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狠抓六项培训 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狠抓六项培训 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狠抓六项培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韩跃辉
(中石化九江分公司炼油运行一部江西九江332004)
【摘要】培训是提高职工操作技能和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是不断提高企业核心力的关键。

本文介绍某单位面对职工培训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探索职工培训方式与方法,以深化六项培训为抓手,引导员工转变培训观念,努力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关键词】培训深化方式能力
在创新发展迅速的新常态下,各种竞争都异常激烈。

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必须加强职工的培训,使他们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

中石化某公司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坚持“向培训要能力,以培训促发展”的理念,通过顶层设计,高位推动,合力共为,逐步形成了大培训格局和“全员学习、全员培训”局面。

但在基层单位中,职工培训仍面临诸多问题。

某单位通过探索职工培训方式,以深化六项培训为抓手,引导员工转变培训观念,努力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为装置安全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一、当前职工现状及培训存在的问题
该单位现有操作技能人员78人,平均年龄46.5岁,55岁及以上2人,50-54岁16人,45-49岁18人,45岁以上人总计36人,
占48%。

45岁以下的人员中,第一学历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凭仅2名,学历为高中的劳务派遣工17人。

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职工年龄偏大人员多、工作与生活压力大,学习积极性不够。

2、职工自身学习意识不强。

由于职工知识结构和文化结构不合理,部分职工文化水平偏低,缺乏理论水平,实际操作能力依靠多年的工作经验,理论学习困难很大,同时由于观念滞后,不善于学习,部分职工产生学习无用的思想,个别职工不会、不懂、也不学,甚至还不问。

3、发展潜力不足。

部分职工在新技术、新设备面前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在实现现代知识与技能高度一体化的进程中困难重重。

4、培训资源有限,内容局限于现有的内容及形式,不够灵活。

5、兼职培训人员繁重的工作量和培训配套的不完善,造成培训时间不够,且兼职培训师因受工作时间和经历的限制,自身业务素质和教学管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6、常规的岗位培训和补救式教育占主体,缺少具前瞻性的学习交流,缺少新知识点的切入。

二、深化六项培训的对策
该单位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产、贴近一线”的原则,以岗位必备和应知应会为重点,以提升岗位胜任能力、规范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目标,通过深化培训机制、培训内容、培训方式,抓实
抓好实操训练、“师带徒”、业务竞赛、应急演练、仿真训练、在线练习等“六项培训”。

对策一、进一步完善培训机制
1、成立职工培训领导机制。

该单位成立了单位职工培训领导机构,有单位行政负责人主导职工培训,单位生产负责人主管全员培训,运行班组的班长负责本班组的培训,同时包班领导和管理人员需对所包班班组的培训工作进行指导,形成了运行部全员培训的网络构架。

职工培训以班组培训为主,集中授课为辅,将班组培训效果与包班领导、管理人员业绩挂钩。

培训效果不佳,班组、班长、包班管理人员和领导都要被考核。

2、建立职工培训管理机制。

该单位根据职工培训实际,建立了《职工培训及岗位练兵提升方案》、《班组副班学习及培训计划实施方案》、《技能提升与仿真培训实施方案》在培训方案中明确了培训目标、培训具体措施,做到职工培训有人抓、有人管。

3、设立职工培训激励机制。

该单位设立职工培训激励机制,采取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的办法,激发职工对参加培训,促进个人提高的积极性。

在各个班组就培训措施实施的可行性进行对比,奖励先进;对个人参加培训的效果进行评估,奖励模范。

根据考核结果,直接在月奖中体现,同时对优秀做法进行大力宣传、广泛推广。

4、创立职工培训需求分析机制。

该单位在实施具体培训之前,先进行充分调研,根据职工的需求,集中分类进行教学,弱项专攻、有的放矢。

对策二、进一步完善培训内容
1、制定计划强调实用性、有效性。

因为单位职工参加培训时间有限,该单位在制订年度培训计划、月度实施方案时,尽可能多地召集参与职工培训工作的组织人员、授课人员开会,制订培训计划与实施方案,坚持培训的实用性、应急性、有效性,要做到需要什么就计划培训什么,把岗上最需要的基础业务知识突出、强化,适应形势,急用先学,并力求学以致用。

