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
包括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
任何零件都是由点、线、面构成的,这些点、线、面称为要素。
机械加工后零件的实际要素相对于理想要素总有误差,包括形状误差和位置误差。
这类误差影响机械产品的功能,设计时应规定相应的公差并按规定的标准符号标注在图样上。
20世纪50年代前后,工业化国家就有形位公差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69年公布形位公差标准,1978年推荐了形位公差检测原理和方法。
中国于1980年颁布形状和位置公差标准,其中包括检测规定。
形状公差被测要素的实际形状对理想形状允许的变动量。
形状公差包括6个项目,即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线轮廓度和面轮廓度表1[形状公差]
(形状公差续表)为形状公差在图样上的标注实例及其含义。
位置公差被测要素的实际位置对基准在一定方向或位置上的允许的变动量。
位置公差有8个项目,即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同轴度、
对称度、位置度、圆跳动和全跳动。
表2 [位置公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