐步提高的方法,首先要求村民将垃圾简单的区分为有用垃圾和无用垃圾,即
对垃圾进行选择性丢弃,尽可能的减少垃圾流出量;实施一个月后,再要求农
户将垃圾细化为有机垃圾(如剩菜剩饭、菜帮菜叶子、瓜皮果壳等)、可回收
垃圾(如废旧塑料、废金属、纸类、玻璃、橡胶等)、建筑垃圾(如灰土、拆
房石土等)、有害垃圾(如废旧灯管、灯泡、电池、农药瓶、油漆桶等)四大
类。二是建立垃圾袋统一发放制度。村里统一印制红、蓝,黄三种颜色的塑料
垃圾袋,红色垃圾袋用于投放有毒,有害垃圾,蓝色垃圾袋则用于投放可回收
垃圾,黄色垃圾袋则用于投放不可回收垃圾。并对每只垃圾袋进行二级编码,
一级代码表示卫生责任区,二级代码表示户主代号。为每户配备3只垃圾桶,
并按每户每月23只垃圾袋的发放标准,由发放人员填写后于月末统一发放。该
做法给垃圾袋贴上了“身份证”,做到“见袋知人”,便于倒查监督,以提高
农户主动分类、按时投放的自觉性,有效杜绝各农户生活垃圾乱投乱放现象的
发生。三是实现垃圾分类处理。要求有机垃圾堆肥后,供农户上地,尽可能还
山还田。如对植物秸秆等采取还田、种植食用菌等形式综合利用,粪便等采取
还田、进沼气池等方式有效利用;建筑垃圾设路下坑道士屋田征用处集中堆放,
用作填坑造地备用;对纸类、塑料、废金属和拆解后的废旧家电等可回收垃圾
集中组织清卖;有害垃圾定点投放。并与废旧物资回收站点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回收站每半月定时到村集中收购可回收利用垃圾,进一步畅通垃圾产、收、消
渠道。
三)、加强监管,量化考核。
村里专门成立卫生保洁领导小组,下设卫生测评组和卫生监督组。卫生测评
组由村两委和村民小组长组成,每月组织不少于1次的卫生大检查,检查测评
内容细分为室内卫生、庭院绿化、房前屋后、牲口圈养、垃圾分类等五个大项
15个小项,对每个农户的卫生工作量化打分,满分10分,并分区块将结果上
墙公布,确保公平公正。卫生监督组由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组成,每天不
定时对村内公共场所,通村道路、河流沟渠、垃圾投放点等进行督察,重点监
督卫生保洁员的履职情况和垃圾投放点垃圾的分类情况,做到随时检查,随时
教育。
四)、积极引导,奖惩激励。
一是为引导全村干部群众重视、支持并积极参与清洁工程。制定完善各类
奖惩激励办法。规定每年在村务公开栏上张贴光荣榜,对全年卫生保洁考核分
数领先的农户进行表彰,并发放适当的奖品,对工作优秀的保洁责任区负责人
给予嘉奖。每年年终开展“卫生示范户”、“庭院绿化示范户”、“和睦家庭
示范户”等评选活动,给予每户示范户200元的奖励。二是对环卫工人报酬实
行固定工资与绩效工资相结合,固定工资按月发放,绩效工资由年终村民代表
会议对其一年工作进行综合评定后,按评定结果发放:群众满意的,全额发;
基本满意的,发70%;不满意的不发。
五)、深入宣传,广泛动员。
通过倡导家庭绿色文化、引导群众树立生态村居观念,大力激发群众参与
热情。一是通过召开各个层次会议和发放征求意见书等形式,吸收采纳广大干
部群众意见建议,既宣传造势,又能及时解决一批群众反响强烈的突出问题。
二是通过发放宣传图片、宣传册等多种形式,向村民及保洁员宣传介绍垃圾的
分类、处理、回收等知识。三是大力开展绿色实践活动。经常性开展“爱绿护
绿、美化家园”、垃圾分类知识竞赛、回收废电池、“巧手媳妇”、“好公婆”
评选等活动,大力提高村民对开展清洁工程的认识,增强村民的文明素养,促
使村民将良好的卫生习惯内化为自觉行为。
四、实施步骤
1、2015年6月15日-6月30日:建立村卫生保洁领导小组,明确工作分工,
召开相关会议,统一思想认识。开展工作方案调研,征求吸收村民意见,拟定
相关制度方案。
2、2015年7月1日-7月30日:召开户主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各项具
体工作任务,出台各项管理制度,签订各项责任书,购置和建设各项相关的设
施设备,向农户发放分类收集的垃圾袋,全面启动实施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工作。
3、2015年9月1日-9月30日:开展全村第一次卫生测评工作,并
做好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工作开展情况绩效评价,根据工作开展情况对相关管理
办法和制度进行进一步查漏补缺、总结完善,形成一整套切实可行的操作办法。
尖山镇陈界村
2015年 6 月1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