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16 页 2.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专业作家在作品中展现出的才华也许令青年读者们觉得 ▲ ,然而阅读活动应 当是一个平等的交流过程,因此无须对作者 ▲ ,而不妨运用自己的思维大胆地去 质疑,去挑战。在思想的碰撞中才能真正对作品的深刻意蕴 ▲ 。 A.鞭长莫及 顶礼膜拜 心领神会 B.望尘莫及 毕恭毕敬 心照不宣 C.鞭长莫及 毕恭毕敬 心照不宣 D.望尘莫及 顶礼膜拜 心领神会 3. 根据下面一段文字,简要概括歌坛“神曲”的特点。(不得超过15字)(6分)
曾经一首《忐忑》在非常短的时间里蹿红大江南北,被人们称为歌坛“神曲”,创下了歌曲流传速度最快的奇迹。这几年里,迅速蹿红的歌曲不在少数,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歌手和音乐人抓住热点话题来制作歌曲,和人们的生活、思想紧密联系,所以短时间被人们接受不足为奇,但一首歌曲火爆之后很快就会消失或被新的“神曲”所替代,也就出现了红一曲就不见踪影的遗憾,这也说明了一点,“神曲”一般只注重市场需求和短时间的商业利益,并不在歌曲的艺术化和经典化上下功夫,如果说现在的“神曲”都能称之为经典歌曲的话,人们也不会长久地翻阅当年的“经典老歌”。 答: ▲ 、 ▲ 、 ▲ 4. 根据例子,分析“响当当”一词的双关义。(3分)
“双关”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如唐代诗人刘禹锡《竹枝词》中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天晴之“晴”与爱情之“情”双关。又如现代作家梁实秋的《雅舍小品·婚礼》:“从前乡村铁匠是当地尽人皆知的一个响当当的人物。”在这里,“响当当”既指 ▲ 又指 ▲ ,真是形象生动,幽默风趣。 第 2 页 共 16 页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老苏先生墓志铭 欧阳修 有蜀君子曰苏君,讳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也。君之行义修于家,信于乡里,闻于蜀之人久矣。当至和、嘉祐之间,与其二子轼、辙偕至京师,翰林学士欧阳修得其所著书二十二篇献诸朝。书既出,而公卿士大夫争传之。其二子举进士,皆在高等,亦以文学称于时。眉山在西南数千里外,一日父子隐然名动京师,而苏氏文章遂擅天下。君之文博辩宏伟,读者悚然想见其人。既见而温温似不能言,及即之,与居愈久,而愈可爱。间而出其所有,愈叩而愈无穷。呜呼!可谓纯明笃实之君子也。 曾祖讳祜,祖讳杲,父讳序,赠尚书职方员外郎。三世皆不显。职方君三子:曰澹、曰涣,皆以文学举进士,而君少,独不喜学,年已壮犹不知书。职方君纵而不问,乡闾亲族皆怪之。或问其故,职方君笑而不答,君亦自如也。年二十七始大发愤,谢其素所往来少年,闭户读书为文辞。岁余,举进士再不中,又举茂才异等不中,退而叹曰:“此不足为吾学也。”悉取所为文数百篇焚之。益闭户读书,绝笔不为文辞者五六年,乃大究六经百家之说,以考质古今治乱成败、圣贤穷达出处之际,得其精粹,涵畜充溢,抑而不发。久之,慨然曰:“可矣!”由是下笔顷刻千言。其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盖其禀也厚,故发之迟;其志也悫①,故得之精。自来京师,一时后生学者皆尊其贤,学其文,以为师法。以其父子俱知名,故号老苏以别之。 初,修为上其书,召试紫微阁,辞不至。遂除秘书省校书郎。会太常修纂建隆以来礼书,乃以为霸州文安县主簿,使食其禄,与陈州项城令姚辟同修礼书,为《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方奏未报而以疾卒,实治平三年四月戊申也。享年五十有八。天子闻而哀之,特赠光禄寺丞,敕有司具舟载其丧归于蜀。治平四年十月壬申葬于彭山之安镇乡可龙里。君生于远方而学又晚成,常叹曰:“知我者唯吾父与欧阳公也。”然则非余谁宜铭? (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有删节) 注:①悫:笃实。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闻于蜀之人久矣 闻:闻名 第 3 页 共 16 页
B.间而出其所有 间:间或,断断续续 C.举进士再不中 再:又,还 D.遂除秘书省校书郎 除:授予官职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苏洵“禀厚志悫”的一组是(3分) ①君之行义修于家,信于乡里,闻于蜀之人久矣 ②年二十七始大发愤,谢其素所往来少年,闭户读书为文辞 ③益闭户读书,绝笔不为文辞者五六年,乃大究六经百家之说 ④以考质古今治乱成败、圣贤穷达出处之际,得其精粹 ⑤其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 ⑥与陈州项城令姚辟同修礼书,为《太常因革礼》一百卷 A.①③⑤ B. ②④⑥ C.①⑤⑥ D.②③④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至和、嘉祐年间,苏君和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共同来到京城,翰林学士欧阳 修得到了苏洵所写的二十二篇文章并推荐给朝廷。 B.苏序对苏洵的学习放任不管,乡邻和亲戚都去责怪他,有人问他原因,苏序也只是 笑笑而不回答。 C.自从苏洵来到京城,一时之间,年轻人、求学者都尊崇他的贤能,学习他的文章, 并当作典范来效仿。 D.苏洵跟姚辟一起编成了一百卷的《太常因革礼》,书编写好了以后,刚刚上奏朝廷 没有得到答复就因病去世了。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其二子举进士,皆在高等,亦以文学称于时。(3分)
