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理如何把握高考地理试题中的关键词

地理如何把握高考地理试题中的关键词

地理:如何把握高考地理试题中的关键词地理试题中的关键词分为三类:中心词(地理概念)、中心词的限定词、答题方式的指令词。

准确把握试题中的关键词,是顺利解题的保证。

试以下列试题为例分析。

例一、(09全国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一)
39、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令答题方式),回答下列问题。

(题略)
(3)指出(指令答题方式)三角贸易涉及海区(指定位置)的大洋环流规律(中心词),以及三段航程海域(指定位置)洋流的性质(中心词)。

(4)某船队1月份从欧洲出发,并如期回到里斯本。

说明(指令答题方式)该船队到达里斯本时(指定时间),那里(指定位置)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中心词)。

例二、(09全国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二)
36.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题略)
(1)简述(指令答题方式)该国(指定位置)的地理位置与地形特征(中心词)。

(2)说明(指令答题方式)该国(指定位置)有利于(限定方向)花卉生长(指定事物)的自然条件(中心词)。

(3)概述(指令答题方式)该国(指定位置)发展花卉产业(指定事物)的社会经济条件(中心词)。

一、中心词
1、中心词往往是地理学科中的核心概念。

上述两例中的中心词(大洋环流规律、洋流的性质、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农业的自然区位因素和社会区位因素)都属于重要地理概念。

正确解题的前提是准确把握地理概念,形成概念体系。

例如:
(1)“自然地理特征”要从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生物等要素分析。

(2)“水系特征”可从支流、流程、流域、流向等方面描述。

(3)“气候特点”可从气温(年均温、冬夏季气温、年较差)、降水(总量、年际变化、季节变化、与气温的配合情况)、光照等方面去考虑。

(4)“自然资源”要从气候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方面考察。

(5)“自然灾害”可从气象灾害(台风、寒潮、暴雨、洪涝、干旱)、地质灾害(火山、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类型考虑。

(6)“位置特征”可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相邻位置来分析。

(7)“农业生产特征”主要从农业地域类型、农作物种类和单位面积产量、农业各部门结构(所占比重)、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专门化水平等方面概括.
2、有些试题会提出新概念,这就要根据试题材料,运用已有地理知识去理解,准确把握其
内涵。

3、有的中心词不是重要的地理概念,确定它的内涵就要依靠试题所给材料并借鉴教材中的
案例。

例三、08江苏29题(题略)
(1)湖南省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特点有
“特点”是一个非常宽泛的词,确定它在此处的内涵要依据材料信息。

材料中表达的有关湖南省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信息有:种类多;储量大;分布不均。

事实上,教材中“区域资源的综合开发”就是以案例方式学习的。

对资源特点的分析也是从品种、储量、开采条件、分布状况、运输条件等方面展开的,可资借鉴。

4、中心词的内涵往往包括多个方面,回答时要做到“要点全面”与“重点突出”。

确定重点主要依据试题情境信息以及地理事物本身的特点。

例四、(08江苏高考地理卷29)题略
(3)分析比较湘东和湘南地区发展有色金属工业的有利条件。

解析:工业区位因素有自然条件(原料、燃料、水源、地形等)和社会经济条件(交通、市场、科技、劳动力、政策等)。

有色金属工业属于动力导向型工业,接近能源地是最重要的有利条件。

试题前面两问已要求分析湖南的水能分布与有色金属资源的特点,此时应能顺利答出湘南“有色金属矿产丰富,水能丰富”。

对于湘东,题干中提供的信息有“湖南省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基础较好,抹洲有全国规模大、技术先进的铅锌冶炼厂”;图中提供的信息有湘东交通发达、城市众多,应该能答出“湘东工业基础较好,科技水平较高;交通便利”。

二、中心词的限定词
限定词对中心词的限定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实例见例一、例二)
(1)指定具体事物
(2)限定位置
(3)限定地理事象发生的时间(季节、时刻)
(4)限定分析问题的方向(自然/人为因素;有利/不利;)
(5)其它限定(限定某方面的特点或功能)
中心词的限定词很关键,它大大缩小了中心词的范围。

忽略了限定词,答案往往会偏离重点,答非所问。

作用强的限定词,就是解决问题道路上的灯塔。

例五 (06江苏卷35题)图19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到该地进行了野外考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2)为解决用水问题,A 村计划修建一条自流引水(限定词)管道。

在L 1L 2L 3L 4四条引水线路方案中,兴趣小组认为最适宜的线路是 。

试说明理由。

(3)、该地区拟建两个火情嘹望台,通过它们视野能覆盖整个区域(限定词),a 、b 、c 、d 、e 中适合的两个地点是 。

解析:“自流”引水要求水从高处引向低处。

L 1L 2L 3L 4四条线路只有L 3L 4合适。

又因L 4线路较短,工程量小,节约成本,最适宜。

选择两个火情嘹望台的要求是通过“它们”(相互配合)能监控整个区域,由此可选出a 和d 的组合最佳。

三、答题方式的指令词
指令词有两类。

一类提示回答问题所要借助的知识、材料,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指令词可能出现在分问题中,也可能出现在题干中,如例一“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此类指令词是解题的“友情提示”,务必要认真揣摩,按提示去做。

第二类指令词对答题形式提出具体的要求。

如例一中的“指出”、“说明”;例二中的“概述”、“简述”等。

常见的此类指令词及其具体要求如下: 指出:简单说出某地理事物或者地理现象。

N
b
L 4 L 1
L 2
e c
a
d
M
A
50
100
150 2
00 2
00 A
L 3
图例
山峰
河流 比例尺1:30000
描述、简述、概述:要求使用语言越来越少,概括度提高。

阐述:属于较高的要求,要指出判断的依据、推理过程和结论。

说明:说出是什么?为什么。

分析:运用材料,依据原理,得出结论。

对比:要在某些选定的侧面,将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比较。

评价:要从不同的角度,分有利与不利两方面进行分析,要有结论与理由。

解题的程序就是围绕关键词展开的。

首先确定中心词,回归地理基础知识;关注限定词,弄清具体地理事物或现象,发生的时间与地点;根据“提示”查找分析资料,并按要求组织答案。

高度关注地理试题中的关键词,养成随手标识、认真分析的好习惯,是快速、准确解题的重要保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