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21章 消费者选择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21章 消费者选择

第21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
21.1 复习笔记
1.预算约束线:消费者的购买力
预算约束线指对消费者可以承受(在消费者收入和消费者希望购买的物品价格既定时)的消费组合的限制。

以表示消费的收入,、分别为商品1和商品2的价格,、I 1P 2P 1X 分别为两商品的数量,则预算线方程为:,它表示消费的全部收入等
2X 1122I P X P X =+I 于消费购买商品1和购买商品2的支出之和。

预算约束线的斜率是两种物品的相对价格,衡量的是消费者用一种物品换到另一种物品的比率。

2.偏好: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1)用无差异曲线代表偏好
可以用无差异曲线来表示消费者的偏好。

如果两种商品组合完全同样适合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在它们之间就是无差异的。

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 )表示使消费者同样满足的消费组合。

(2)边际替代率
边际替代率指在维持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1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消费时所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以代表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和MRS 1X ∆分别是商品1和商品2的变化量,则商品1对商品2的边际替代率的公式为:
2X ∆2121
X MRS X ∆=-

12212011
d lim d X X X MRS X X ∆→∆=-=-∆根据这个边际替代率的定义可以知道:无差异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无差异曲线上该点的斜率的绝对值。

由于无差异曲线并不是一条直线,所以在一条既定的无差异曲线上,所有各点的边际替代率并不相同。

(3)无差异曲线的四个特征
①对较高无差异曲线的偏好大于较低无差异曲线;
②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③无差异曲线不相交;
④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4)两个极端的无差异曲线的例子
当两种物品容易相互替代时,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很小。

当两种物品难以相互替代时,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很大。

两种极端的情况就证明了这一点:
①完全替代品
完全替代品指两种商品之间的替代比例是固定不变的情况。

对于完全替代商品来说,相应的无差异曲线为一条斜率不变的直线。

②完全互补品
完全互补品指两种商品必须按固定不变的比例同时被使用的情况。

对完全互补的商品来说,相应的无差异曲线呈直角形状。

3.最优化:消费者的最优选择
(1)消费者的最优选择
一组无差异曲线簇中一条无差异曲线相切的点,才是消费者获得最大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均衡点。

即消费者的最优选择条件是,这个式子表示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1122
P
MRS P
等于商品的价格之比。

(2)收入变动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
收入变动使预算约束线移动,由于两种物品的相对价格并没有变,新预算约束线的斜率与原来的预算约束线一样。

也就是说,收入增加引起预算约束线平行移动。

预算约束线移动后与一组无差异曲线中的某一条再相切于某一点,这一点就是新的消费者最优选择。

图21-1 需求曲线的推导
(3)价格变动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
商品价格变动使预算约束线发生变动,变动后的预算约束线与一组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于某一点,这点就是价格变动后消费者的最优选择。

(4)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当一种物品价格下降时,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可以分解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收入
多消费变得便宜的物品而引起的消费变动。

收入效应反映在无差异曲线由低向高的移动上,而替代效应表现为沿着一条无差异曲线向有不同斜率的点的移动上。

(5)需求曲线的推导
①价格—消费曲线
在消费者的偏好、收入以及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某一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相切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

如图21-1(a),其中曲线为商品1的价格—消费曲线。

PCC
②需求曲线
由消费者的价格—消费曲线可以推导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如图21-1所示。

在图21-1(a)中,曲线上的每一点都是一个均衡点,都存在着价格与需求量的
PCC
一一对应关系,把每一个价格及其对应的需求量绘制到(b)图上,就得到消费者需求曲线,从图上可以看出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它表示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动。

D
4.三种应用
(1)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对需求曲线形状的影响
①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也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总效应必定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从而使得正常物品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②低档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一般情况下,收入效应的作用小于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这样使得其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③吉芬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作为一种特殊的低档商品,吉芬商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但是其收入效应的作用大于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总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这样使得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2)工资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工资变化对劳动供给产生两种效应: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以工资提高为例:
替代效应:当工资率提高时,消费者放弃劳动享受闲暇的代价较大,消费者就增加劳动时间替代闲暇时间。

收入效应:当工资率提高时,到一定程度后,由于收入上升,消费者可能减少劳动时间而增加闲暇时间。

最后,经济理论对工资增加导致劳动供给增加还是减少并没有给出明确的预期:如果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劳动供给增加;如果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劳动供给减少。

(3)利率对家庭储蓄的影响
利率变化对家庭储蓄产生两种效应: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以利率提高为例:
替代效应:当利率上升时,现时消费的成本上升,以后消费比较划算,因此,替代效应使家庭储蓄得更多。

收入效应:当利率上升时,得到以后同样的储蓄现在所需存入的本金变少,现在可支配收入就较多,这会使得家庭增加消费,因此,收入效应使家庭储蓄减少。

最后的结果既取决于收入效应又取决于替代效应。

如果高利率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
了,利率提高既可能鼓励储蓄,也可能抑制储蓄。

21.2 课后习题详解
一、概念题
1.预算约束线(budget constraint )(西北大学2004研)
答:预算约束线又称消费可能线和价格线,指对消费者可以承受(在消费者收入和消费者希望购买的物品价格既定时)的消费组合的限制。

预算约束线表示消费者支付得起的消费组合。

假定以表示消费者的既定收入,以和分别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价格,
I 1P 2P 以和分别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那么,相应的预算等式为:。

1X 2X 1122P X P X I +=上式表示:消费者的全部收入等于他购买商品1和商品2的总支出。

而且,可以用和来分别表示全部收入仅购买商品1或商品2的数量,它们分别表示预算约束线的1
I P 2I P 横截距和纵截距。

此外,上式还可以改写成如下形式:。

式中的预算约束12122
P I X X P P =-+线方程表明,预算约束线的斜率为,纵截距为。

12P P -2I P 2.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 )(西北大学2004研;北京科技大学2008研)答:无差异曲线指带给消费者相同满足程度的消费组合的一条曲线。

它表示消费者在一定偏好、一定技术条件和一定资源条件下选择商品时,对不同组合商品的满足程度是没有区别的。

与无差异曲线相对应的效用函数为:。

其中,、分别为商()12U f X X =,1X 2X 品1和商品2的消费数量;是常数,表示某个效用水平。

由于无差异曲线表示的是序数U 效用,所以,这里的只需表示某一个效用水平,而不在乎其具体数值的大小。

无差异曲
U。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