(2)退而叹曰:“此不足为吾学也。”悉取所为文数百篇焚之。(4分) (3)以其父子俱知名,故号老苏以别之。(3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第 4 页 共 16 页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雨雪曲 卢照邻 虏骑三秋入,关云万里平。 雪似胡沙暗,冰如汉月明。 高阙①银为阙,长城玉作城。 节旄②零落尽,天子不知名。
注:①高阙:指长城两边的山。②节旄:符节上装饰的牦牛尾,此指唐军旗帜。 (1)颔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2分)
(2)颈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3)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吾师道也, ▲ 。(韩愈《师说》) (2)夜深忽梦少年事, ▲ 。(白居易《琵琶行》) (3) ▲ , ▲ ,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 ▲ ,但愿长醉不复醒。(李白《将进酒》) (5)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 ,谁得而族灭也?(杜牧《阿房宫赋》) (6)野芳发而幽香, ▲ 。 (欧阳修《醉翁亭记》) (7)见贤思齐焉, ▲ 。(《论语•里仁》) 第 5 页 共 16 页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厂子 曾平
村主任把大家叫到他家外面的坝子上开会。来的都是老人、妇女、孩子。身强力壮的男人全跑到城市打工去了,到春节,才像鸟儿一样飞回来。村主任的咳嗽..比往常认真了好
多。他要宣布重大决定时都咳嗽得厉害。 村主任说,人家乡长,像龟孙子,陪了三个月,王老板才答应过来! 村主任又说,你们不晓得,为了把王老板拉到我们坝坝村,乡长喝了多少酒!三个月没下战场,五次差点儿住院! 大家对乡长喝不喝酒不感兴趣,只对自己的事情感兴趣。这一点,村主任非常清楚。村主任接着说,把地交给王老板,一亩地,人家给一千斤谷子。一亩地,起早摸黑地干,一年收多少?满打满算,八百斤。还没算化肥、种子、汗水。现在啥都不干,坐在家里,一年的收成全进屋,还多二百斤。 坐在家里收成就能进屋,大家求之不得,就叽叽嘎嘎地热闹起来。 村主任的大嘴巴继续翻动,说,王老板说了,今天签合同的,一人奖一百块。一百块是多少?一百五十斤谷呢。村主任从裤腰带里取出一摞叫合同的东西,来回在大家面前晃,说,签了就是钱哟! 大家都签上大名,然后领走一百元的奖金。 推土机轰隆隆地开进大家的土地,厂子一天天地耸立起来,一根大烟囱,高得像要插进蓝天白云里面。 大家问,这王老板,建的啥厂哟? 村主任说,今年租地的谷,王老板给了没? 大家说,给了!算成钱,安逸。 村主任说,安逸你还操啥子闲心?村主任叼着带过滤嘴的香烟,反剪着手,到厂子去了。村主任兼着厂子的副厂长呢。 没多久,大家把村主任围住,还是在他家坝子边。不同的是村主任家房子的外墙全贴上了白花花的瓷砖。村主任说了,明年春天,村上盖一座四层的办公楼,钱,厂子那边出。以后,村上开会,用不着他家的坝子了。村主任很忙,偌大一个厂子,需要他忙的事情多。第 6 页 共 16 页
要不是大家带信给他婆娘,说如果不出来,就把厂子推了重新种庄稼,村主任断然不会出来。 村主任没有好脸色,说,种庄稼,还没种够? 村主任继续没有好脸色,说,王老板的租金,给没有?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说,主任,烟囱上面那些黑烟,把天全吃完了。大家的眼睛都望着直插云霄的烟囱和那些奔腾咆哮的黑烟。 村主任见惯不惊的样子,说,天空是你家的?办厂子怎能没有烟囱?有烟囱怎能没有黑烟?大家说,主任,你没闻到臭味儿? 一些忍耐不住的,早已肆无忌惮地咳嗽..开来。村主任也忍不住跟着大家咳嗽..起来。村
主任说,办厂子就有烟雾,有烟雾就有臭气!臭气没闻过?茅坑臭不臭?大粪臭不臭?久了,惯了,还香! 过了几天,村主任传达了王老板的决定,每家每户给一个名额,去厂子当工人,月工资一千块,干得好,还发奖金。 村主任说,你们的男人、儿子,在城里打工,一个月挣多少钱?赶快把他们喊回来,到厂子当工人,既挣工资,还照顾家里,人家王老板,想得周到不周到? 不到十天,在城里打工的男人,纷纷回家,去了厂子。 过些时候,大家再次围住村主任。都是一些老人,年轻的男人女人,全进厂子当工人了。 大家说,主任,你去看看玉泉河。玉泉河成臭水沟了。 坝坝村有条河,水清得像玉,甜得像泉,祖祖辈辈都叫它玉泉河。大家长年累月靠玉泉河浇地,饮水,河水滋润着村子。 村主任说,臭水沟怎么了?王老板的租金,少了你们?你们的儿女进厂子,少了工钱? 大家忧伤地说,主任,那河水,咋吃啊? 村主任笑笑,很释然,说,这好办,明天,我就让厂子给大家打井,一家一口,这下,好了吧?
11.坝坝村的自然环境在建厂前后有怎样的变化?请简要概括。(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