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蔬菜农药超标,食物未加工熟; 36食堂食物中毒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 事故风险分析 1.1.事故类型 1.1.1. 食物中毒事故类型可分为细菌性中毒、真菌性食物中毒、 化学性食物中毒。 1.1.2. 员工用餐后,出现腹胀、腹痛、腹泻不适或者恶心、呕吐 等疑似食物中毒现象。
1.1.3. 员工婚丧嫁娶时,职工食堂承包宴席,用餐后,出现腹胀、 腹痛、腹泻不适或者恶心、呕吐等疑似食物中毒现象。 1.2.危险源 食堂误采用化学用品类食材导致的中毒事故; 食物不新鲜或是变 质,引发的中毒;食物或是用具的不洁引发的中毒;误食有毒食 物,或是不兼容食物的饮用,导致中毒;食物未煮熟。
1.3. 事故危害程度及范围 食物中毒事故会危害公司人员的健康安全,严重则危及生命。食 物中毒事故一般人群较大,可能性较大,影响范围较大。
1.4.危险性分析 1.4.1. 在公司食堂可能发生食物中毒事故。 1.4.2. 食物中毒多发生在气温较高的夏秋季节。中毒人员会出现 腹胀、腹痛、腹泻、不适或者恶心、呕吐等现象,严重者会出现昏迷、 甚至死亡。由于公司食堂就餐 人员较多,影响范围较大。
1.5.事故前的征兆 1.5.1.食物变质; 1.5.2. 食物或是餐具不洁引起中毒; 1.5.3. 用化学类药品代替食用佐料;1.2.2.4.
1.5.5.禁忌食材相配加工食物。 16事故引发的次生事故 食堂食物中毒事件是群体性突发事件,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不良 社会影响,乃至可能危及公司稳定的集群行为。 可能对公司的正常生 产甚至社会秩序造成重大影响,应制定必要措施加强预防和应急处置 手段,减少和消除有害影响。 1.应急工作职责
1.1.组织机构 《食堂食物中毒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归口综合办管理,成立食堂 食物中毒事故现场处置工作小组, 分管总经理担任小组组长,综合办 主任担任小组副组长,食堂全体、党群处、物流处、安环处和综合办 全体人员为成员。具体见附件10《食堂食物中毒事故现场处置工作 小组机构图》。 12职责 1.2.1.组长的职责 1.2.1.1. 随时掌握项目现场事故灾害及险情,向公司应急救援领 导小组报告有关情况; 1.2.1.2. 根据事故现场的情况,启动并组织实施现场处置方案; 1.2.1.3. 确保应急资源配备投入到位,指挥应急行动。 1.2.2. 副组长(现场管理者)的职责 协助组长开展应急指挥工作,组长不在位时,代行其职 责; 组织落实现场处置方案; 负责现场应急处置,根据险情发展,提出改进措施; 组织落实现场善后恢复。 1.2.3 .伤员营救组职责
1.221. 1.2.2.2. 1.2.2.3. 1.2.7.1.事故后的现场清除和恢复工作。
1.2.3.1. 实施现场处置,将人员和设备迅速撤离危险地点, 根据
现场情况,适时调整并调集人员、设备和物资搜救被困人员。
全; 1.2.4.医疗救护组职责 1.241.负责在外部救援机构未到达前,对受害者进行必要的抢 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伤部位受污染等)。 1242使重度受害者优先得到外部救援机构的救护。 1.2.4.3. 协助外部救援机构转送受害者至医疗机构, 并指定人员 护理受害者。
1.2.5.警戒疏散组职责
有效的隔离。 场或周边; 和证据; 1.2.6.后勤保障组职责
转运工作。
1.2.7.清理恢复组职责
1232 对事故现场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制定抢救方案; 1.2.3.3. 监督应急人员执行有效的应急措施,保证应急人员的安
1234 保证现场救援通道的畅通。
1.2.5.1. 维护现场,将获救人员转至安全地带;对危险区域进行 1.2.5.2. 负责发生事故时,需要撤离的人员立即组织疏散撤离现 1.2.5.3. 负责事故现场治安保卫,维持现场秩序,保护事故现场
1.2.6.1. 负责现场伤员的医疗抢救工作,根据伤员受伤程度做好 1.2.6.2. 负责抢救物资的储备、维护保养与供应; 1.2.6.3. 保障部门应急救援人员的衣食住行。 1.2.7.2. 负责事故救援现场供水、供电、供气的保障,做好应急 通讯和运输等工作; 1.2.7.3. 负责事故结束后维修设备,尽快恢复生产。 2. 应急处置 2.1.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2.1.1. 食堂食物中毒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立即向四周呼救并采 取应急处置措施,利用电话、对讲机或派出人员等方法,迅速将情况 和危害程度向班长和生产值班调度汇报。 现场处置小组宣布启动处置 方案,应急处置组成员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应急处理。 2.1.2. 发生非伤亡、经济损失较小的事故,由单位负责人或现场 负责人负责启动现场处置方案,《群体性突发事件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进入预备状态。
