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学期生物 第三次月考试卷带答案 一、选择题 1.搜救犬发现废墟下有人时,会扒地,摇尾巴,然后连声吠叫,这种行为( ) A.学习行为 B.先天性行为 C.取食行为 D.防御行为
2.下列动物都具备消化腔有口无肛门的一项是( )
A.蝗虫、蚯蚓、蛔虫 B.水蛭、海蜇、涡虫
C.水母、涡虫、水螅 D.沙蚕、血吸虫、珊瑚虫
3.十二生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其中“龙”的创造充满了想象力。据说“龙”的体表覆盖
角质的鳞片,有四肢和牙齿,卵外有坚韧的卵壳,能在水中和陆地生活。下列动物中与上述特征相似度最高的是 A.鱼 B.两栖动物 C.爬行动物 D.哺乳动物
4.生物体的形态、结构总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蝗虫具有外骨骼,不易被天敌吃掉
B.鲫鱼身体呈流线型,用鳃呼吸,适于水中生活
C.家鸽前肢变成翼,适于空中飞翔
D.野兔神经系统发达,能迅速躲避天敌
5. 我们在举哑铃时,上臂完成如图动作过程中起支点作用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6.下列不属于社会行为特征的是( ) A.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B.群体内部存在着信息交流
C.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D.群体内部形成一定的组织
7.下列诗句中的各种动物,不具备“体表都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均分节”特征的是( ) A.谁家新燕啄春泥 B.春蚕到死丝方尽
C.蝉噪林逾静 D.早有蜻蜓立上头
8.下列哪些项不是线形动物的特征( ) A.体表有角质层,适应寄生生活 B.消化道后端有肛门
C.身体一般是细长的 D.身体细长而且分节
9.一些细菌、真菌能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下面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真菌引起棉花枯萎病 B.霉菌引起人患感冒
C.链球菌引起人患扁桃体炎 D.真菌引起人患足癣
10.下列关于脊椎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鱼、青蛙和蛇都属于脊椎动物
B.脊椎动物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C.脊椎动物都用肺呼吸
D.脊椎动物中的鸟类和哺乳类体温恒定
11.如图是同一实验条件下不同的动物所需要的“尝试与错误”次数的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B.学习行为是脊椎动物特有的,无脊椎动物不具备学习行为
C.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D.学习行为的获得借助个体生活经验和经历,不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有利于动物适应复
杂多变的环境 12.在做蚯蚓的观察实验时,要经常用浸水的棉球擦拭蚯蚓体表,目的是( ) A.降温作用 B.使体表湿润,维持正常呼吸
C.保持身体柔软 D.保持身体湿润,有利于运动
13.细菌的生殖方式是( ) A.孢子生殖 B.出芽生殖 C.有性生殖 D.分裂生殖
14.消灭蝗虫时,把它的头部置于水中不能使它窒息,原因是( ) A.蝗虫可以吸收水中的氧气 B.蝗虫可以通过体表进行呼吸
C.蝗虫可以几个小时不呼吸 D.蝗虫通过气管进行呼吸
15.动物具有学习行为,其意义主要是( )
A.便于找到食物 B.能够逃避敌害
C.便于找到配偶 D.能够适应复杂的环境
16.下列动物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菜青虫总是取食白菜、甘蓝等十字花科植物
B.失去雏鸟的红雀连续给浮到水面求食的金鱼喂昆虫
C.黑猩猩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爬到箱顶取下高处的香蕉
D.刚出生的小袋鼠爬到母亲的育儿袋里吃奶
17.下列各项中,属于鲫鱼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征是( ) ①卵生 ②用鳃呼吸 ③用鳍游泳 ④体表覆盖鳞片,有黏液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8.爬行动物的生殖发育方式比两栖动物高等,主要体现在哪些方( ) ①卵生 ②胎生 ③体内受精 ④体外受精 ⑤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的依赖 ⑥卵外有卵壳保护 ⑦有孵卵、育雏行为 A.③⑤⑥ B.①③⑥ C.⑤⑥⑦ D.③⑤⑦
19.上课了,老师推门进入教室,关于推门动作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推门动作很简单,无需神经系统的协调
B.完成这个动作一定要消耗能量
C.推门伸肘时肱二头肌会收缩,肱三头肌会舒张
D.完成这个动作时,相关的骨和关节都起杠杆的作用
20.放置时间久了的橘子皮上会长出青绿色的“毛”,这些“毛”是( ) A.青霉 B.细菌菌落 C.酵母菌 D.一个细菌
21.“人有人言,兽有兽语”,动物能利用动作、声音和气味传递信息。以下属于动物个体间信息交流的是( ) A.壁虎断尾 B.章鱼喷出墨汁
C.蜜蜂跳“8”字舞 D.枯叶蝶模仿枯叶的形态
