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66污泥 总氮的测定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266污泥 总氮的测定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污泥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1.适用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碱性过硫酸钾在120~124℃消解后,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城市污泥中的总氮。

本方法适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及城市其他污泥中总氮的测定。

本方法可测定污泥中的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无机铵盐及大部分有机含氮化合物中氮的总和。

本方法污泥消解液的最低检出限为0.04mg/L。

2.方法原理
过硫酸钾是强氧化剂,在60℃以上水溶液中可进行如下分解产生原子态氧:
K2S2O8 + H2O2KHSO4 + [O]
分解出的原子态氧在120~140℃高压水蒸气条件下可将大部分有机氮化合物及氨氮、亚硝酸盐氮氧化成硝酸盐。

以CO(NH2)2代表可溶有机氮合物,各形态氧化示意式如下:
CO(NH2)2 + 2NaOH + 8[O]2NaNO3 + 3H2O + CO2
(NH4)2SO4 + 4NaOH + 8[O]2NaNO3 + Na2SO4 + 6H2O
2NaNO2 + [O]NaNO3
硝酸根离子在紫外线波长220nm有特征性的最大吸收,而在275nm波长则基本没有吸收值。

因此,可分别于220和275nm处测出吸收光度。

A220及A275按下式求出校正吸光度A:
A=A220-2A275——————————(1)
按A的值查校准曲线并计算总氮(以NO3-N)含量。

3.试剂和仪器
3.1试剂
3.1.1无氮化合物的纯水
3.1.2氢氧化钠溶液20.0g/L:称取2.0g氢氧化钠(NaOH,A.R),溶于纯水中,稀释至100mL。

3.1.3碱性过硫酸钾溶液:称取40g过硫酸钾(K2S2O8,A.R),另称取15g氢氧
化钠(NaOH,A.R)溶于纯水中并稀释至1000mL,溶液存贮于聚乙烯瓶中最长可保存一周。

3.1.4盐酸溶液(1+9)HCl (A.R) (1+9)
3.1.5 硝酸钾标准溶液C N=100mg/L:硝酸钾(KNO3 A.R)在105-110℃烘箱中烘干3小时,于干燥器中冷却后,称取0.7218g溶于纯水中,移至1000 mL容量瓶中,用纯水稀释至标线在0~10℃保存,可稳定六个月。

3.1.6 硝酸钾标准使用液C N=10mg/L 用C N=100mg/L溶液稀释10倍而得,使用时配制。

3.1.7 硫酸溶液(1+35):H2SO4(A.R) (1+35)
3.2仪器和设备
3.2.1紫外分光光度计及10nm石英比色皿。

3.2.2医用手提式蒸气灭菌器或家用压力锅(压力为1.1-1.4kg/cm2),锅内温度相当于120-124℃。

3.2.3具玻璃磨口塞比色管,25mL。

3.2.4纱布和棉线
4. 测定步骤
4.1 测定
4.1.1 用吸管取10.00ml试样(C N超过0.1mg时可减少取样量并加入纯水至10ml)于比色管中。

4.1.2 试样不含悬浮物时,按下列步骤进行。

4.1.2.1 加入5ml碱性过硫酸钾溶液,上塞并用纱布和线包扎紧,以防弹出。

4.1.2.2 将盛有试样的比色管置于医用高压蒸气灭菌器中,加热,使压力表指针到1.1-1.4kg/cm2,此时温度达120-140℃后开始计时,或将比色管置于家用高压锅中,热至顶压阀吹气时计时,保持半个小时。

4.1.2.3 冷却至室温,取出比色管。

4.1.2.4 加盐酸1ml,用纯水稀释至标线,混匀。

4.1.2.5 移取部分溶液至石英比色皿中,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以纯水作参比,分别在波长220和275nm处测定吸光度,并用(1)式计算出校正吸收度A。

4.1.3 试样含悬浮物时,先按上述6.1.2中a至d步骤进行。

然后澄清后,移取上
述清液同4.1.2步骤测定。

4.2 空白试验
空白试验除以10mL纯水代替样品外,采用与4.1.2完全一致的步骤进行。

空白试验的A值不超过0.03。

4.3 校准
4.3.1 校准系列的配置
4.3.1.1 用分度管向一组比色管分别加入硝酸盐标准溶液0.0、0.50、1.00、2.50、
5.00、7.50、10.00mL,加纯水稀释至10.00mL。

4.3.1.2 按步骤进行测定。

4.4 标准曲线的绘制
标准溶液及空白溶液在220和275nm处测得的吸光值按下列公式计算
A S=A S220-2A S275 (2)
A b=A b220-2A b275 (3)
A r=A s-A b (4)
A S220——标准溶液在220nm波长的吸收光度。

A S275——标准溶液在275nm波长的吸收光度。

A b220——空白(零浓度)溶液在220nm波长的吸收光度。

A b275——空白(零浓度)溶液在275nm波长的吸收光度。

用A值与相应的NO3--N含量(ug)绘制校准曲线或用有相关统计功能的计数器进行相关回归统计。

5. 结果计算
按式(1)计算得试样校正吸收光度A在校正曲线上或由计数器相关回归统计中查出相应的总氮ug数,总氮含量C N(mg/L)按下式计算。

C N=m/V (5)
m——试样测出含氮量ug;
V——测定用试样体积,mL。

6. 注释
6.1 溶解性有机物对紫外光有较强的吸收,虽使用了双波长测定扣除法以校正,但不同样品其干扰强度和特性不同,“2A275”校正值仅是经验性的,有机物中氮
未能完全转化为NO3--N对测定结果有影响也使“2A275”值带有不确定性。

样品消化完全者,2A275值接近于空白值。

6.2 溶液中许多阳离子和阴离子对紫外光都有一定的吸收,其中碘离子相对于总氮含量的2.2倍以上,溴离子相对于总氮含量的3.4倍以上有干扰
6.3 评价标准,无机氮评价标准。

总氮与凯氏氮不同样品中NO3--N含量差异较大时其值亦有较大差异。

仅列出凯氏氮作评价标准。

7. 参考文献
CJ/T 221-2005《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检验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