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液压技术第二章液压泵和液压马达资料
液压技术第二章液压泵和液压马达资料
5.理论输入功率Pit=Pot理论输出功率
5.效率:
v
q qt
Po Pi
v m
m
Tt T
Po
Pi
pq
T 2n
pqtv Tt 2n
vm
m
(二)马达的性能参数
1.转速:
n
q v
v
2.转矩:
T
pV
2
m
3.输入功率: Pi pq
p pi po
4.输出功率: Po T 2 n
5.效率: Po
1. 渐开线齿轮泵
特点:
结构紧凑,尺寸小,重量轻 流量脉动小,噪声小。
渐开线内啮合齿轮泵视频
2. 摆线齿轮泵(转子泵)
特点:
结构简单,体积小 重叠系数大,传动平稳 吸油条件好 脉动小,噪声小 齿形复杂,加工精度要
求高,造价高。 应用:机床低压系统
内外转子式摆线泵视频
五、齿轮泵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高转速、低扭矩 的场合。
§2-4 叶片泵和叶片马达
{ 分类
单作用 每转排油一次 双作用 每转排油两次
三、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性能参数
(一)液压泵的性能参数
{ 1.压力
1)工作压力取决于负载 2)额定压力
3)最高压力
{ 2.排量、流量
1)理论流量 qt Vn 2)实际流量 q qt q qt kp 3)额定流量:额定压力、额定转 速下输出的流量
3.实际输出功率: Po pq
Tn
4.实际输入功率: Pi T 2 n
流量不足或压 力不能 升高
1.齿轮端面与泵盖接合面严重拉伤, 使轴向间隙过大
2.径向不平衡力使齿轮轴变形碰擦泵体,增大径向间隙 3.泵盖螺钉过松 4.中、高压泵弓形密封圈破坏、或侧板磨损严重
1.修磨齿轮及泵盖端面,并清除齿形上毛刺 2.校正或更换齿轮轴 3.适当拧紧 4.更换零件
过热
1.轴向间隙与径向间隙过小 2.侧板和轴套与齿轮端面严重摩擦
1.检测泵体、齿轮,重配间隙 2.修理或更换侧板和轴套
§2-3 齿轮马达
1.结构特点: 两个油口一样大, 有单独的泄油口。
2. 工作原理:
由于两个齿轮的受压面积
存在差值,因而产生转矩,
推动齿轮转动。
y
T=Fr=pAr
F1 = p b ( h – x )
F2 = p b ( h – y )
x
3. 应用:
2)危害:轴承磨损、刮壳。 3)措施:缩小压油口,增加径
向间隙。 ※ 压油口缩小后,减小受压面积
安装时注意不能反转。
三、优缺点和用途
优点: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工作可靠, 自吸性能好,对油液污染不敏感,便于 制造、维修。
缺点:效率低,流量脉动大,噪声高。 用途:工程机械、机床低压系统。
四、内啮合齿轮泵
三要素: 密闭容积 密闭容积周期性变化 配油装置.容积变小与压油腔通,容 积变大与吸油腔通
(二)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
液压系统中使用的液压马达 也是容积式的,从原理上讲是把 容积式泵逆用,即向泵中输入压 力油,就可使泵轴转动,输出转 矩和转速,成为液压马达。
(三)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图形符号
a.单向定量液压泵 b.单向变量液压泵 c.单向定量马达 d.单向变量马达 e.双向变量液压泵 f.双向变量马达
8.滚针轴承等零件损坏 9.装配不良,如主轴转一周有时轻时重现象
1.用涂脂法查出泄漏处。用密封胶涂敷管接头并拧紧;
修磨泵体与泵盖结合面保证平面度不超过 0.005mm;用环氧树脂黏结剂涂敷堵头配合面再 压进;更换密封圈
2.适当拧紧 3.重新安装,使其同心,紧固连接件 4.更换齿轮或研磨修整 5.配磨齿轮、泵体和泵盖 6.检查并修复有关零件 7.修整卸荷槽,保证两槽距离 8.拆检,更换损坏件 9.拆检,重装调整
典型结构
CB齿轮泵
p = 2.5 MPa
卸荷槽 缩小压油口 减小端面间隙
0.03~0.04mm 增大吸油口 小槽 a (泄油) 小孔
2. 工作原理
密封工作腔: 齿间槽、壳体、端盖组成
啮合线、吸油腔、排油腔
外啮合齿轮泵视频
流量和脉动
排量 脉动率
V
V1
V2
A1b
A2b
4
D12b
第二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2-1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概述
一、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分类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种类按其排量能否调节分为:
❖ 定量泵(定量马达) ❖ 变量泵(变量马达)
按结构形式可分为:
➢ 齿轮式 ➢ 叶片式 ➢ 柱塞式 ➢ 螺杆式
二、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及图形符号
(一)液压泵的工作原理 液压传动系统中使用的液压泵都是容积式的,其 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故障现象 噪声大
产生原因
排除方法
1.吸油管接头、泵体与泵盖的接合面、堵头和泵轴密封圈等处密封 不良,有空气被吸入
2.泵盖螺钉松动 3.泵与联轴器不同心或松动 4.齿轮齿形精度太低或接触不良 5.齿轮轴向间隙过小 6.齿轮内孔与端面垂直度或泵盖上两孔平行度超差 7.泵盖修磨后,两卸荷槽距离增大, 产生困油
吸
油液发热,轴承磨损。
Vb由小→大,p ↓↓, 汽蚀、噪声、振动、金属表面剥蚀。
2) 危害:影响工作、缩短寿命
3) 措施:开卸荷槽
原则: Vb由大→小,与压油腔相通 Vb由小→大,与吸油腔相通 保证吸、压油腔始终不通
2. 泄漏问题
1) 泄漏途径:轴向间隙 80% ql 径向间隙 15% ql 啮合处 5% ql
2) 危害:ηv↓ 3) 防泄措施:
a) 减小轴向间隙 b) 轴向间隙补偿装置
浮动侧板 浮动轴套
防泄措施:
a) 减小轴向间隙 小流量:间隙0.025-0.04 mm 大流量:间隙0.0板 浮动轴套
3. 径向力不平衡
1)原因:径向液压力分布不均 啮合力
4
D2 2b
(mz 2h)2b (mz 2h)2b
4
4
2m2 zb
ha ha*m m(ha*齿顶高系数 1,ha齿顶高)
qmax qmin 100 %
q
二、外啮合齿轮泵结构上存在的几个问题 1. 困油现象
1) 产生原因:
ε> 1,构成闭死容积Vb Vb由大→小,p↑↑,
压
Pi
v m
Pi
Po
Po v m
pq
Tn
************************
§2-2 齿轮泵 和齿轮马达
齿轮泵的分类
{ { 分类
{ 外啮合
按啮合形式 内啮合
按齿形曲线
渐开线 摆线
{ 直齿
按齿面 斜齿
人字齿
一、外啮合齿轮泵原理和结构
(一)外啮合齿轮泵的结构
1. 结构: 齿轮、壳体、端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