2、准备内容强调针对性、合理性。

该单位在准备具体的培训内容时,实行“点菜式”培训,即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在培训内容上由职工“点菜”,然后由领导、班长或技术员担当授课老师,弱项专攻。

授课教师根据操作职工所提准备课件,讲课时单位安排技术员全程跟踪、检查。

对策三、进一步完善培训方式
1、开展多样化的培训活动。

该单位深入开展“两讲一考”活动、“每日一问”活动、画流程操作答题活动、职工岗位考试活动、主要岗位特定培训活动,以多样化的培训活动促进培训效果的提升。

2、改进授课方式。

该单位在以往培训经验的基础上,增加了趣味性和实用性内容。

如观看录像、现场业务操作演示、请在岗的先进职工介绍经验、就实际发生的岗上案例进行讨论、讲解等。

在课上讲解之余,还利用晚班时间重点辅导,以现代化的培训方式对职工进行有效培训,确保职工掌握应知应会岗位技能。

3、坚持培训效果评估。

该单位职工培训工作从培训计划制定、审批、培训实施到培训资料汇集整理全部纳入经济责任制考核细则中,在每次授课结束后,技术员针对讲课内容现场提出问题,由操作员工当即回答,同时在授课结束后,在讲课的基础上,技术员再出考试卷,由操作员工进行答题,进行讲课内容的验证与效果后评价,讲课、答题结果全部纳入考核之中。

三、六项培训的相关要求
1、强化实操训练。

按照“一个岗位一个训练标准”要求,制定实
操训练计划和实施方案。

重点训练职工正确操作、规范操作、熟练操作的习惯和能力,逐步向“一岗精、二岗通、三岗会”的多面手提升,向复合型人才发展。

2.深入开展“师带徒”活动。

签订师徒协议,明确培养计划、课
题和目标,规范师徒双方的责任与义务。

建立“师带徒”成效评价与同奖同罚的激励约束机制。

3.制度化开展业务竞赛。

不断丰富竞赛方式,拓展竞赛途径,完善竞赛组织实施,提高竞赛针对性,采取技能竞赛、仿真测试、在线考评、技术竞答等形式,比技术精湛、比业务精通、比工作精心。

4.提高应急演练的针对性。

明确“做何事、谁做事、如何做、何时做”的职责与程序,落实应急演练闭环管理,着力增强应急预案的
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增强员工风险识别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和自救互救技能。

5.加强仿真训练。

组织职工进行仿真训练,对实际生产中遇到的操作波动、开停工、突发事故、技术难题等进行模拟处理,增强职工的实战技能。

6.推广应用在线练习。

深化移动网络学习在岗位培训、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方面的应用,将在线学习培训纳入职工岗位培训、岗位练兵内容,对职工参加远程学习培训提出明确要求。

四、取得的成效
该单位通过探索职工培训方式与方法,以深化六项培训为抓手,引导职工转变培训观念,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1、职工的学习自觉能力得到了提高,形成了良好的学习风气。

2、职工的岗位操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多人实现了多岗位的互通。

3、职工的风险识别能力得到了提高,发现和避免了多重安全隐患。

4、职工的装置理解能力得到了提高,各装置实现了长周期安全生产。

5、职工的自我加压能力得到了提高,学而优则进思想得到了广泛宣传。

6、职工的应变观察能力得到了提高,个人综合素质有深层次的发展空间。

五、结论
职工培训是凝聚队伍、提高效益的途径,也是获得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该单位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找出本单位在职工培训
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突破了培训的局限性,加强了培训的深度,提升了培训的层面,建立了较完善的职工培训体系与考核机制,积累了一定经验,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