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指导课课程总结
——2014级集电一班许郭译本学期我选择参加李俊儒老师的创新创业指导课,最开始的目的是想要对当今创业的现状有所了解,并且希望能够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使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有所提升。
经过一个学期的课程,我对国家的创业政策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在李老师和他邀请的其他专业人士的讲演中逐渐看清了创业的形势和创新思维在其中所扮演的
重要角色。
在随班参观电子科技大学高新西区科技园的过程中,我近距离接触到了芯片等领域的企业,对企业内部的结构和运营模式作了初步的了解。
此外,在与伙伴进行期末答辩的准备过程中,我们提出不同的想法,也否决了不少不切实际的想法,最终达成意见的统一。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充分思考,不断交流,在大脑和嘴巴持续工作中获得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因此,综合课程学习、外出参观和合作交流这三个方面来考虑,我的收获还是很大的。
下面将从两个方面分别谈谈我对这门课程的感悟和建议。
一.课程感悟
本学期的课程主要的内容包括当今我国的创业政策(这是社会大背景方面),创业者所应具备的素质(这是个人素质和能力方面),还有企业的运作模式的主要介绍(在最后一节课那位年轻的公司白领、电子科大的校友给我们详细地介绍了公司的运作模式以及公司里面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处理)。
除此之外,我们所邀请到的相关企业的白领或者电子科大创新创业领域的负责人给我们分享了他们曲折的人
生经历(比如那位曾在部队服役21年,后来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老师,恕我记不太清他的姓名了,但他在成电求学以及后来进入部队,再到复原后找工作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系列跌宕曲折的经历的的确确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及创业方面初露锋芒的优秀学长学姐给予我们创业方面的指导。
这些课程不但让我们对创业的形势有了初步的了解,更让我们对人生的规划更加明晰,即使将来不去创业,我们依旧能够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充实自己,在社会上找到能够发挥自己的能量的角落,实现自己的价值。
首先,创新创业课让我获得了与优秀的人交流的机会。
有一节课,辅导员请来了一位物电学院大四的学长以及外国语学院两位大三的学姐给我们分享他们的创业历程。
他们通过自己大学四年丰富的经历,生动地讲述了自己大学的生活状态、创业的想法以及创业的具体实施。
大四学长谈到,自己在大一就有了创业的想法,并且与室友合作进行了创业实践,他们的项目是为教学楼的每一间教室安装窗户传感器,从而使得窗户的开闭状态全都显示在门卫的电脑屏幕中,省去了看门人每晚挨家挨户检查窗户是否关闭的麻烦。
而大三学姐作为外国语学院没有技术功底的学生,凭借自己过人的交际能力和学习能力,成功地吸引了技术大神的加盟,并通过他们恰当的营销策略和坚实的技术保障,创办了第一个二手交易平台。
一个了不起的创业成就,其起源很可能就是一个小小的idea,或者是生活中感觉不太方便的地方。
只要有想法,有伙伴,然后共同努力去实施它,最终会赢得他人的投资,客户的青睐。
这就是我从这些优秀的人身上感悟到的。
其次,我获得了视野和思维的开阔。
生活在象牙塔里面的学生,如果没有走入社会,在未来社会中是无法适应紧张激烈的竞争的。
社会是一个大课堂,利用好了,我们可以学到许多学校学不到的东西,学到一些实实在在的技能(而针对当前社会对人才的巨大需求和人才资源普遍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这个矛盾,一个具有丰富社会经历,实践经验的人会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在参观西区科技园的过程中,我们走进了西蒙电子和芯进电子两家小型企业,参观了企业内部的运行情况,聆听企业负责人对本公司产品的介绍和发展历程。
虽然作为大一学生,我对一些专业知识了解不够多,但是就我所看到并理解的内容来看,创业者所具备的素质决不像我之前所想象的那样简单。
创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是集专业技术、人文素质、表达能力、合作能力、领导能力于一身的综合型人才。
正如那天参观结束之时在会议室领导讲话所言,当今社会与古代不同,社会精英不再集中于政界,而是商界,因为企业家是真正的精英,他们是社会发展最需要的综合型人才。
这些观念的冲击几乎颠覆了我之前对企业家的理解,因为企业家在我的印象中,是坐在老板桌上分配任务的,是为团队建设提提意见的。
事实证明,这些观念是狭隘的,企业家不但是领导者,更是决策者,企业家的素质,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素质,甚至决定了企业的发展前景和生死存亡。
有了这些观念的转变,我对人生的目标就更加清晰了,因为我明白,即使我将来不做企业家,但我成为社会精英的梦想也会不断激励着我去培养自己的专业技能、人文素质、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和决策的魄力。
我相信,即使是从事科研工作(这是我较为
喜欢的职业之一),除了基本的专业素养和科学精神之外,我要具备的还有与人交际的能力。
第三,我提升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从学期开始时的素不相识,到目前的互相熟知,其中交流是必不可少的。
记得我们曾经被要求做一个“电梯演讲”,用一分钟的时间对自己的项目做介绍并吸引客户的眼球。
这个看似简单的活动却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因为从上台前的思维形成和语言组织,到上台时极力做到内心的镇定和表达的自信,它给予我很好的锻炼。
后来在与学长学姐交流的时候,这些训练的基础给了我自信,让我能够较为镇定地应对人际交流,准确地表达出我想要表达的内容。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继续不断地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做到能够准确无误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二.课程建议
我对课程有一些建议,也许能够增强课程的实用性。
首先,与优秀的企业白领以及学长学姐交流对我们是很大的帮助,所以希望以后能再增加一些与他们接触的机会,不论是通过参观企业的形式,还是邀请他们来学校做讲座。
希望学院能够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社会资源为以后选择此课的学生提供这个方面的便利。
第二,希望学院能够开设针对性更强的创新创业课指导,对准备做创新创业项目和正在做项目的同学提供一对一的指导,帮助他们积累经验。
同时希望我们的课程不只局限于“创业”两个字,增加对“创新”二字的侧重,从而拓宽课程的受众范围,而不仅仅局限于有创业意向的同学(提到“创新”,受众面就广泛得多了,从事科研和竞赛
需要创新,创业也需要创新,创新品质几乎是各行各业的共同要求)。
以上就是我的课程感想和课程建议,请老师过目。
谢谢!
许郭译
2014030201017
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集电一班
2015年5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