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砌筑工程施工方案--范文

砌筑工程施工方案--范文

砌筑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外墙采用370厚烧结多孔砖;内墙采用240厚烧结多孔砖,隔墙采用100厚陶粒砌块,砌筑砂浆M5.条形砖基础均采用370厚烧结砖基础,砌筑砂浆M10.墙身防潮层的所有外墙均在室内地坪下-0.060处做20厚1:2水泥砂浆(内5%防水剂),当室内相邻地面有高差时,应在高差处墙身的内侧做防潮层;砌体墙立在室外地面以上,位于室内地面垫层处做20厚1:2水泥砂浆(内加5%防水剂)为连续防潮水平防潮层。

二、编制依据1、XXXXXXXXXXXX3#-10#库房结构、建筑施工图。

2、XXXXXXXXXXXX3#-10#库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3、《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4、《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98-20005、《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6、《烧结空心砖和空心砌块》GB 13545—20037、《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8、行标《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三、施工前的准备工作3.1、技术准备⑴、熟悉图纸、了解并审查设计及工程变更等内容。

掌握墙体砌筑工程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等几何尺寸,以及墙体轴线、标高、构造形式等内容。

⑵、根据图纸、规范、标准图集以及工程情况等内容,编制砌体工程施工方案。

⑶、做好砌体施工的逐级技术交底,尤其是作业人员要进行有效、简单的技术交底,为砌体工程能有效的按要求施工提供可靠的操作依据。

⑷、制定该分项工程的质量目标,检验验收制度等保证工程质量的措施。

3.2、材料准备(1)、砌筑用砖:品种、规格、强度等级必须符合图纸设计要求,质量等级应符合标准要求,进场时应有出厂合格证。

砖进场后经取样送检合格方可使用。

若有不合格的材料必须立即清退出场以免混用。

砖必须在出厂后贮存有一个月以上方可使用。

砖进场后,其堆码场地要平整、坚实、排水良好。

砖应在表面湿润的情况下用于砌筑(过干时,表面淋水;过饱水的砖应晾干)。

(2)、水泥:采用32.5级矿渣硅酸盐水泥。

应有出厂质量证明,水泥进场时应分批对水泥强度安定性进行复检。

不同品种的水泥严禁混合使用。

(3)、砂:①、采用中砂,过5mm孔径筛子,并不得含有杂物。

②、砂的含泥量: M7.5水泥砂浆,不超过5%,对强度等级≤M5混合砂浆,不超过10%。

(4)、水:搅拌砂浆用水,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

(5)、其他材料:①、墙体拉结钢筋要按设计、规范要求事先下料,提前植筋。

②、门窗洞口木砖事先制作,并进行防腐处理。

③、门窗洞口预制的钢筋混凝土过梁,按设计和规范要求由专人预制,按规格尺寸堆放。

3.3、机具准备(1)、机械设备:砂浆搅拌机、磅秤、手推车等(2)、工具:胶皮管、筛子、铁锹、半截灰桶、喷水壶、托线管、线坠、水平尺、小白线、瓦刀、砂浆试模、钢尺、皮数竿、砂浆稠度仪等。

3.4、人员准备(1)、砌体工程施工前配备一名砌筑工长,负责砌体工程施工任务的划分、人员的安排、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2)、专职质检人员应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旁站监督检查,进行质量验收,对满足质量要求的部位进行标识。

