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站建筑设计中的情感化设计策略
摘要:以情感化设计的核心设计策略方向为出发点,分析了火车站建设外观设计、室内设计及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雷同与缺乏特色的严峻现象和问题,论述了火车站建筑中情感化设计策略产生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在此基础上,结合用户体验的方式对具体情感设计实例进一步说明,提出一些适合火车站未来建设中的情感化设计策略,使迅猛发展的现代化趋势与地域文化的鲜明特色紧密结合协调持续发展。
关键词:火车站建设情感需求情感化设计用户体验
人的情感从出生那天就随之产生了,情感是人们对外界事物作用于自身时的一种生理的反应,取决于需要和期望。
设计的使命从为人类创造物质幸福扩展到为人类创造物质与精神上的双重幸福,情感设计理念的提出,标志着当代的设计探索和发展已经延伸到精神、心理和人文社会关系的层面[1]。
使被设计的对象从一个产品上升至拟人的境界,给设计对象注入了灵魂,赋予了生命。
情感设计已经在众多的设计领域得到了应用,如产品设计、服装设计、家居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融入情感化设计思想是现代设计发展的必然,一座美好的建筑是一个城市的象征,它可以建立积极的形象或唤起一段美好的回忆。
现代城市建筑中许多建筑雷同缺乏新意,新建筑与城市文化不符切断历史文脉,冰冷和没内涵的现代建筑常常受到市民的职责和反感。
毋庸置疑,这种建筑的建设不利于城市的长久和谐发展。
1 火车站设计中情感化设计策略产生的必然性
近年来,高速铁路的发展已然成为铁路建设的主流,为城市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火车站的建设也随着高铁科技的进步而不断扩建和完善。
随着物质文明推动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铁路的功能也由传统的运输逐渐扩展为经济文化情感交流的重要渠道。
现代化火车站作为一个承载历史、展现文明的重要城市建筑,即是经济与文化对外交流的枢纽站,也是人们与外界沟通情感的枢纽站。
为此,设计师也必然会在进行火车站建设时考虑设计的情感化体现与情感体验的发展,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 火车站设计中的情感化设计策略
诺曼(美国)在《情感化设计》一书中,深入探索人类三种处理问题的层次,分别为本能、行为和反思,并以此勾勒出反应情感的美学商品在设计中所扮演的角色。
如果将情感化的设计理念应用到火车站的建设中[2]。
本能层级则体现在人们对火车站外观建筑设计的第一反映中,是一种即刻的积极或是消极的反应;行为层级则体现在人们对火车站建筑设计使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体验产品的功能性,易用性和物理感觉;反思层级则体现在人们通过以上两种层级后多产生的情感,是积极的或是消极的情感。
设计师在对火车站进行设计时就要把握好上述的三个层次。
然后结合各地区的特色文化,发展需求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1 基于火车站外观设计的情感化设计策略
2.1.1 较古老车站是城市集体记忆的传承
城市自诞生之日起就在不断沉淀着自己的文化,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如红墙黄瓦的北京火车站,白墙上片片乌瓦的江南小站[3]。
火车作为交通工具已有久远的历史,特定时期的车站也必然会留下时代的影子和历史的印记。
火车站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它需要记录历史,传承文化,不应该在火车站新旧交替中随之消失。
很多国家都十分重视废旧的车站遗产,将其统一管理,变废为宝,延续历史文脉,供人们缅怀回忆,延续着城市的过去。
如英国约克城国家铁路博物馆,它是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铁路博物馆;厦门市铁路文化公园,是一条步道的带状公园,也是体验自然的城市新名片[5]。
2.1.2 现代化车站建筑是城市形象的前瞻
火车站的从新改造和建设会承载着市民对于城市新形象的展望。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文化生活的享受,不仅市民会因拥有地标性的车站建筑而对城市增加成就感和归属感,游客也会感受到城市的现代化的进程,增加满足感和愉悦感。
城市的第一印象和最终印象往往也在这时形成[6]。
武汉火车站的新形象设计将地域性的传统文化与时代性的科技