2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动物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是( ) A.昆虫释放性外激素 B.发现蜜源的蜜蜂“跳舞” C.猫头鹰晚上出来抓老鼠 D.小狒狒对“首领”做出顺从的姿态
23.下列不属于鸟类适应空中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特征的是 ( )
A.身体呈流线型 B.体表被覆羽毛
C.前肢变成翼 D.胚胎发育在卵内完成
24.在人体四肢中,可以使运动更加灵活的结构是 A.骨头 B.肌肉 C.皮肤 D.关节
25.“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这句诗描述了和尚在月光下轻轻推开寺门美妙情景。该和尚在推门的过程中,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所发生的变化分别是( ) A.收缩→舒张,收缩→舒张 B.舒张→收缩,收缩→舒张
C.收缩→舒张,舒张→收缩 D.舒张→收缩,舒张→收缩
26.“人有人言,兽有兽语”。以下不属于动物个体间信息交流的是 A.雌性菜粉蝶释放性外激素
B.乌贼遇到敌害时,释放出墨汁
C.蜜蜂发现蜜源时,跳圆形舞
D.担任警戒任务的猴子看见鹰时,发出叫声
27.“若作酒醴(lǐ),尔惟曲蘖(niè)”见于《尚书》,是关于酿酒最早的记载。“曲”,也叫“酒曲”,含多种微生物。“蘖”,指发芽的谷物。下列关于酿酒操作及其目的对应有误的是( ) 选项 操作 目的 A 加入足量的“蘖” 提供有机物 B 将谷物碾碎 增大谷物和菌种的接触面积 C 按比例掺入“曲” 接入发酵的菌种 D 适宜温度下密封 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A.A B.B C.C D.D
28.鲍鱼是营养丰富的海鲜,它的贝壳可以做中药,你推测它应该属于( ) A.甲壳动物 B.鱼类 C.软体动物 D.腔肠动物
29.下列有关人体运动器官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骨骼肌具有受到刺激而收缩的特性
B.人在伸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C.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头、关节囊和关节腔
D.由骨骼肌、骨和关节三者的协调配合,就能完成一个动作
30.引体向上是很多男同学比较喜欢的一项运动。请问在做引体向上将身体拉到最高位置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分别是( ) A.收缩、舒张 B.收缩、收缩 C.舒张、收缩 D.舒张、舒张
二、综合题 31.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我国固有领土,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岛上的代表性生物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钓鱼台鼹鼠相对于其他生物来说,其生殖发育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这有利于提高后代的成活率。这种动物生来适于地下掘土生活,其白天住在土里,只有夜晚才出来捕食昆虫,这从动物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属于动物的__________行为。 (2)按照脊柱的有无可将其中的动物分为两类,其中与钓鱼台鼹鼠同属一类的还有 __________(填数字)。
(3)诸喜田泽蟹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_______动物,其体表有______________,具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__________________等作用。 (4)巴浪鱼和蓝脸鲣鸟的呼吸效率都很高,它们的呼吸器官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 。 (5)巴浪鱼不停的吞水和吐水,这是在进行________,且吐出的水与吸入的水相比增加的气体是_______。 (6)海芙蓉是钓鱼岛上生活的一种被子植物,它与裸子植物很明显的一个区别是___________。
32.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完成图甲所示的投篮动作中,运动员的肱三头肌由_____状态变为_____状态,它牵引其附着的_____,围绕着肘关节运动。此动作的完成,动力主要来自于_____收缩产生的拉力,并依赖_____系统的调节。 (2)在赛场上,如果运动员运动前热身时间过短,运动时又用力过猛,容易造成脱臼和骨折等损伤。 ①脱臼(如图乙所示)指的是在关节处,______从关节窝中滑落出来,造成运动损伤。适宜的运动一般不会造成脱臼,主要是因为关节外面还包裹着______和韧带,加强了关节的_____(牢固/灵活)性。
②骨折后,受损的骨能够自我修复和再生,主要得益于骨质外表面覆盖的________(填结构)的作用。 ③青少年在日常运动时,应该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33.下图是张扬同学利用两片长方形木板、两条松紧带和一颗螺丝钉制作的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相当于两块骨骼,③、④相当于_____。
(2)根据图中虚线箭头判断,此时④应处于_____状态。如果⑤表示肘关节,则此过程表示
_____动作。
(3)从这个模型可以看出,人在运动时要靠骨骼肌牵拉骨,绕[ ]_____转动而完成动作。