(3)、班组砌筑技术工人10,普工5人,要求中高级不少于70%。

四、施工工艺及砌筑方法要点4.1、工艺流程4.2、砌筑操作要点1、砖墙砌筑前应先在防潮层或其它基层上根据弹好的位置线立皮数杆后进行排砖。

外山墙第一层应排丁砖,前后纵墙排顺砖。

山墙两大角排砖应对称。

窗间墙的位置尺寸应符合排砖模数,若不符合模数时,可用七分头或丁砖排在窗间墙中间或扶壁柱的不明显部位进行调整。

门窗洞口两边顺砖层的第一块砖应为七分头,各楼层排砖和门窗洞口位置应与底层一致。

2、砌筑时先盘角,每次不得超过五层,随盘随吊线,使砖的层数、灰缝厚度与皮数杆相符。

3、砌一砖半厚及其以上的墙应两面挂线,一砖半厚以下的墙可单面挂线。

线长时,中间应设支线点,拉紧线后,应穿线看平,使水平缝均匀一致,平直通顺,砌一砖混水墙时宜采用外手挂线,可以照顾砖墙两面平整。

实心墙体砌筑方法宜采用一顺一丁砌筑形式。

4、砌砖宜采用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的“三一”砌砖法或采用铺浆法(包括挤浆法和靠浆法)。

砖要砌得横平竖直,灰浆饱满,做到“上跟线,下跟棱,左右相邻要对平”。

采用铺浆法砌筑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500mm。

每砌五皮左右要用靠尺检查墙面垂直度和平整度,随时纠正偏差,严禁事后凿墙。

5、砌筑砂浆应随搅拌随使用,水泥砂浆应在3h内用完;水泥混合砂浆应在4h内用完,不得用过夜砂浆。

水平和竖向灰缝厚度不小于8mm,不大于12mm,一般为10mm。

墙体日砌高度不宜超过1.8m。

雨天不宜超过1.2m。

雨天砌筑时,砂浆稠度应适当减少,收工时应将砌体顶部覆盖好。

6、外墙转角处应同时砌筑,内外墙砌筑必须留斜槎,槎长与高度的比不得小于2/3。

临时间断处的高度差不得超过一步脚手架的高度。

后砌隔墙、横墙和临时间断处留斜槎有困难时,可留阳槎,并沿墙高每隔500mm,每120mm墙厚预埋一根φ6mm钢筋,其埋入长度从留槎处算起,每边均不小于500mm,末端弯钩900。

严格按照图纸和规范施工。

7、预留孔洞和穿墙等均应按设计要求砌筑,不得事后凿墙。

墙体抗震拉结筋的位置,钢筋规格、数量、间距,均应按设计要求留置,不应错放、漏放。

8、砖墙中设有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时,在砌筑前应先将构造柱的位置弹出,并把构造柱插筋处理顺直。

砌砖墙时与构造柱联结处,砌成马牙槎,每一马牙槎沿高度方向的尺寸不宜超过30cm,砖墙与构造柱之间应沿墙按设计要求设水平拉结钢筋。

4.3、施工注意事项1)在砌筑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校核墙体的轴线和边线,当挂线过长,应检查是否达到平直通光一致的要求,以防轴线产生位移。

2)皮数杆要保持标高一致,盘角时要均匀掌握灰缝,砌筑时小线要拉紧,不得一层线松,一层线紧,以防水平灰缝出现大小不匀。

3)构造柱混凝土浇筑要分层进行,振动棒不得直接碰冲墙体,以免造成砖墙鼓胀。

如在振捣时发现砖墙已经鼓胀变形,应随时拆除重砌。

4)砌筑混水墙,应注意溢出墙面的灰渍(舌头灰)应随时刮尽,刮平顺;半头砖应分散使用;首层或楼层的第一皮砖砌筑要查对皮数杆的层数及标高;一砖厚墙砌筑外面要拉线,以防出现墙面沾污、通缝、不平直以及砖墙错层造成螺旋墙等庇病。

5)构造柱内的落地灰、砖渣杂物应清理干净,防止夹渣,以免影响构造柱的整体性。

4.4、安全问题:a、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戴好安全帽。

在临边位置作业时,必须系好安全带。

加强安全自我防护意识。

b、作业时电钻所用电源,必须在现场电工的安排下接通。

作业时安排专人看护缆线线路,防止他人踩踏或者其他原因造成触电事故。

(5)、制备砂浆砂浆应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应严格按设计配合比进行,且有专职计量员把关。