感完美结合(如图1),运用后现代主义的设计手法,极具动感的钢架玻璃和视觉冲击力极强的夸张造型。
整个建筑如同一只展翅腾飞的巨鸟,寓意千年黄鹤,思念家乡,翩然而归。
建筑提炼一些地域性的文化元素特征,突显湖北特色。
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不仅提升了城市的品位,同时也满足了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2.1.3 火车站是人们的身心驿站
现代化的火车站在空间结构上也不断发生变化,为了提高效率和使空间得到充分利用,火车站的建设进一步与城市融合,形成了庞大的交通枢纽体系网,渐向经济枢纽转变,成为了结合商业与服务业共同发展的城市中心。
如日本的京都火车站随着功能群组的不断完善,车站空间更具开放性,开敞式露天舞台、大型的活动中心购物中心、古城全景的观赏点和空中城市[7]。
2.2 基于火车站室内设计的情感设计策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大规模的对火车站进行现代化空间的立体式综合开发,火车站成为集地下、地面、地上立体化的交通枢纽联合体系网。
根据不同的需求也设置了多方位的进站区,乘客在进行垂直换乘时直接由地下或地上进入火车站内部。
从某种意义上讲,当代的火车站设计更多的是被旅客从内部感受。
所以站内设计不容忽视,注重游客对站内空间的体验需求,用细节体现城市发展的魅力,用服务展现城市对人文的关怀,也是继续写城市特色在内部的延伸。
好的建筑是大众审美的对象,并能成为优秀文化的物质载体。
如河北省石家庄新火车站,其站内室内设计灵感来源于隋唐文化中的光辉历史成就——赵州桥。
设计师通过提取主要特征元素,对桥身形态进行塑造和重现,将设计与室内顶部空间完美结合,体现出创新求变的时代气息和多元包容的城市精神。
巧妙的形态设计,作为传达信息的第一要素,自始至终承载了产品的全部内涵,利用形态刺激了大家对往事的回忆,进而产生情感。
它的价值会在时间流逝中越发经典,成为不朽的文化佳作精品。
2.3 基于火车站流程体验的情感化设计策略
现代化设计中,交互设计,情景体验早已成为必然发展的趋势,对最终的设计起到了决策的作用。
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告诫每一位设计师:若不能保证你的孩子和好友感到舒适,请重新设计你的产品[8]。
观察是研究用户体验的基础,要融进环境,亲身去做情景体验。
内部设计的流畅性可以给人的良好体验.
3 结语
建筑也是有生命的,她在那里不断地向外诉说自己的文化和历史。
火车站的整体及设施设计不能简单的划归为设计院的范畴。
首先要根据各地区地域文化的不同突出独特性原则,设计者需要根据所处的文化背景、地域环境、城市规模、用户需求等因素的差异,对相同的设施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使其更好的与环境相融合。
情感化设计的关键在于:理解用户是如何在使用过程中看待、体验和感受产品,环境与服务。
想要更好的了解产品的用户体验过程和情感的需求,设计师必须更加关注产品或服务在使用环境中的包容性,内部设计的流畅性给人良好的情感体验。
好的设计是让人们在使用产品和体验产品的同时产生愉悦感,并使之成为自己生的一部分。
火车站的建筑设计要以多学科紧密结合为基础,才能真正设计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好设计。
好的设计创造新的文化,好的文化塑造新的价值观,好的价值观决定未来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芬兰)Koskinen等著,孙远波等译.移情设计—产品设计中的用户体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美)唐纳德·A·诺曼著,付秋芳译.情感化设计[M].电子工业出版
社,2005.
[3]黄露.中国城市交通设计中的文化传承现象研究—从汉口火车站看[J].现代商贸工业,2012(1):79—80.
[4]百度百科—济南老火车站[OL].ttp:///view/2857545.htm.
[5]百度百科—厦门铁路文化公园[OL]./view/8359691.htm.
[6]陆元鼎.建筑创作与地域文化的传承[J].华中建筑,2010(1).
[7]百度百科—日本京都火车站[OL]./view/3130435.htm.
[8](加)戴博曼著,连冕,张鹏程,顾嘉唯译.做好设计:设计师可以改变世界[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9]朱颖,金旭炜,王彦宇,等.铁路交通枢纽与城市综合体设计初探[J].和谐铁路建设,2011(6):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