2.1.3. 当事人或现场其它人员第一时间报告当班调度和食堂负 责人。食堂负责人立即封存所有食物,等候检查。 2.1.4. 按照现场处置小组组长下达的指令,现场抢救组进行现场 侦查,组织或协助事故单位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启动相应的处置措施。 2.1.5. 当班调度立即报120急救,并通知综合办相关负责人员对 其他未有症状人员实行集中监控,一有症状立即送夏河县县医院。 2.1.6. 当班调度在报120急救后立即报安全环保处及公司领导, 由安全环保处及公司领导讨论决定是否报警,由警方进行调查。 2.1.7. 中毒者入院后的各项手续由综合办办理。 2.1.8. 事件发生后1小时内,由综合办负责人报告夏河县卫生防 疫部门,由夏河县卫生防疫部门进行现场卫生检验。 2.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2.2.1. 中毒窒息事故属于三级事故类别的,现场人员应立即施救, 并向部门负责人汇报,由部门负责人立即组织本部门人员进行救援。 保护好现场,封存剩余饭菜并留样。 2.2.2. 发生食物中毒事件时,现场人员向相关人员报告后,要立 即进行自救或互救,可用筷子或手指刺激咽部帮助催吐,尽快排出毒 物,同时制止在场所有人员用餐。 2.2.3. 应急办公室及时掌握事态发展和现场救援情况,及时向应 急总指挥汇报。分析可能引起中毒的原因,确定抢救方法。 2.2.4. 应急办公室根据事故类别、事故地点和救援工作的需要, 通知公司各应急救援小组做好应急救援准备。查找、统计就餐人员, 确定人员中毒状况。
2.2.5.根据需要派有关人员和技术专家赶赴事故现场指导救援 工作。 2.2.6 .催吐:如果进食时间在1至2小时内,可使用催吐的方 法。立即取食盐20克,加开水200毫升,冷却后一次喝下。如不 吐,可多喝几次,迅速促使呕 吐。亦可用鲜生姜100克,捣碎取汁用 200毫升温水冲服。如果吃下去的是变质 的荤食品,则可服用十滴 水来促进迅速呕吐。 2.2.7. 导泻:如果病人吃下去中毒的食物时间超过 2小时,且 精神尚好,则可服用些泻药,促使中毒食物尽快排出体外。一般用大 黄30克,1
次煎服
2.2.8. 解毒:如果是吃了变质的鱼、虾、蟹等引起的食物毒,可 取食醋100毫升,加水200毫升,稀释后一次服下。此外,还可采 用紫苏30克、生甘草10克一次煎服,若是误食了变质的饮料或防腐 剂,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用鲜牛奶或其 他含蛋白质的饮料灌服。 2.2.9. 中毒窒息伤员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 支持生命的三项基 本措施,进行就地抢救;步骤为:通畅气道7口对口 (鼻)人工呼吸7 胸外挤压。抢救过程中的再判定:按压吹气 1min 后,应用看、听、试方法在5
〜7s时间内完成对伤员呼 吸和心跳是 否恢复的再判定。若判定颈动脉已有搏动但无呼吸,则暂停胸外按压, 再进行2次口对口 人工呼吸,接着每5s吹气一次(即每分钟12 次)。如脉搏和呼吸均未恢复,则继续坚持心肺复苏法抢救。 2.3 .信息报告 2.3.1. 食堂人员要根据事故的性质和蔓延趋势, 迅速汇报综合办 管理人员召集现场处置工作小组成员,所有成员在5分钟内达到事故 现场,做出应急处理措施;如事故难以效控制,迅速向部门各级负责 人汇报,向应急值班室报警,并对可能受事故波及区域的人员发出警 报通知。具体见附件10《食堂食物中毒事故现场处置工作小组联系 表》。 2.3.2. 发生食堂食物中毒事故,岗位工作人员应立即向班长和生 产调度汇报,同时向应急值班室报警。值班人员接到事故汇报后,及 时向单位负责人和分管领导汇报,并做好应急值班记录。 2.3.3. 现场出现事故征兆时,在事故地点及附近的人员首先排除 事故隐患,利用电话、对讲机或派出人员等方法,迅速将情况和危害 程度向班长和生产值班调度汇报。 2.3.4. 事故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现场情 况;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 (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 已经采取的措施。公司24小时应急值班室:7231498,报警内线8000。 2.3.5. 应急值班室要有对外部联系电话, 包括医疗救护队、上级 有关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电话联系方式。可采用电话、手机、传真 等方式对外联系和求援。具体见附件 10《外部人员联系表》。 24应急保障 应急救援指挥部及其工作小组按照日常工作分工做好应急物资 和装备准备,各种器材应指定专人保管,并定期检查保养,使其处于 良好状态,重点器材应设救援器材柜,专人保管以备急用。
2.4.1. 通讯设备,包括固定电话、移动电话、近距离对讲设备等 6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