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的搅拌时间不少于3分钟,一般为3~5分钟。

砂浆应该搅拌均匀,随用随拌,并且必须在3小时内使用完毕。

五、试验要求5.1、砌块材料试验实心砖、加气块等取样要求:同厂家、同品种、同批量每3万块为一批,不足3万块时,仍按一批计。

5.2、砂浆试验砂浆试块取样,按照每一楼层或250立方米砌体中的各种标号的砂浆,每台搅拌机应至少检查一次,每次应至少制作三组试块(每组6块),其中一组标养、一组同条件试块、一组转入常温28天试块。

六、质量要求和保证措施6.1质量要求(1)、砌块的品种、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2)、砌筑方法正确,横平竖直,无竖向通缝及透缝。

(3)、砌块砌筑应错缝,与标准砖或多孔砖配合使用,严禁空心砖打半砖头或七分砖等。

(4)、墙顶与结构连接处应斜砌砖,并应挤紧。

(5)、允许偏差项目:6.2、质量记录(1)、砂浆配合比设计检验报告单。

(2)、砂浆抗压强度检验报告单。

(3)、水泥检验报告单。

(4)、砂检验报告单。

(5)、混凝土实心砖、混凝土空心砖、混凝土多孔砖和加气混凝土块检验报告单。

(6)、混凝土实心砖、混凝土空心砖、混凝土多孔砖和加气混凝土块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6.3、质量目标及保证体系本工程质量目标为争创长安杯,为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项目部建立由项目经理牵头,生产经理,技术总工中间控制,专业质检员和工长基层监督的三级工程质量保证体系落实质量工作责任制,编制质量计划,明确工程质量目标,重点推行“一案三工序”的管理。

6.4、质量保证措施(1)、根据质量保证体系管理网络图,建立岗位责任制及质量监督制度,明确分工,落实施工质量控制责任。

(2)、严格按工序质量控制程序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3)、施工过程中建立有效的质量信息反馈及定期质量检查制度。

(4)、推行样板引路的思想,以样板为标准指导施工。

(5)、对劳务队及工人每周进行技术交底,对工人进行岗前培训。

(6)、对施工质量进行定期检查。

每周一次小检查,由项目质量检查员和施工工长检查。

每月一次大检查,由项目领导、项目质检,工长和劳务队参加。

对每次检查存在的问题,及时向劳务队提出,并共同提出整改意见和方法,总结经验教训,避免同类错误再次发生。

七、主要施工管理7.1、安全保证措施(1)、建立安全施工保证体系,落实安全施工岗位责任制。

(2)、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加强工人的安全自我防护意识。

(3)、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4)、现场设施定期进行安全检查,保证临电接地,漏电保护器,开关齐备有效。

(4)、加强“四口五临边”的防护,严禁任意拆除。

(5)、空心砖、实心砖和加气块等堆放场地必须坚实,码放整齐,堆放高度不超过1.5m。

(6)、工人操作必须带齐各种防护用品,尤其在临边作业更应注意。

(7)、手持电动工具使用前必须做空载检查,运转正常后方可使用,所有用电设备在拆修或移动时,必须断电后方可进行。

(8)、一层6米高墙体砌筑时,应搭设双排架并对双排架进行安全验收。

(9)、进入施工现场,严禁吸烟!7.2、成品保护措施在多工种多层次组织交叉流水作业的施工现场,做好成品保护工作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并节约材料和人工,以达到节约成本。

因此应采取如下措施:(1)、抓好宣传教育工作,使全体干部职工从思想上重视,进而在行动上注意。

不但要保护自己的成品,而且要爱护他人劳动成果。

(2)、安排生产的主要领导要认真做好工序安排,科学管理。

将土建、水、电、空调、消防等各专业工序相互协调,排出工序流程表,各专业按此流程施工,严禁违反程序施工。

(3)、不得碰撞已砌筑完毕的墙体。

(4)、模板拆除时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

(5)、工序交接全部采用书面形式并由双方签字认可,由下道工序作业人员和成品保护人员同时签字确认。

下道工序作业人员对防止成品的污染、损坏或丢失负直接责任,成品保护人对成品保护负监督、检查责任。

7.3、材料管理措施(1)、项目部按公司质量体系程序文件对采购进场的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和控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